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深潮TechFlow 閱讀 44652 2022-9-19 09:15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巴厘岛潜水、墨西哥逛展、可可西里滑雪、老挝狩猎、皇后镇落日……这些简简单单由地名和生活日常构成的词组看起来很简单,却是很多职场人无法企及的乌托邦式浪漫。

但不得不说,总有人在平行时空里拥抱着不一样的精彩。他们在 WEB3的数字世界中驰骋,却又感受着不同的时钟摇摆,他们有一个大体上可以概括日常节奏和群体特质的名字:WEB3 世界里的数字游民。

很多人向往着这种神秘又浪漫的 WEB3 数字游民生活,却又在奔向新世界的入口前徘徊着步子。

带着好奇与疑问,深潮 Techflow 采访了 5 位正在全球各地工作生活的 WEB3 数字游民,从北美、拉美、东南亚到日本,通过以下五个问题,试图白描这个非典型群体的生活方式。

1.自我介绍一下?

2.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决定成为一个数字游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3.在你数字流浪或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当地 Crypto 发展氛围如何,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人或者事情吗?

4.做数字游民给你的生活/工作带来的挑战有哪些,你是如何克服的?

5.会想要给那些准备在 WEB3 领域进行数字游民生活的朋友一些怎样的建议?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邀请嘉宾们分享数字游民路途中值得纪念的瞬间,或是一顿酣畅淋漓的美食,或是一片色彩绚烂的落日,或是流浪过程里记忆深刻的惊奇际遇……

Sally:从北美到亚洲,用火锅融合 WEB3

我是Sally,之前在一家crypto的VC工作。5月开始,我开启了一场未知的数字游民生活。

年初的时候,我和一个圈内的好朋友基于之前在区块链活动周吃火锅的点子着手搞了一个火锅Dao,寓意是将其变成一个链接东西方的社交网络,希望它有趣不那么功利,具有文化包容性,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我们一方面觉得很好玩,另一方面又在想,行业内这么多亚洲人,我们的文化似乎值得被更多人知道,火锅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什么东西你都可以往里涮。

像我们对自己的定义“HotpotDAO means to be a social network for crypto people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interests”,逐渐的,参与进火锅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是因为吃火锅相识,有的人是因为觉得有趣线上加入了我们,我们一天天壮大,也开始收到一些友好的DM(私信)说要帮我们一起把火锅“做大”,要给我们介绍更多的朋友,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火锅”正在积极的影响我们周边的很多人。

之前总是说向往做一个数字游民,但却未曾想过这样的一天真的发生。年初刚从生活了几年的北京搬去上海,“离开、流浪”这些是之前从未在我的字典出现过的词语。我一直都不觉得自己做好了成为数字游民的准备,也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连离开时看似毅然决然的勇气也在离开前的那一刻左右摇摆过几次。

五月离开上海的时候,清晨的高速少有车辆,我提着一个 28 寸的行李箱就这样开启了流浪之旅,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我的生活将不再一样。细细想来,可能 Crypto 的氛围,或者说对于自由的渴望给了我勇气。那时候我想,管他呢,生活在哪不重要 ,自由更重要。

我的第一站是新加坡,短暂停留后又陆续去了美国,在纽约、奥斯汀、西雅图、洛杉矶辗转,最终在湾区落脚了近乎 2 个月,再次启程回到了亚洲,到达了泰国、巴厘岛。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给我对于生活的思考和以往的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转变。

自从过上了漂泊的日子,就不再想去买一些特别实体的东西,会把你固在某个地方的东西。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在于我对消费品的消费欲望。出来后,我对消费品的需求也不太多了,在 travel 的这个心态中,这些东西其实会给我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我也基本舍弃了这些东西。

当然,像我现在四处为家的状态,去的国家比较多,找住处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除去成本开销较高之外,找居所的渠道也很有限。

新加坡那边crypto的整个气质还是很活跃的,整体氛围可以说是“欣欣向荣”。OG比较多,可能一定程度上来说行业的建设者的话不一定那么多,但是对国人很友好,在那里可以很快速的找到相同文化的好友。

