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数字货币经受考验

未知來源 閱讀 61 2015-2-13 02:46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在过去一年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比特币价格持续暴跌,瑞波币的创始人分家。当然,也不全是坏消息,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在扩大,像微软等大公司开始接受比特币,而如德国Fidor银行宣布成为首家接入Ripple协议的银行。数字货币,既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人们难以窥其全貌,绝大数人避而远之;又似一团革命的火焰,点亮这无垠的黑暗。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救掌握了世界。正是由于货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当数字货币——这项500年金融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出现时,它必然伴随着阳谋、阴谋、欲望、信仰以及爱恨情仇,演绎金融新纪元的冰与火之歌。

理想主义之光

对于比特币,当前大多数人是抱着这样两种态度:一种是根本不关注,觉得这玩意儿太虚无缥缈了;另一种是把它当作纯粹的炒作工具,只看价格涨跌。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如果不带点理想主义的色彩来看待比特币,其实就毫无意义。

比特币很“虚”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如此,首先它是由位与字节所构成的账户,他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它没有实物——有好事者已经造出了实物的币,但其上又没有印某个伟人的头像,谁会相信?这就引出了第二种“虚”,我们习惯使用的货币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钞票上印着它的面值,人们知道用它可以买哪些东西,通过怎样努力可以获得它。而比特币算什么?应用场景很难找到,币值剧烈波动,而且获取它是通过“挖矿”,这能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和信用吗?

没有实物并不代表“虚”,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于微信和支付宝,对实物货币也会渐渐陌生的。广义而言,货币是记录每个人资产和负债情况的社会系统,现实货币仅仅是该系统中的符号或者标记,代表了一种跟踪财富持有情况的共享价值标准。而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一种完全透明的在线分布式记账系统,这与货币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第一种“虚”其实并不虚,但第二种“虚”似乎就很难做“实”了,这就需要理想主义之光。如果把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看做是一种炒作的工具,那么就意味着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数字货币要为变革现有货币体系而生,这才是其价值所在。

从人类的历史长河来看,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货币体系存在时间太短暂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到现在,也不过40年的时光,凭什么认为如今的货币体系就是理所当然的呢?或许是因为“钱”这种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每天都在用,很难想象它有一天变得面目全非。但事实上,现有货币体系变得越来越“虚”了,而数字货币在理想主义者的推动下,一定会越来越“实”,“虚”“实”此消彼长。所以,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近期,俄罗斯卢布、瑞士法郎,包括中国的人民币都出现了剧烈波动,这充分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你可以把它认为是“货币战争”的阴谋论,但更是美元霸权下的阳谋,有哪个国家不想通过铸币税来占据经济食物链的顶端呢?数字货币价格的波动,是因为它的不成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都面临很大的风险,但随着它作为一种货币的价值被真实世界所逐渐接受,币值一定是趋于稳定的。

从应用场景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也在逐渐的做“实”。正如《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中所说,当今世界,协同共享已经对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年轻的协同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主导社会地位,同时去除了自由市场和官僚资本的核心本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形式依赖于一个需要投入巨额资本的通信/能源矩阵和物流互联网,因而必须在集中指挥和控制下垂直整合企业,来实现规模经济。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它需要的金融资本更少、社会资本更多,规模扩展方向是横向而不是垂直,最好是通过共享管理来实施,而不是通过严格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来实施。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靠金融巨头来支持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模式正在消解,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形态下,中心化的货币体系也一定面临冲击。设想一下,在原始社会的一个村落里,村民们只需要物物交换即可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不需要货币作为媒介来增加成本。但随着城邦的出现,特别是工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就需要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来进行组织生产、交换分工。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地球又回到了一个“村”,当然不是回到物物交换的时代,而是协同共享时代,这就需要去中心化的、竞争性的货币,可能是“社区货币”、“局部汇率交易系统”,更可能是数字货币。因为,未来社会的每个人都是“产消者”,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听一次慕课的收费课程,登陆Airbnb去跨国租赁一处房屋,用法币进行汇率兑换很麻烦,不如采用数字货币。从生产端来看,众筹、P2P给生产者提供了金融资本,而且产消一体,那么真的还需要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来组织生产吗?中心化的货币体系带来币值的波动,会令你的生产要素成本极不稳定,也就不能专心做出好的产品。

总之,在协同共享、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中心化的货币体系会显得不合时宜,数字货币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一步步的做“实”。另外,人们觉得数字货币虚无缥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价值到底该怎样衡量?通过“挖矿”来生产货币,甚至诞生“百万富翁”,这公平吗?可持续吗?

