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飞: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转变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閱讀 25 2021-10-22 08:56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范一飞: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转变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称,“十四五”期间,金融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支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转变,助力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2021年10月20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出席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勾勒蓝图、明晰脉络。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发展与监管协同,组织引导金融业牢记为民初心、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充分发挥数据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作用,持续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强劲的金融力量。下面,结合论坛主题和工作实践,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 奋发有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

继往开来,知史明智。回首“十三五”,金融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聚力“六稳”“六保”,全面实施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一是金融机构管理模式、治理能力、组织方式持续优化,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及部分大型证券、保险机构相继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创新动能进一步释放。二是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更为合理、技术更加先进,网联清算平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存款保险信息系统、数字人民币系统等重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力支撑金融体系结构转型和金融资源高效配置。三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顺利实施,推动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金融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尤其是疫情期间为企业复工复产、百姓日常生活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四是金融科技监管框架逐步建立健全,创新监管工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34批130余项“创新测试应用”示范效应明显,大幅提升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金融科技在实体经济的沃土中落地生根、在守正创新的滋养中茁壮成长,从星星之火到百舸争流、从基础支撑到驱动变革,高效赋能实体经济、切实满足多元需求,整体竞争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活力。

2 科学研判,准确把握金融数字化转型新方向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社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平台经济领域资本无序扩张、垄断经营、数据滥用等问题凸显。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顺应发展趋势、找准发力方向、明确阶段目标,牢牢把握数字、智慧、绿色、公平等发展要求,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坚持数字驱动。数据要素成为社会基础性战略资源,数字技术蕴藏巨大创新潜能。两者与传统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服务效率提升和模式变革。金融业唯有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才能强化金融创新的科技武装,全面提升我国金融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始终践行安全发展观,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增强风险识别监测、分析预警能力,切实防范算法、数据、网络安全风险,共建数字安全生态,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坚持智慧为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金融业紧扣这个时代主题,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着力实现金融服务全链条智能化,打造更具人性、更加便捷、更为多元的智慧金融新业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坚持绿色低碳。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金融体系的光荣使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这就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数字绿色金融,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绿色产业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四)坚持公平普惠。金融科技发展初心是为消费者提供平等、透明、高效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实体经济的每个角落。践行这一初心要始终以公平为准则、以普惠为目标,合理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优化金融产品供给,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触达半径和辐射范围,弥合地域间、群体间、机构间的数字鸿沟,让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砥砺奋进,切实履行好金融科技发展新使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十四五”期间,金融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支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转变,助力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一)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科技治理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爬坡迈坎的关键。金融机构要抓住这个“牛鼻子”,充分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一是完善现代化治理结构。加强治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企业级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第二发展曲线”的策略和路径,以过程管控为牵引形成覆盖设计决策、实施运行、考核评测和改进完善的科技治理闭环。二是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强化数字思维、培育数字文化,形成技术先进、研发敏捷、渠道融合、决策精准、运营高效的创新发展矩阵,实现全价值链、全要素优化配置,构建以用户、场景为中心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数字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金融科技伦理建设。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伦理治理体系。金融机构要履行科技伦理管理主体责任,建立伦理审查、信息披露等常态化工作机制;行业组织要研究制定自律公约和行动指南,前瞻研判伦理挑战,及时预警伦理风险、筑牢自律防线;从业人员要主动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践行科技伦理规范,坚决抵制不良行为。

(二)激活数字化经营新动能。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金融机构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链条推动创新与变革。一是构建敏捷化创新体系。科学设置技业融合的岗位与部门,探索跨职能、跨部门、跨条线的任务型团队,打造数字化工厂、创新实验室等创新模式,建立健全企业级创新试错容错和风险补偿机制,加速形成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创新孵化与应用推广体系。二是夯实一体化运营中台。采用低耦合、高内聚架构搭建便捷易用的技术中台,提供可扩展、可配置的组件式技术支持;构建集成数据整合、提纯加工、建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型数据中台,推动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发展;建设模块化、可定制、高复用的业务中台,支撑数字经济时代灵活多变的业务创新需求。三是健全自动化风控机制。事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潜在风险点和传导路径,增强风险管理前瞻性和预见性;事中厘清关联关系、研判变化趋势,实现对高风险交易、异常可疑交易等的动态捕捉和智能预警;事后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施自动化交易拦截、漏洞补救等应对措施,推动风险管理从“人防”向“技防”“智控”转变。四是提升数智化营销能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管理和价值创造理念,合理布局营销渠道,基于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探索资源协同、场景化的营销模式,打造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营销范式,推动营销服务从大众化向差异化、人性化转变,提升获客、活客、留客水平。

(三)加快金融服务智慧再造。在服务流程方面,借助业务开发运维一体化、最小化可行产品等方法搭建低成本试错、快速迭代的交付模式,运用智能技术开展端到端数字化流程重构,打造环节无缝衔接、信息实时交互、资源协同高效的业务闭环。在服务渠道方面,强化银行网点与周边社区生态交互,打造“多项服务只需跑一次”的社会性金融“触点”;持续推进数字渠道向多媒体、轻量化和沉浸式迭代演进;利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建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智慧互联的服务渠道,打造“无边界”的全渠道金融服务能力。在服务场景方面,聚焦小微、乡村振兴、供应链等领域,运用数字技术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捕捉实体经济更深层次融资需求,建立基于企业“主体信用”、交易“数据信用”的多方互信机制,有效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支持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四)深化监管科技多维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日益复杂多元、金融风险更为交叉隐蔽。用好监管科技是处理好安全与效率关系、稳妥发展金融科技的“破题之钥”。一是夯实监管科技应用基础。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对监管规则、合规要求进行结构化处理,搭建有效支持规则识读、执行、对接的监管科技平台,积极将数字合规工具嵌入交易行为监测、业务数据报送、风险事件报告等场景,提升监管效能、降低合规成本。二是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打造权威专业化风控基础设施,按照“共建、共享、共用”原则建立维护金融科技风险库、漏洞库和案例库,健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为做好风险防控提供支撑。三是筑牢金融与科技风险防火墙。加快建立智能算法模型安全评估和合规审计体系,及时披露决策机理、运行逻辑和潜在风险,提升算法可解释性、透明性、公平性。强化云计算标准符合性与安全性管理,规范金融团体云应用,通过负面清单、尽职调查、风险补偿等措施加强第三方算力设施集中度风险管控,防范外部云服务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

(五)构建开放创新产业生态。金融科技创新离不开互惠共享、开放包容的环境,金融业要在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交流与合作。一是加强技术共研。强化金融机构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型金融机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实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加大关键软硬件技术金融应用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攻关,推动金融科技共性技术、资源、服务开放共享。二是促进产用对接。搭建专业化金融科技产用对接平台,组建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加大应用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合理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新保险等提升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精准对接,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深化国际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技术创新国际交流与协作,通过内引外扩、研发合作、技术并购、标准共建等方式加大创新力度,在国际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大胆尝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专利的全球布局,推动科技成果在国际上推广应用,促进提升金融科技整体发展水平。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要深刻把握战略转型的发展大势,锚定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力方向,走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数字化之路,助力迈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Adidas和Nike又要在元宇宙里PK了 下一篇:2022年加密领域关注的主要趋势、人员、项目及对比特币的思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