然后去了美国的话,就非常轻松,不过我觉得可能几个城市也不一样,比如说纽约,建设者很多,新的基金和项目也很多,感觉是每天都有很多活动,特别是年轻人,都很活跃,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然后圣佛朗西斯科的话跟纽约的氛围就不太一样,更适合工作,都是很多老牌的资本都在那边。

泰国的crypto氛围也很好,那边的政策很利好。但我认为巴厘岛的话,很多web3的人都在向这里集聚,大多数时间和朋友在一起。

最后,Sally说,在路上的时候,她基本看遍了一个城市的日升日落、发掘了一个城市的隐藏美食。

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摄于纽约

Vincent:在东南亚冒险的VC合伙人

我叫Vincent,Web3投资机构AC Capital合伙人。我在2015年加入币圈,过去十年我长期生活在海外,工作足迹遍布澳洲新西兰和除了汶莱以外的整个东南亚,目前刚刚回到东南亚暂居泰国曼谷。

其实我 Digital Nomad 的生活方式从差不多 15 年底就开始了,一个电脑,一台工具车,走到哪里工作到哪里的状态,我生活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我真正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结合”(而不是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让我学会了主动出击解决问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很主要的 Web3 Powerhouse,这里走出了大量在 WEB3 里举足轻重的团队,这里的老百姓有非常坚强的赌性,因此澳洲出产的项目基本上都有非常强的“Degen”属性。本地有很多杰出的开发者,但是缺乏与之匹配的杰出 VC 生态,更多的是老钱/区域性 VC 比如黑鸟或者Airtree,或者对于 WEB3 的理解流于 DeFi,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在慢慢改变。

我在 2019 年去了越南,并且与当地人开展业务。初到越南我被越南的 Crypto 利用率震惊了,我甚至可以直接拿 USDT 交房租。在胡志明,当地的开发者氛围非常不错。其实是有一批本地开发者人才和团队的。虽然可能比不上中国大厂员工的丰富工程经验,但是从工程速度、想法、质量和成本上,都还是有竞争力的。越南的另一个特色是山头林立,外人要进入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做一个数字游民最难的一点其实是需要你先成为一个从心态和技能上都准备好了的创业者,从现在开始,没有人会拉着你的手,你是你自己的Boss。

如何在没有人给你定工作时间表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生产力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同时,在成为数字游民的过程中,人会有非常强的焦虑感。往往在最开始做数字游民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并不在前进,而比起那些有稳定收入的格子间“战士们”你会有非常强的不安感,并且开始反复质疑自己,我是否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这个过程是必然的,你需要接受你当下是处在一个人生过渡期的事实,审计你的资源,明白自己的优先级,制定不那么野心勃勃的目标,这很重要。

最后,我对想成为数字游民朋友的建议是,永远保持很强的危机意识。世界是丛林而不是游乐场,你永远需要保持警惕,并且不要默认自己身边的环境是安全的。

作为一个 WEB3 从业者,你必须清楚自己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套利者。我亲身经历过恐怖袭击、内战冲突、自然灾害这些近在咫尺的死亡威胁,我深知永远保有一个 Plan B 是多么的重要。拥有一个相对稳定国家的长期签证,并时刻注意你的周围。如果有必要,趁还有交通工具可用,抛下一切离开你当前的所在地,找到下一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Vincent在老挝琅勃拉邦猎杀

宋婷:一直向边界外冲的加密艺术家

我是宋婷,从大二开始就经常在世界各地飘荡,在清华读本科的时候去过不少发展中国家做公益,学了一些小语种语言。

中国第一个被传统艺术拍卖行拍卖的 NFT 艺术品、第一个被传统艺术拍卖行拍卖的 GAN 生成的 AI 艺术品,全球第一个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 NFT 艺术品都是我的作品。

