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设计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閱讀 27 2022-4-10 17:23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设计的初衷是防止银行滥发货币导致用户资产损失,然而这一设计的代价是平台将失去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的动机,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去中心化或中心化的货币才是最优解呢?DECENTRALIZATION THROUGH TOKENIZATION 研究了加密货币设计过程中用户规模与资产安全之间的权衡问题。

我们从加密货币设计过程中权衡用户规模与资产安全的角度,研究了数字平台的去中心化问题。加密货币通过承担平台投票权职能,阻止了平台滥用发行权损害持币人的行为。而这种设计的代价是平台的管理者,不再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具有扩大使用者规模的动机。在平台基本面(类似银行资产储备)较弱的情况下,这种加密货币框架相较于传统的股份制框架更具吸引力。然而,如果平台缺乏足够的加密货币使用者和投机者,去中心化设计将变得无效。

背景

数字经济的激增和金融科技行业最近的崛起导致了两个重要趋势。首先,相当多的数字平台通过发行加密货币或代币为其开发和运营提供资金。例如,根据Allen、Gu和Jagtiani(2020)的说法,截至2020年5月,存在4136种加密货币,不包括许多失败的加密货币。虽然在这个资产类别中经常观察到猖獗的投机和波动性,但其日益普及也引出了与代币化过程相关的收益和成本权衡的重要问题。

第二个趋势是,随着亚马逊、谷歌和脸书等在线平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数字平台与其用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们的大型用户网络不仅促进了定价的垄断权,还促进了对用户私人数据的广泛访问。这些特权可能会被滥用,这反映在正在进行的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以及欧盟、美国和日本颁布的数据隐私法规上。在线平台与其用户之间的这种冲突对其设计构成了独特的挑战,并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消除代理问题来保护消费者。

比特币是首款在全球空前流行的加密货币,其成功主要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将加密货币的发行委托给预编码的计算机算法,使其用户免受央行的潜在滥用——央行控制传统法定货币的供应,并可能以牺牲当前持有人的利益为代价增加其自身利益。自成立以来,代币化在实践中继续促进数字平台的分散化,通常被称为分散式自治组织(DAO)。

例如,Filecoin是一个使用户能够交换安全数据存储服务的平台,由Filecoin社区管理,Filecoin社区就Filecoin改进协议(FIP)提出、讨论并达成共识。Tezos是一个促进点对点交易和智能承包的平台,通过所有用户分两个阶段对开发人员提议的更新进行投票来实现治理,这些开发人员因其在新铸造的Tezos硬币中的创新而受到补偿。

还有多用途平台,如分散式财务(DeFi)平台MakerDAO和分散式组织管理平台Aragon,它们发布治理代币,授予对平台及其开发更改进行投票的控制权(但不是现金流)权利。DeFi平台Kyber以原生代币KNC向通过赌注参与治理的用户支付奖励。此外,Harvey、Ramachandran和Santoro(2020)为基于加密的技术如何分散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路线图。

研究概述

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模型来研究代币化在解决平台与其用户之间紧张关系过程中的作用,这类似于公司财务如何开发治理工具来管理控制公司运营的公司经理和拥有公司资产的公司所有者之间的经典问题。事实上,行业评论员还强调,解决平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DAO的关键动机。

我们认为数字平台发行的规范代币是一种资产,传达了对平台服务的权利和可能参与其治理,但不一定是现金流权。这些代币通常由通过参与平台获得便利收益的用户持有,并将全球数字金融(GDF)分类中的“付款”和“消费者”(“公用事业”)代币。

相比之下,证券赋予现金流和潜在所有权,如债务和股权,但不赋予平台上的服务权。此类证券通常由外部利益相关者持有,类似于亚马逊或苹果股票所有者无需从亚马逊或苹果购买产品的方式。因此,代币和证券之间的关键区别是,代币是对平台服务的索赔,而证券是对其收入的索赔。

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尽管代币化可以通过将平台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从初始股东转移到用户身上来保护用户,但这种好处是以牺牲任何补贴用户参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平台网络效果的所有者为代价的。

由于网络效应对在线平台的成功至关重要,传统平台通常投入大量资源来补贴用户参与,以积累庞大的用户群。这些平台的股东承担补贴用户参与的成本,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未来的广告收入,这随着用户群的规模而增加。

我们的模型强调了在存在网络效应的情况下保护用户和补贴其参与之间的分散化所引起的权衡

模型设定

我们的模型设定存在一个在线平台,可促进用户池之间的双边交易。

有三个日期,在时间0,平台的开发人员选择通过发行常规股票或代币来为平台提供资金。资金计划的选择还决定了该平台在后续时期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在时间1时,潜在用户选择是否加入平台,但需支付下载必要软件并熟悉平台规则和用户界面的个人费用。加入平台后,用户可以从与其他用户匹配中受益,在1和2时进行双边交易:我们通过用户对消费品的捐赠以及他与其他用户的商品一起消费自己的商品的偏好来模拟用户的交易需求。

由于这种偏好,用户需要相互交易商品,这只能在平台上进行。因此,有一个关键的网络效应——每个用户加入平台的愿望随着平台上其他用户的数量及其商品捐赠的规模而增长。

我们将传统的基于股权的融资计划与几个基于代币的计划进行了比较,其中股权传达了控制权和(剩余)现金流权利。如果开发商发行股权,则会导致一组股权持有人,这些股东由所有者代表,所有者对平台拥有和控制权。

