苹果 iOS 这个重磅更新,救得了退潮的 NFT 吗?
在 NFT 已经处于低谷的时期,苹果入场了。
在这之前诸多应用商店对 NFT 态度暧昧,飘忽不定。他们有的发布了 NFT 禁令,有的在某些地区禁止 NFT,有的应用上架需要移除 NFT 功能。总的来说,之前的平台总缺少一些明确的管理界限和审核标准来帮开发者少走弯路,苹果的更新的规则现在补上了这一点。
当然,苹果更新的规则也不全是好消息。
苹果为 iOS 制定 NFT 规则,但该有的还是有
10 月 24 日,苹果对海外版 App Store 审核指南进行了更新,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这次更新添加了 NFT 与加密货币相关规则,3.1.1 新增:
应用可以使用应用内购买来销售和销售与不可替代代币(NFT)相关的服务,例如铸造、上市和转让。应用程序可能允许用户查看他们自己的 NFT,前提是 NFT 所有权不会解锁应用程序内的特性或功能。应用程序可能允许用户浏览他人拥有的 NFT 集合,前提是应用程序不得包含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将客户引导至应用内购买以外的购买机制的行动号召。
这个规则简单来说就是 App Store 明确了苹果允许应用内销售 NFT 并提供 NFT 相关服务,但不允许平台和开发者绕过应用内购买销售 NFT。
这和 9 月 BlockChain.News 报道内容相差不大。当时的信息是苹果已经在拟定新协议并开放 Web3 新创公司用 app 销售 NFT,还能用 Apple Pay 直接付款。
当时的报道宣称苹果要对每笔交易收取 30% 抽成,应用内支付流水低于 100 万的公司收取 15%。这一点曾引发 NFT 圈内疯狂吐槽,很多新创公司为此表示了不满,认为苹果是在逼迫相关新创业者放弃 iOS 市场,这会让很多项目彻底放弃与 NFT 的整合——因为大部分 NFT 市场本身销售佣金在 2%-3% 之间,苹果的 30% 令人无力承受。
尽管有不少加密社区多次呼吁免除 NFT 交易的平台费用,理由是会限制 app 内的 NFT 功能和 NFT 的发展。但更新的规则证明苹果依旧没有动摇,甚至在更新的规则中,苹果还对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加密钱包使用了「持续盯防」政策:
修订 3.1.1:应用程序不得使用自己的机制来解锁内容或功能,例如许可证密钥、增强现实标记、二维码、加密货币和加密货币钱包等。
因为 App Store 应用内购买暂不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目前仅支持美元或其他实物货币,这也给 NFT 平台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加密货币的汇率变化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你该如何给 NFT 进行定价。
区块链公司 Pocket Network 的 CIO 表示:「我们很难定价,因为必须动态地编程所有值。」但只要平台想要在 app 上进行销售,预设价格就是它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结下来就是,苹果支持 NFT 销售,但和其他的应用内购买相同,必须收取佣金,不支持加密货币,也不能绕开苹果使用第三方支付。
30% 抽成,NFT 从业者态度冰火两重天
其实苹果的坚持也不是很让人意外。毕竟 30% 的「苹果税」常年被吐槽,但也常年坚挺不放弃。如果苹果真的对 NFT 特殊对待不收取 30% 的佣金,那恐怕大部分开发者都要连夜奔赴 NFT 领域,看看 NFT 和自己的应用可以进行怎样的结合。
就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苹果 App Store 通过应用内购买、订阅、付费应用和游戏创收约 437 亿美元 (约 2932 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 5.6%。
所以苹果的坚持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NFT 开发者的意见相对也没那么重要了。相较于对新技术的关注,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都会更注重第三方支付对其现有抽成系统的冲击。
苹果的老「朋友」Epic 在这种时刻也从不缺席,其 CEO Tim Sweeney 之前就为了 NFT 向苹果开炮:「现在,苹果正在扼杀所有它不能征税的非营利性应用业务。为了打压与苹果定价过高的应用内支付服务相竞争潜在竞争对手,他们再一次对新兴技术进行打压。苹果必须被阻止。」
而在苹果确认可以在应用内销售 NFT 后,Tim 继续发言:「对加密货币爱好者来说,这意味着苹果现在要对你所谓的数字商品真正所有权加收 30% 的税。而对加密货币的批评者来说,这表明苹果的动机只是钱。他们支持 NFT 并对其征税,或者禁止 NFT 但不征税。」
不过 Epic 和苹果就「苹果税」的问题已经有数次交锋,老冤家的评价也不客观, Tim 所说的内容也只能参考。和苹果新规则更新更相关的 NFT 从业者,对这个变化的态度差别巨大。
NFT 创业公司 Rarible CEO Alexei Falin 对这个新规则的态度就很消极:「看起来,苹果的态度就是完全不希望他的用户进行 NFT 的买卖。价格和购买方式几乎都是固定死的,交易根本不可能。」
Web 3.0 游戏公司 Oxalis Games 的 CEO 态度也很悲观。作为游戏从业者,他认为苹果这一政策相当于阻止了 NFT 游戏的发展。
