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的“区块链”产品火了

金色财经 閱讀 22863 2022-5-23 10:17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5月10日,新华文轩联合“阿里拍卖”,推出了全国首个“数字藏书”产品——阿来《瞻对》的限量3000份藏书票,开售仅2分钟销售数据就突破2000份,销售界面更是引来了超过3万次围观。

这个“炸街”的成果并不意外。此前一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品牌“人文之宝”联合灵境文化、锦鲤拿趣发售正子公也《三国志》数字藏品,售价19.9元,60秒销售额便破99.5万元。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出版业首个NFT区块链的一个条目“不可同质化代币或不可替代代币”。)数字藏品——“贰拾年光阴的故事”上架,定价19.9元,限量8888份,上线仅20秒就售罄。

短短两个月时间,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成都时代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相继试水数字藏品,集“图书知识版权+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运营”于一体,一试之下,红了一片天。

第一次亲密接触

记者从新华文轩了解到,从立项到推出产品,他们只用了90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副主任邝芮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今年春节后,就有很多相关机构尝试与出版社进行合作推出数字藏品。

可见,挖掘出版社这座知识产权“富矿”,是数字藏品制作、运营、售卖平台共识之下“蓄谋已久”的事。

“技术的冲击往往是降维打击。互联网1.0和互联网2.0的到来都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出版行业在前两波互联网技术革新中,借助互联网扩宽了发行与传播的渠道,但在版权上也受到了盗版商巨大的冲击。这一次大家终于意识到先发优势的重要性,主动拥抱,这是非常好的态势。”数传集团首席运营官陈旻麒表示。

“60秒销售便破99.5万元” 并不意外, 邝芮说。但记者却颇感意外,“卖书可不是这个速度啊?”

“一方面,正子公也的《三国志》一直是很火爆的IP;另一方面,数字藏品市场火热,在与我们合作的平台上,几分钟售罄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一开始大家预测的是5分钟或者10分钟。”

而新华文轩的编辑则写下了一段很浪漫、也很感人的话,记录着“数字藏书”的诞生:“人类在地球这颗古老的星球繁衍生息,把千万年的智慧和文化,收藏在不同形式的书里,是留在宇宙里永恒延续的痕迹。出版编辑里最懂区块链的一群年轻人,在成都一个下着小雨的傍晚,定下了‘数字藏书’。”

玩法叠加,花样频出

当书成为数字藏品,买家们到底收藏的是什么?参与试水的各家出版社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

“贰拾年光阴的故事”汇集长江新世纪20年出版生涯之精华,从2000多幅图书封面中精选出近700幅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封面,其中有姜文、张艺谋等影视及舞台上的瞬间;周国平、马未都等学者的脉动……独家的区块链编码,使得藏品在每个买家手中都是“独一”的。

成都时代出版社推出了《弈藏》数字收藏品,甄选已发现的最早围棋对局记录——《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古谱为蓝本,以区块链技术赋予其唯一标识和权属信息。

文学杂志《收获》与收获APP则发售了全球首款文学类数字藏品盲盒。它们邀请了梁晓声、刘亮程、毕飞宇、蒋方舟等8位作家,每位作家都发行两款数字藏品:一是静态数字藏品,即一张图片,包含经过创新设计的书封及作者手写签名,装入“盲盒”,供读者“开盲”收集;二是动态数字藏品,即一个视频,在静态图片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原声音频与视频特效,供合成活动使用。每个“盲盒”能随机开出一个作家的静态数字藏品,集齐某位作家指定份数的静态数字藏品,则可合成该作家的一份动态数字藏品,额外还能申请获赠该作家的一本代表作或一整套文集,其中包含签名版图书。

封面、内容、图像、音频、视频……图书内容及其周边通过上链确权、认证,将数字资产化,也将资产数字化。有实体的书或是周边产品,也有数字化的代码、视听文件,玩法叠加,数字藏品形态也在不断上新。

对接元宇宙,未来可期

出版业与元宇宙融合,“数字藏品是一个开端。” 陈旻麒说。这个观点也得到了邝芮的认同。“在以后的元宇宙交互场景中,数字藏品的形态肯定与现在不一样,但这一定是内容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虚拟世界中,实体书的形式也会发生比较大的转变,它究竟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形式?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邝芮说。

在陈旻麒看来,涉足数字藏品领域出版业有很多优势。首先,出版业拥有庞大而优质的资源;其次,数字藏品能将传统出版物的IP或者核心内容进行精准、直观的数字化呈现;第三,数字藏品的稀缺性、购买者身份不可篡改性、内容的独特性符合收藏爱好者的口味,尤其是年轻人。

“出版社应尽快赶上科技的风口,为出版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发行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中心主任刘天骄说。

刘天骄还透露,由他们中心牵头的“数字藏书”项目,下一步将推出全国各大出版社的优质图书和藏书票,包括小说、非小说类、专业书、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再提起图书,我们会想到的,不再是时常翻阅的纸质书,也不是随时随地可浏览的电子书,或是博物馆展柜上斑驳残破的“老宝贝”。而是一串代码,一种可增值资产。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https://www.jinse.com/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驶向环保还是衰亡? 比特币矿工通过在数据中心附近挖矿来实现碳中和 下一篇:NFT和元宇宙有什么效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