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知识证明,是人类认知进化的一个里程碑
引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既然我遇到了哥德尔,我知道数学中确实存在同样的东西”。零知识证明其实是一种新的存在观。
很多创新开始或许看上去非常“反常识”、“反传统”,不能轻易就下定义说是骗局。尤其是在区块链领域。去年的Bitclout开始被很多国外大V说是骗局,国内大V也开始说是骗局。旁氏未必都是骗局,心态不开放,眼光不包容,那是农耕时代的人。未来,只有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即使是旁氏,也不一定必然失败。只要经历过几个起伏的周期,后面就是伟大。
包容与开放,本身就是比不容与封闭有更高的维度。
总有一些人,看到是似而非的东西就说以前早就有了,我可以说人类的需求大多数上万年没有变吗?难道人类社会本身没有进步吗?吃饭的需求一直存在,但吃饭的实现方式上上万年不知道进化了多少。
Axie热起来以后,出现的所有仿盘都是用手触摸屏幕的这种行为类的游戏。StepN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套路,跳出了这种圈子,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区块链领域,最大的价值就是创新,做第一。仿盘没有一个能超过第一的。不像互联网,仿盘会超过原创,比如QQ和以前老外的ICQ。
房地产本身是金融需求与使用需求完全关联的一个产业,实际上非常类似现在的区块链应用,现在的区块链应用,也早已不是纯粹的炒币了,也是应用与代币有机结合,比如最近很热的跑步赚币的StepN,启动至今也就半年时间,上个月收入超过一亿美金,它就是将“使用需求”和“金融需求”有机的关联起来,产品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炒,和房地产一样。
无论怎么变换花样,所有金融都摆脱不了周期性的经济规律,只要能熬过第一个起伏周期,就会在下一个周期更好,熬过多个起伏周期以后就是伟大。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流量”。现实世界发达国家人流量大、资产流量更大。而虚拟世界中,资产流量更重要。就像我们看uniswap和pancakeswap的价值一样,虽然pancakeswap日活大于uniswap。
资产流量的价值大于人流量。
市场需要新的技术导向的刺激,资本才会再次激活。今年将会出现L2之夏,这成了每年的周期。
因为越是暴跌,资本本身还是存在的,它们需要找到新出口,最正常的就是找技术导向的出口。Layer 2开发商StarkWare以80亿美金估值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OP空投是一个开始,作用相当于2020年的COPM挖矿带来DeFi之夏。这个与具体的某个项目无关,而是整个趋势。那时COMP的市值可能还不如现在的OP。
COPM带来了DeFi之夏,并不是COMP的能量多大,而是整个趋势来临了,就像99度的水一样,最后的1度就让它沸腾起来。
L2类似繁华城市的卫星城一样,总要分流出去的,将来绝大多数应用应该是部署在L2L3上,以太坊主网承载价值存储,比如NFT之类的,也不怕极高的GAS。
零知识证明,是人类认知进化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算法认知范式的萌芽。零知识证明其实是一种新的存在观,存在,不一定是看到了感觉到了,存在可以是仅仅在逻辑上的。“存在即理性”的意思就是逻辑即存在,不需要感应信息。
爱因斯坦认为哥德尔的工作对数学,与他的工作对物理学,有同等的重要性:“既然我遇到了哥德尔,我知道数学中确实存在同样的东西”。
我想,随着算法认知范式越来越被主流认可,并且逐渐的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认知,那么哥德尔的意义,在历史长河中,有可能真的和爱因斯坦一样重要,这需要时间证明。
V神与微软合作写的的去中心化社会Desoc,可能是未来驱动以太坊很重要的方向。当然去中心化身份本身也是重要方向,但去中心化社会不仅仅是去中心化身份。我认为类比苹果和谷歌,以太坊如果将基础设施和应用进行整合,关键的一步就是身份识别,以太坊域名或者其他DID也是这个整合的关键,这样所有应用背后的用户都可以和现实世界对应,即V神说的去中心化社会Desoc,这也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应用平台,有可能做的比苹果和谷歌还要大N个数量级的市值。
比特币超越法币,以太坊超越比特币。我认为比特币和以太坊已经在市场中的定位不一样了,未来也一定有超越以太坊的,就像以太坊并不是比特币的“仿盘”那样(如莱特币),未来超越以太坊的,也一定不会是公链、不会是Dfinity,不会是基础设施,最大可能是应用,甚至最大可能是“非金融”去中心化应用。
甚至可能所有“基础设施”类项目都不会超越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先发优势要远比技术本身更厉害。虽然以后会有成千上万的链,但以太坊如同去中心化宇宙的中心一样,其他的只能与它建立互操作,利用他的价值溢出,而真正超宇以太坊的可能是“非金融应用”。
所有人类社会,追求的是:公平。未来的人类社会,是算法替代法律(占比越来越大),追求算法规则的公平性。是公平的规则下的市场竞争,是创新驱动下的财富升级。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