因为苹果规定 NFT 所有权无法解锁 app 内的功能。假如你有一个蜘蛛侠 NFT,你想要用这个 NFT 在漫威游戏里解锁蜘蛛侠角色,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只能盯着你的 NFT,只能看看它有多好看。
▲ Oxalis Games 游戏
而 The Information 还报道过拒绝了苹果的 NFT 平台 Magic Eden。作为初创公司,Magic Eden 就在应用内出售 NFT 和苹果进行了直接谈判。但在苹果将抽佣比例降低到 15% 的情况下,Magic Eden 依旧没有妥协。「我们最后上架了 app,但没考虑在上面卖 NFT。」
支付方式、使用限制、过高抽佣,这是 NFT 从业者对 App Store 不感冒的原因。但乐观的开发者也不是没有,他们也意识到了目前的种种限制,但对 App Store 的支持销售 NFT 依旧有更高的期待。
区块链游戏公司 Limit Break 创始人 Gabriel Leydon 就表示:「每个人都在关注 30% 的分成,但几乎没人意识到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 ETH 钱包集成进新游戏,还可能迎来 10 亿的新用户。」
即便苹果要收取 30% 的佣金,Gabriel 也认为这一成本最终也会有足够高的回报。
其他开发者则期待更为明确的政策为整个市场开个好头,都能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相应降低审核成本,加快 NFT 应用的上架。在这之前,NFT 应用需要花费几个月才能上架 App Store,而 Google Play 只需要几天。缩短审核周期,加快上架节奏也是开发者所期望的。
还有坚定认为苹果不会坚持 30% 提成的 Animoca Brands 的联合创始人 Yat Siu,他认为未来区块链游戏的普及将会让苹果不再收取 30% 的提成,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苹果入局,NFT 会不会有新变化
虽然苹果的规则更新正式说明了 App Store 支持 NFT 销售,但 NFT 本身的近况可不太好。
▲ 图片来自:cointelegraph.com
NFT 市场持续低迷。OpenSea 8 月的总交易金额仅为 4.98 亿美元,创下了 12 个月以来的最低纪录。相较今年巅峰的 1 月交易的 58.6 亿美元,大幅萎缩约 92%,可以说是持续下滑,止不住跌势。而各个搜索平台关于 NFT 的搜索数据也在持续下跌。
事实上,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和经济态势的不稳定,人们都在对资产进行重构,而 NFT 作为高风险资产也被拥有者重新评估、出售。这一出售就发现,NFT 目前在二级市场似乎更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Jack Dorsey 发出的第一条推特「just setting up my twttr」拍卖的时候卖出了 290 万美金,而当购买者想要转手的时候,最高出价已经变成了 1.5 万美金。NFT 的贬值之迅猛可见一斑。
它甚至隐隐印证了比尔盖茨所说的博傻理论——人们总是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
市场已经在「退烧」了,只是品牌和名人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入。人们对于购买 NFT 越发谨慎,正在思考 NFT 的真正价值和用途。
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不断有平台退出、暴雷。
就连腾讯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也在不到一年内就关闭,因为政策原因服务限制多是一个原因,但对 NFT 市场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或许才是腾讯关闭幻核业务的根本原因。
▲ 幻核有诸多限制
而这个时候,苹果发布了明确的规则。不管它做了多严格的限制,又要收取多高的佣金,对于 NFT 市场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意味着更多的认可度,更低的门槛和更多的潜在用户。
甚至 NFT 从业者对 App Store 不感冒的原因,都可以成为 App Store 为普通用户降低购买门槛的具体要求。
首先是应用内购买本身就是就是用户熟悉的方式,对用户而言这本身就是心理负担更小的购买方式;其次是 App Store 不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要求也为用户强制降低了门槛,用户不需要数字货币钱包也能够购买喜欢的 NFT 作品;最后是应用内可以购买、赠予的模式也更适用于普通用户,不需要再去研究复杂的规则或绑定数字货币钱包了。
海外 iOS 开发者可以在苹果生态中搭建自己的 NFT 平台,同时那些「赶了个晚集」但确实想要在 NFT 中进行一些尝试的个人和品牌也可以在本身就完善的应用中大展拳脚。
▲ NFT 退烧,但像内马尔这样的名人才刚准备入局
NFT 的火热曾经是小圈子的游戏,大部分人想入而无门。而在 NFT 没那么热之后,App Store 发布了更明确的新规则,或许 NFT 的从业者不一定喜欢需要抽佣金 30% 的限制。
但对于整个 NFT 生态而言,这确实是更大的市场。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