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稳定币——美元的延续
相信不少小伙伴和他人讨论币价的时候,大部分都会以美元作为单位,而不是人民币,很明显,长时间身处币圈的小伙伴已经逐渐熟悉了以美元对加密货币作为计价单位,而这一切也正是美元对加密货币一种潜在控制表现。
不仅仅是国内的投资者,一些国外的投资者,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加密投资者都很默契的不约而同使用美元作为计价单位,而美元稳定币中USDT更是大部分投资者使用的单位之一。
锚定计量单位是稳定币的关键
说到稳定币,最近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消息,一个是国外盛传的USDT的发行者Tether在USDT的抵押品中使用了某大的商票,从而引起国外部分投资者的恐慌。另一个消息是稳定币USDC的开发商Circle获得了4亿美元的融资,USDC是美国合规的稳定币,而USDT则是使用最多的稳定币。本轮牛市中,USDT虽然站稳市场份额,但是这主要还是以增发来实现的,而USDC则定期进行审计机构审计,确保比值的稳定,也开始获得了不少国外项目方的青睐。
比如一些国外项目方支付的稿费之类的都开始倾向使用USDC,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已经开始有了规模,笔者确信,USDT会不断随着市场的利空消息而份额下降,而USDC将会逐渐成为加密圈的主流,并深入到世界各国的加密货币投资者脑海中。
在上一次牛市中,其实并没有稳定币的概念,人们很方便的使用法币来进行加密货币的买卖,而94使得人们第一次意识到政策监管的风险,因此交易所开始大规模使用USDT,USDT也正式发展起来。往后各国交易所都意识到使用法币进行加密货币买卖的法律风险,因此也纷纷转向USDT。
当然有段时间BTC也成为不少投资者眼中的“稳定币”,但是目前相对来说深入程度有点低了。主要原因是BTC作为锚定币并不是稳定币,而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对于新手来说这并不友好。同时BTC的价格太高,其他币以BTC作为定价单位时,价格小数点后的0比较多,对交易所系统来说,需要消耗不少资源来进行交易记录存储等,这样就显得非常不便。现在我们在一些交易所中看到最低交易10USDT的币种,就是为了节约交易所资源而限制的,0太多使得人们进行讨论时也非常不便。再加上大部分币相对于BTC都是处于下跌的行情,因此大部分交易所和山寨币项目方其实不愿意将BTC作为锚定币,这也导致了最终BTC为单位的币价并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情况,那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美元稳定币了。
美元成为加密资产价格的锚点
美元稳定币的背后不管填充的资产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其实都在为投资者灌输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很多币都是以美元计价,比如笔者在熟悉了这种计价方式之后,也会逐步习惯到生活之中,比如吃一碗面花了3U,看一场电影花了5U等,这种方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投资者们。
不仅如此,再加上Discord、Telegram、Twitter等工具的使用,实际上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都会使用英语,也不会使用俄语或者法语,亦或者阿拉伯语。可以想象一个中国人和一个俄罗斯人在Discord交流的时候,对方使用一种蹩脚的英语,你也使用一种蹩脚的英语,但是大家都会很简单的沟通好,并且价格都会以美元来计价加密货币,而不是日元或者欧元,更不会是人民币和卢布,以此延伸到海外商品购物,也会潜移默化的以美元计价。
美元对资产趋势的锚定更替
之前我们说过加密货币是美元霸权的有力工具,而这个工具其实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影响着下一代人。不少人说我们国家封禁Discord、Telegram、Twitter等国外社交应用进入中国是为了防止国内人的思想被国外别有用心者荼毒,实际上另一层意思也是为了防止人们对待金钱的观念发生变化,尤其是对美元的认知,而这种变化一旦形成,那么人民币的信心基础也会受到动摇。
加密货币的流行很显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并不是由反对者所决定的,而是由支持者所决定的,行业的红利期仍然会产生很多拥护者。我们经常看到“变革”,其实变革的方式分为好几种,其中有一种就是年轻一代不再关注以前的行业和领域,而去拥抱新兴的事物,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社会在平稳环境下完成财富价值的重新分配过程,而加密资产就是这次分配的关键。通俗一点就是当BAT等巨头占据Web2制高点的时候,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没有太大发展前景,那么这时只能逼迫创业者进入新的行业进行竞争,而这个新的行业便是加密资产。
美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货币,从它的演变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元曾经锚定过黄金,是因为世界当时处于动乱时期人们对黄金的需求、锚定过石油,是因为和平发展初期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而现在锚定加密货币,很显然自然也是未来人们对加密货币的需求,而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在历史关键节点做出这种正确的选择,也正因此,美元自然会继续成为未来霸权的延续。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