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在重构 Web3 社交模式的同时,有哪些痛点?

链想家 閱讀 15 2022-8-25 17:06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在物理世界中,人类通过身份证、护照等政府官方认可的文件进行着「我」是「我」的证明;在 Web 2 媒介中,「身份」衍生成为了一个个社交媒介账号。

当登陆如微信、支付宝等社交媒体时,账号就是身份的证明,但数据的主动权仍在软件背后的中心化互联网巨头手中,隐私泄露推动了自我主权意识的觉醒。

去中心化的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由此诞生,它改变了已有的身份证明系统,将数字身份所有权、控制权以及管理权归还给了用户。

DID 的核心就是打造链上的唯一「身份」证明;而随着 DeFi、NFT 乃至 DAO 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崛起, DID 成为了构建去中心化社会的灵魂。

DID 的三种特性:低共识成本,可组合性和原生全球化,是它和现实社会身份体系最主要的区别,这是它能在 Web 3 带来质的改变的要素之一。DID 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身份」的定义。

物理世界中,证明「我」是「我」依赖于政府的官方文件。拥有集体共识的政府为信用做了背书,提供了身份证明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人类进而得以衍生出适用社会的行为准则。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个体定义有所改变。

正如 David Phelps 在 《You Are What You Own》中指出,我们可以作为个人在线拥有我们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分享、集体化和在我们尚未完全构想的新的公共社会结构中重组它而获得奖励。

换句话说,「我」是我当前行为模式的总和,人类行为模式决定了个体的身份。Web 2 社交平台是断层的,每个媒介的社交资料都无法互通;但 Web 3 给出了解答。

DID 串起了链上、可追踪的一个个行为,指向一个存储在区块链的唯一标识符,人类的喜好、财产、经验、声誉等丰富了标识,并能与任何 DApp 进行互通。

虽然 DID 解决了 Web2 中心化的信息差,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的痛点。

链上的信息孤岛

DID 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链上链下的统一身份标识。但一方面,链上和链下身份有着天然的隔阂;换言之,链上身份如何投射链下行为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公链的割裂使得链上信息获取不具备全局观,**在各个链、或者各个应用上构建的“唯一”身份,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仍然是脱节的。

另一方面,以太坊在资金、用户体量上都有着龙头的绝对优势,这使得大量的应用都汇集在以太坊上,用户在其他链上的行为难被整合并贴上标签,基于其他链构建的身份聚合应用难以被用户使用。

以聚合管理协议 UniPass 为例。通过密钥管理机制,它是用户进入元宇宙的唯一护照。

用户的 Unipass ID 可以连接自己在 Web2 和 Web3 的社交平台,包括多链地址、邮箱、推特。它的愿景是美好的,但选用 Nervos 为底层的 UniPass 仍为出圈,知名度、用户使用度和接纳度都并不是很高。

隐私和透明的选择

Web 2 身份被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中心化和无隐私安全性。但 Web 3 身份真的能完全解决这个弊端吗?

目前来看,似乎是不能的。天平的一面指向了 Web 3 身份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归用户,但另一面,所有数据都是透明、公开、可被追查的。用户一定程度上很难“隐瞒”自己的行为路径,除非选择从互联网中完全消失。

而这些行为路径,最终都将被量化成一个个「凭证」,「凭证」成为了量化个体价值的指标,这似乎是对个体意识的另一种剥削。

「身份」的价值激励

目前来看,用户的链上身份和账号都可以是钱包,但钱包本身只是一种金融工具,用户的交易行为并不能产生内在价值。

但现实世界中,人类的行为大都以获得激励为目的,这种激励可以是金钱奖赏、认同感、或是满足感。但目前项目对 DID 的解决方案,是量化用户行为,给出了「凭证」作为认可。

但只有足够的社区共识,「凭证」才能有被认可的价值;否则的话,赋予「凭证」的「身份」只是对用户链上行为的一次展示。项目方可以获得大量的透明用户画像,精准定位自己的客户群。

而用户行为的价值激励则取决于「凭证」本身的认可度。举例来说,用户从高共识公链上的高流量项目那里得到的「凭证」比在低共识公链上的低流量项目那里获取的「凭证」有价值得多。

换言之,项目方激励用户的目标在于「身份」的高效用价值激励,。在当前多链割裂状态下,一部分的链上行为或许都无法搜集成为「凭证」,「身份」更可能只是钱包标识的另一副面孔。

总结来看,DID 为链上行为场景画下了更广阔的应用和叙事空间。从用户视角来看,它提供了更简便、快速的运用模式,如无需在各个平台周转展示自己的过往历史记录和成就。

随着我们链上数据和名声的累积,DID 身份开始具备了权益和价值,它将非金融类行为转换成了「信誉」,将金融类行为量化成「信贷」值。

此外,DID 天然的无国界属性理论上满足了跨国信用价值转移,对链上行为的可视化拓宽了共识度更高的身份认同,如链上招聘、链上薪酬发放等。

DID 是去中心化社会前进路上的推动者,也是 Web 3 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它是拓宽「身份」定义和指向的底层框架,DID 价值的决定性指标仍掌握在上层应用方如何用 DID 技术解决人类的根本需求。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標籤: Web3 DID
上一篇:元宇宙新赛道与时尚产业的双向奔赴 下一篇:从出圈到关停,数字藏品市场为何骤然降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