所有者将选择在时间1时提供补贴,以吸引边际用户,他们自己的交易需求相对较低,否则不会激励他们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参与平台。然而,边际用户的参与使其他用户更容易找到交易合作伙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效果。由于所有者可以从收取交易费用中获利,这些费用随着平台上的交易盈余而增加,它将通过向所有用户提供补贴来内化边缘用户的参与成本。然而,对平台的控制也允许所有者在平台在时间1收集有关用户的大量数据后,在时间2利用用户。

我们考虑一种特殊的用户剥削形式——所有者可以选择颠覆行动(例如采取激进的广告策略或向第三方出售用户数据,这有时在实践中观察到),这有利于所有者,而牺牲了所有用户的利益。

直觉上,只有当平台的交易费用低于利用其用户的收益时,所有者才会选择此操作。有趣的是,虽然选择此颠覆行动可能会使所有者在时间2时受益,但如果所有者可以预先承诺不采取此类行动,那么所有者在时间1时会更好,因为对所有者采取颠覆行动的预期阻碍了潜在用户最初加入平台,并且网络效应放大了这种放弃。

在基于股权的计划下不可能承诺,因为所有者总是可以选择在时间改变之前的任何承诺2。这种对承诺的需求激发了代币化。

开发人员也可以采用基于代币的方案。我们考虑公用事业代币,因为它们代表了代币的规范形式,使持有人无法获得服务,而不是平台的现金流。

为了说明关键的概念问题,我们假设该平台采用了一项无摩擦共识协议,赋予代币持有人投票权,我们稍后研究了需要外部验证器的协议提出的其他问题。根据该计划,所有者向用户出售代币以参与平台,而不是收取费用。通过从向在时间1时加入平台的用户发放代币中折现,开发人员通过预编码算法将平台的控制权在1和2时留给用户,这可以通过征得用户的同意来促进不剥削用户的承诺。

虽然用户作为代币的持有者,可能会对这些算法的更改进行投票,但他们永远不会同意采取会伤害自己的行动。缺乏现金流权也阻碍了非用户获取代币来控制平台。这抓住了代币化的关键吸引力——通过分散化为用户提供平台的最终控制权。然而,这种好处的代价是没有拥有股权的所有者来补贴用户参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平台的网络效果。将公用事业代币与股权进行比较会带来尖锐的含义:公用事业代币对需求基本面相对较弱(即用户的总体交易需求)的数字平台更具吸引力。

根据基于股权的计划,当所有者的交易费用较低时,用户对所有者颠覆平台的担忧特别高,这使得代币化创造的承诺特别有价值。与这一观察一致,我们表明,对于给定水平的对用户滥用的关注,当平台基本面足够高时,基于股权的计划下,用户评价、开发人员利润和社会盈余都更高;相比之下,对于给定水平的平台基本面,当对用户剥削的关注度足够高时,用户参与度、开发人员利润和社会盈余在基于公用事业代币的计划下都更高。

拓展与讨论

我们考虑了我们模型的两个扩展,以说明当非用户也参与平台时,克服分散化背后的权衡的困难。

首先,我们研究了一种混合计划,该计划允许平台向用户收取交易费用,并将费用作为股息支付给代币持有人。该计划超越了规范代币,不仅赋予代币持有人进行交易的权利,还赋予了从平台获得现金流的权利。冒着滥用我们术语的风险,我们称这种混合加密货币为“股票代币”。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通过扩展合同空间,如果平台仅向用户发放代币,基于股权代币的计划能够实现第一个最佳结果。随着该平台从大量用户那里收取更多交易费用,来自股票代币的现金流充当重用户到轻用户的补贴,从而提高了用户参与度。

然而,这种现金流也激励了没有交易的投资者购买代币作为投资,公用事业代币中没有这种现象,因为它们只为持有人提供交易利益。投资者的存在转移了用户的补贴,从而损害了他们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甚至可能持有多数股权来夺取平台的控制权,正如我们所显示的,当平台基本面足够弱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投资者对平台控制的集中重新引入了通过代币化进行分散化旨在克服的初始承诺问题,因为当交易费用低于出售用户数据的收益时,投资者将选择颠覆行动。

因此,允许代币支付现金流会导致与我们强调的关键权衡相反——这有助于交叉补贴用户参与,但以重现承诺问题为代价。

其次,我们在平台上引入了摩擦共识协议,假设一组分散的验证器争夺在区块链上记录交易的权利,以换取交易费用。

例如,工作证明协议要求矿工解决复杂的计算难题,向区块链添加区块,而利害关系证明协议根据持有量随机分配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添加区块的权利。我们提出了一个使用交易费作为激励措施的一般问题,以激励验证者努力维护区块链的安全。

当平台基础强大且对验证者的交易费用足够有利可图时,他们有强大的动机来争夺交易费用,使区块链能够抵御任何外部攻击。另一方面,当基本面疲软,交易费用低于阈值时,验证者竞争动机的降低使区块链容易受到流氓验证者的“51%攻击”,从而导致与之前探索的颠覆行动相似的结果。

这一结果表明,依赖验证器在代币化中维护区块链的安全性可能会重新引入承诺问题,因为验证器的利益与用户不同。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Ben Giove:UST 何以成为第三大稳定币? 下一篇:加密流动性:区块链和货币稳定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