2021 年我参加了 VOGUE 第一次 NFT 论坛并作发言人,也拿了福布斯 30 岁以下艺术家、2021 Gen T x 香奈儿亚洲明日先锋艺术奖。

2022 年我参与了中东最大艺博会 Art Dubai 的第一次 NFT 展览工作,做了英伟达全球人工智能画廊展览的第一个中国艺术家,也是保时捷德国 NFT 创新周的唯一亚洲评委。

如果不用承担个人以外的责任的话,我还是更喜欢安定的生活。但我没办法,一直要向边界外冲,并不能停下来。因为我需要让更多国家、不同肤色的人知道我心中的区块链技术和 NFT 艺术,看看哪里我能帮到。

我也不觉得女性不能领导最创新的技术突破。我本身是特别宅的一个人,特别愿意在家待着,有书有画有吃的规律生活才是我希望的。在外面经常奔波带给了我不少磨难,包括运动规律、养生习惯的破坏,还有一些安全问题,毕竟北京还是超安全。

有关于 Crypto 氛围,我认为整个东南亚都很躁动,Gamefi 渗透率很高,但是东南亚的加密艺术比较薄弱。当代艺术本身也就是跟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走的。而东南亚 Web3 项目青年 Founder 的水准比我之前想象得高,国际接轨程度也是。

我从去年 5 月份开始跟拉美各国政府文化官员保持沟通,给他们做区块链技术和元宇宙应用的科普。但基于民族文化特性和大背景,拉美的节奏必然是慢的。

很多人说当下产业情况很内卷,我觉得是因为不少人信息高度重合,同时很多并没有一手挖掘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为了心里宽慰,在意义有限的细节上“卷”。

好多人说你新兴市场有很多不确定性啊。但是比起在几年前就有的认知里面转无意义的圈,我更愿意拥抱未知,沉淀自己的“实践智慧”。我不相信别人说的,我相信我自己看到的。

但无论如何,如果有朋友想要迈入这种生活,务必要慎重决定。成为国际数字游民并不是一件低成本、低开销的事情。对自控力也有更高的要求:你一直在漂泊,要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处理时差不适、生活不调的各种境遇,还能够保证充足的工作、学习和研究?毕竟不进则退。

向往国外生活好的一面,和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在国外 Survive 、有所成就是完全两码事。

如果可以,很多伙伴还是要珍惜自己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我们的人生不是只有事业,家人的爱是人精神的大后方之一。

国外生活也没大家想象那么完美的好,能在国外打开局面的华人可能一定程度上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决定做不做数字游民之前要回答的问题。

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Runcheng:数字游民是一场浪漫主义冒险

我叫 Runcheng,中文翻译过来就叫润成,可能注定会一直在路上流浪。我目前是一家 Startup 的创始人和 CEO,我们是一个 Web 3 和 crypto native 的 IP Studio,大家可以把我们理解成 Web 3 的 Supercell ,我们有自己的链上中台,也刚刚发行了第一个 NFT 系列 MonoCats,未来我们也会在不同的链上打造自己的 IP。

我目前在巴厘岛,但这并不是我数字游民的第一站。实际上数字游民在疫情前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方式,我们又称其为「地理套利」,拿着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同时不停的流动一边工作一边去探索世界。

在巴厘岛之前,我去过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乌克兰(战前)、黑山共和国,也在新加坡、曼谷和清迈待过。总结下来我觉得现在最适合 Crypto 数字游民的城市是曼谷和清迈,安全、基础设施好,距离新加坡近且生活成本比较低。

数字游民有很多的快乐,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因此可以尝试很多别人没有办法去尝试的东西。就拿我来说,公司走上正轨之后,我的时间就比较自由了。可以早上潜水,中午回去睡个觉下午再开始工作,直到凌晨。但同样的,流浪意味着每天可能都要面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波折。比如今天应该在路上但是堵车了,又有一个会议不得不参加,只能一边忍受晕车的反胃一边开会。

