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监管下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今年,随着92公告和621政策的落实,比特币和其他流行的加密货币宣告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但另一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则正呈欣欣向荣趋势发展。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与上述加密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由中央银行发行,作为该国法定货币的数字版本,受到全面监管并由货币储备给予支持。
01“争夺战”已打响世界各国集思广益角逐激烈
10月13日,据路透社华盛顿报道,七国集团(G7,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个发达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针对央行数字货币确定了13项共同指导原则。
该原则指出,在设计和提供CBDC时,应考虑到诸如金融稳定性、运营的弹性、网络安全、能源效率、包容性、隐私和打击非法融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通过此次G7会议,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仅为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更多实践可能性,也打响了全球数字货币发展规则制定权的争夺战。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已有86%的央行正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14%的央行已经在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其中,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迄今已向中国经济投入了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数字人民币,主要由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在深圳、北京、成都等主要城市进行推广测试。
然而,包括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和瑞典中央银行在内的其他中央银行也没有落后太多,都在不断探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例如,2020年7月,欧盟国家立陶宛依靠区块链技术尝试发行了名为LBCoin的数字货币,是全世界第一个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02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中国数字人民币稳步发展
关于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计划,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院及数字货币研究专门团队,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到2017年,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公开表示,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让数字货币取代历史上有800多年历史的纸币。事实证明,中国数字货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的确预示着我们离数字货币普及不远了。
2020年8月至今,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在深圳、北京、成都等主要城市有序进行着数字货币推广测试。试点城市市民可在四大银行app或存取款一体机上提前体验数字人民币的相关服务,操作步骤简单。
中国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和纸质人民币等值,可以与后者自由兑换,采用双离线技术,只要交易双方的手机上安装了DC/EP数字钱包,即使在无网络与无银行账户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转账。
同时,数字人民币还采用可控匿名机制,用户信息由银行掌握,此举利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防范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看到这里,你不妨亲自打开app体验一番数字人民币的功能与服务,或许比我长篇大段的讲述更容易理解。
不在试点地区的朋友也无需担心无法体验,因为此前就有中国央行官员表示,一次更大范围的封闭测试还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行。
03机遇与挑战
美联储理事夸尔斯:“数字货币将给金融系统当前的运行带来技术风险和巨大干扰,目前也不清楚央行数字货币如何能够解决金融包容性问题。”
虽然央行数字货币推进势头叫好,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概念验证或实地试点,但其需要面对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一方面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习惯的需求,另一方面更是对当前金融系统的挑战和优化。
央行数字货币和支付方式的创新的确具有创造可观收益的潜力,但同时也给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监管带来一些问题。在快速、廉价、透明、包容和安全的方式中进行,维护国家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是前提,也是目前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国际协作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所以,有人称现全球数字货币发展规则制定权的争夺战已打响,貌似也不无道理。
04谁的困境
使用数字人民币自然得线上支付,而说到线上支付,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中就表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2.39%。即使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也超过七成。总部位于北京的艾瑞咨询(i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仍超过53万亿元人民币,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分别占据55.4%和38.8%。
根据种种数据和现象分析,不少人认为中国银行系统在推广数字货币中将面临国内民营企业所带来的强大压力,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功,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的数字支付领域长期占据垄断地位。
而个人认为实则不然,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成熟与普及,面对直接一对一交易和需透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的两种方式,用户自然会选择前者。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