对此,可以反问一句:当前货币体系下的分配就公平吗?在去年,有一本书非常受追捧,就是《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主要关注的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一本书《无功受禄》专门探讨企业高管薪酬过高的不公平现象。而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同样是针对拿着高薪却制造危机的华尔街精英。在中国更不用说,有多少“房二代”、“拆二代”可以一生不工作而衣食无忧。说到底,这都是拜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所赐,这也是数字货币被看作“民主化的货币”而有不少忠实信徒的原因。

比特币通过“挖矿”的方式来生成货币,这种机制其实存在很大争议。但无论怎样,它是公开透明的,在整个网络里不存在暗箱操作、不存在威权下的野蛮干涉。更重要的是,各种数字货币之间是可以互相竞争的,如果你觉得某一种货币不公平、应用场景少,那么你可以转移到其他的数字货币上。当然这些货币都是独立的,没有政府或者其背后的私营银行来操纵。这就契合了伟大的思想家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的思想——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府货币实现非国家化、并以彼此竞争的多种私人货币取而代之。

哈耶克在写作这本书时并没有互联网,当然也没有想到有数字货币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形态。但当时他就已经提出“政府自愿放弃目前拥有的发行货币的垄断权,确实是我们重新获得诚实货币、同时又能克服萧条、失业及市场普遍紊乱之类灾难的唯一途径”。请注意,哈耶克提到了“重新获得诚实货币”,也就是说政府信用背书的法币是不诚实的,是有明显欺骗性质的,是“虚”的。哈耶克甚至提出了详尽的货币非国家化的方案,其深邃的思想和瑰丽的想象力在那个时代确实显得太超前,而如今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掩盖先辈的理想之光呢?

现实世界之殇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数字货币未来的道路会异常的艰难和漫长,它的安全性问题,它的洗币问题,还有前面提到的价格不稳定以及应用场景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数字货币就无法登堂入室。

反映数字货币的理想与现实冲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Ripple两位创始人Jed与Chris的理念之争。Jed选择“破坏式创新”,而Chris选择“合作式创新”。 Jed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永远是技术可以改变什么,他真正希望建立的是一套独立于监管的新货币生态体系,与现有的其他货币竞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家银行,而不是一套基层的技术替换系统。Chris的观点则是:Ripple需要做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认可的事,如果太具有破坏性,发展的壁垒也太高了。Ripple存在的意义是提供给银行类金融机构汇款技术和底层协议,替换原来成本高昂的SWIFT技术,也就是利用技术革新去帮助银行缩减成本。这样,Ripple可能发展得很好,但想象力空间骤然缩小,从一个颠覆者转身变为类似于卖软件的公司。

哈耶克对货币非国家化所要面临的巨大障碍早有洞察,他认为:政府已经对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其活动筹资产生了依赖性,他们视这种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工具,因而会一直捍卫这种权力。他们会运用法定货币之类的规则,阻挠任何这样的(货币非国家化)的尝试,使之无法获得成功。可见,数字货币发展的最大阻碍来自于人们的认知以及现有货币体系对其的接纳,敌人的城堡尽管坚固,但也并非没有裂缝,从近期混乱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可见一斑。

比特币作为数字货币的代表,其所扮演的角色令人感觉喜忧参半。比特币在过去两年里价格的大幅波动,让很多人知道了比特币,但却把之看作是炒作的工具,而对其背后的原理、运作机制和真正的价值知之甚少。而且,比特币的挖矿机制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中心化的矿池违背了神秘人物中本聪的初衷,还带给那些非比特币粉丝不太好的体验。尽管如此,笔者对数字货币的光明前景是充满信心的,或许引领者非比特币。

总之,数字货币的崛起是时代的必然,毕竟,互联网已经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村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分配模式日暮西山,工业革命进化到了3.0时代,而整个中心化的金融世界还停留在15世纪。数字货币是一道理想主义之光,必将穿透迷雾,指向未来。

最后,用《冰与火之歌》里守夜人的誓言来与数字货币的理想主义者共勉——“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自互聯網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为非洲比特币初创公司BitPesa集资 下一篇:前美国财长:比特币的成功,需要监管铺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