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借元宇宙捞金胜算几何
大部分收入来自数字广告的Facebook,在去年10月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凸显其对元宇宙(Metaverse)业务的重视。就在3个多月后,由于苹果公司隐私政策更改等原因,Meta公司广告业务大幅受限,业绩惨遭滑铁卢。于是Meta又一次强调了元宇宙的概念,企图用这一新兴业务重拾广告商的信任。
再炒“元宇宙”
当地时间7日,在纽约举行的互动广告年度领导会上,社交平台Facebook的母公司Meta表示,元宇宙将为企业提供更多赚钱的途径。他在演讲中展示了一段全息击剑和打篮球的视频。元宇宙是一个未来概念,用户连接进入虚拟网络世界,并可在其中工作、社交和游戏。
至于元宇宙的商业前景,Meta公司的元宇宙业务主管沙阿(Vishal Shah)表示,数字商品和沉浸式购物给品牌带来了机遇。“没有了当今对商业的各类限制,比如房地产、供应链和地理范围等方面的限制,元宇宙将为企业创造更多赚钱的机会。”
为推销元宇宙这一概念,沙阿还表示Meta公司已经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达成合作,在这周日举行的“超级碗”比赛结束后,会在App中进行数字商品实验,为VR用户提供球队球衣。
广告业务滑铁卢
就在Meta大肆向广告商推销元宇宙业务的前几天,这家以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科技公司刚刚经历了利润不足预期和用户增长缓慢的双重打击。
当地时间2日,Meta公布了更名后的首次财报。据报告显示,Facebook的全球日活跃用户首次环比下降,从19.30亿降至19.29亿。每月活跃用户为29.1亿,与上一季度相比也没有增长。
对于Meta更名后的失利,市场的反馈更是毫不留情。就在财报公布的第二天,Meta股价暴跌26%,创下美国公司市值单日最大跌幅。
暴跌的股价使Meta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美元,也是该公司自2012年在华尔街首次亮相以来的最大单日亏损。与此同时,Meta CEO扎克伯格的净资产也蒸发了约290亿美元。这一巨大跌幅甚至波及整个科技板块,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随之走低。
对于此次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Meta称这源于苹果公司隐私政策的改变。苹果系统让用户可以阻止应用程序对他们的活动跟踪,这对广告商造成了很大困难,广告商在开发新产品和了解市场时需要依赖这些数据。
作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数字广告平台,这一政策改变将影响品牌在Meta平台上的广告投放,进而影响公司收益。
Meta在苹果政策发生调整后就预警这将给公司的广告政策带来“重大不确定性”。Meta首席财务官戴夫·韦纳更是在电话会议上直言,苹果隐私政策变化在2022年,将给公司带来“达到100亿美元左右”的影响。
“画饼”还是突破
在广告业务失速的背景下,元宇宙成为Meta的新掘金点,并不意外。通过营销元宇宙没有“商业限制”的优点,Meta看起来对元宇宙的未来充满自信。
在面向广告商的会议上,沙阿说:“你们现在通过我们的应用所做的一切,都将使你们在‘元宇宙’的未来受益。”
对于元宇宙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展,资深科技自媒体人王春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虽然目前各家都持谨慎态度,但是这是目前的大方向。王春龙认为Meta此次元宇宙与社交媒体的结合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吸引广告主,并且带来更多回报的。
但在社交媒体上如何更好地给广告主带来效果,也考验着公司的运营能力。“在苹果更改隐私限制后,Snap的表现比Facebook更好一些。Snap财报超预期,就是成功利用了社交媒体和AR的结合。”王春龙说。
元宇宙的未来或许“钱”景广阔,但目前这条赛道上的先行者暂未探索出成功的盈利模式,就比如被称为元宇宙鼻祖的Roblox。早在去年7月,Roblox就曾上线一款以元宇宙为概念的游戏《罗布乐思》。
就在“元宇宙”一词红遍大街小巷之时,《罗布乐思》甚至没有走入人们的视野就悄悄陨落。曾有媒体统计,《罗布乐思》上线之初就在苹果商店惨排79位,随后更是逐步下滑,直至今日,苹果商店当中早已没有这款游戏的下载方式了。
Roblox的元宇宙掘金之路并非一路顺畅,观至Meta,元宇宙业务也未见成效。就在去年,Meta重金投资的元宇宙业务仍处于亏损之中。报告显示,2021年,该公司虚拟现实业务Reality Labs全年净亏102亿美元,比前一年66亿美元的亏损更加严重。扎克伯格也表示,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将使公司2021年全年的营业利润减少100亿美元。
沙阿在广告会议上推销业务时就曾表示,元宇宙的完全实现可能还需要十年的时间。并且,这次广告会议中,Meta也并未分享关于品牌将如何在元宇宙中赚钱的细节。
王春龙更是直言,“Meta目前的元宇宙部门仍在投入阶段,这个阶段要利润是不现实的”。他表示,“我们应该将该公司对元宇宙的赌注,放长远到五年左右时间来看”。
关于元宇宙业务何时能盈利这一问题,北京商报记者也采访了Meta公司,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