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三年,数字人民币踏上数字金融生态体系新台阶
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在“第二届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创新周开幕式暨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指出,接下来将适时推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的试点范围扩围并逐步扩大至全省。
这意味着对于开展试点最早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数字人民币在当地试点工作已经沿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致力于打造满足公众需求,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建设可靠稳健、快速高效、持续创新、开放包容的金融基础设施,适时的推动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有力抓手,最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法定数字货币发展之路。
在谈及数字人民币试点情况时范一飞介绍,当前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政务缴费方面形成了一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用户、商户、交易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不断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全力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再提速。未来更是要牢牢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以《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为引领,从增强金融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掌控力、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乘数效应、促进金融行业与科技产业双向赋能三个方面进行突破,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
范一飞认为,金融业要深化数字化转型,善于运用先进技术和数据要素,在数字思维、敏捷研发、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金融业要围绕科技创新特点,通过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提供多渠道、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科创好苗子浇灌金融活水。
在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同时,对数字人民币也将开展了一系列产品无障碍改造,数字人民币自研发之初,无障碍建设就已纳入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设计范畴。
在近期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发布的《数字人民币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通过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课题报告指出,数字人民币无障碍改造主要体现在打造无障碍数字人民币App以及丰富钱包矩阵和支付硬件形态,形成手机、手环、手杖等多种载体形态的硬件产品,为无手机App支付习惯的用户或不便于使用电子支付的群体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
除此之外,范一飞还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致力于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通互联,真正做到“钱同币,币同形”的全面展开,将所有数字身份、报文规范、二维码制、蓝牙与NFC等方面规范和标准进行统一,让消费者可以实现“一码通扫”,以此来打造更国际、更安全、更稳定的数字金融系统。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