成为数字游民也有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必须要去接受不规律的生活,颠沛流离和不规律生活也会让身体变差。除去正在悄无声音增长的体重,我已经阳了两次。感染 COVID 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买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生活,一个人自愈。

其实在当地找朋友或者说融入当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但融入当地其实是数字游民很重要的体验之一,很多人可能只是「我找了一个地方,我住在这里」但实际上几乎没有跟当地人打过交道,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Web3 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去国籍化、全球化的时代,似乎让数字游民成为一个唾手可及的生活方式。但数字游民远远没有背上行囊走向远方那么潇洒,何况我们处于熊市,这并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数字游民是一个颇具冒险主义和浪漫色彩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可能仅仅适合少数人,走遍异国他乡除了浪漫更多的还要面对孤独。很多时候,数字游民们还是渴望有一个可以扎根的地方。

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Runcheng 刚刚结束了在巴厘岛的潜水日程,听说,他最近拿到了潜水执照并且准备前往下一站——曼谷。

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摄于巴厘岛

郭宇:从字节退休,在 WEB3 创业

我叫郭宇,曾经在字节跳动工作了六年(2014-2020),是字节的早期员工之一。

2020 年的时候我离职之后选择搬到了日本,开始过退休的生活,两年后的现在,正在日本做一家 web3 领域的公司,日常生活目前一半是玩,一半是在各处工作。

大部分时间,我住在日本的乡间或者海岛,一天工作 6 小时以内,采用远程和异步的工作习惯来管理公司和团队。由于我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在夜晚,白天我会把时间安排给聚会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对而言,比在北京的工作要轻松许多。

实际上,日本大部分地区的变化很缓慢。但在东京,表参道或涩谷经常能看到 NFT 广告牌,年轻群体中也有相当多的 StepN 用户。

疫情后,日本由于非接触工作方式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跨越式的数字化转型。许多大型商社也开始支持永久远程办公。在供给侧,许多日本企业开始抛弃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转型使用各种 SaaS 和在线办公软件来管理公司,这会是一个巨大而持久的变化。

日本有大量和 NFT 相关的小型创业公司或团队,有些团队做简单的 NFT 发行业务,但有较强的销售能力,有些团队和线下商业紧密结合或有大型连锁公司支持。有些团队甚至在针对海外发展WEB3 业务,在今年夏天的 IVS 冲绳加密会议上,我了解到日本有一个团队正在为非洲,主要是为尼日利亚用户做类似 thirdweb 的合约发布 SaaS,这让我感觉到日本人对 WEB3 的创业热情。

在银座,还出现了支持使用 Crypto 的酒吧,也有连锁酒店集团正在出售门店的房卡 NFT。

由于 WEB3 是一个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变化,无论是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还是存在合作关系的研发工程师,可能遍布在世界各地,建立全球化的团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创业者来说,都是必须会遇到的困难之一,这意味着他们来自不同文化的,处于不同时区的地区,沟通有时会昼夜颠倒,如果不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无法长期维持产品研发的节奏。

在未来,我相信会有相当多的 WEB3 产品走进大众视野,以各种方式获得关注,这可能会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主要的用户增长点之一,因此,保持节奏非常重要。

字节跳动在启动它的视频推荐项目之前,花了 3-4 年的时间做技术积累,团队建设和产品数据验证,如果我们想在一个足够重要的事情上做到足够好,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目标需要足够大,并且,我们的模型也要足够健壮,这样才能维持足够长的投入时间。

一个健壮的收入模型会是你进入 WEB3 必须要准备的,在周期当中存活下来,并选择力所能及的正确产品方向,才能迎来不菲的收获。

这张照片拍摄于白桦湖,我很喜欢在那里坐着安静思考,每当我试图找回节奏的时候,我就会泡温泉、蒸桑拿或者冥想。

我在 Web3 做数字游民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標籤: Web3 数字世界
上一篇:Binance 与乌克兰连锁超市合作,通过支付钱包接受加密货币 下一篇:细数 GameFi 模型发展 未来仍可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