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为何突然发力B端场景

财联社数研院 閱讀 33 2021-9-9 11:25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近期,多家机构都在对外宣称,正在进行数字人民币在B端场景的相关尝试。

比如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上介绍,京东已使用数字人民币向两家供应商合作伙伴支付了货款,并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跨行结算。与此同时,京东在“京东企业购”平台上,同样嵌入了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企业在该平台采购商品后,可以使用“企业易支付”中的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方式将货款支付给京东。

再比如,多家银行纷纷表示,正在尝试在供应链、企业贸易等多个场景中使用数字人民币。如交行副行长钱斌表示,在合规前提下,将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延伸,延伸至政务缴费、企业贸易、跨境支付等领域,探索平台交易新场景。

数字人民币不是主要在零售支付端发力吗?怎么感觉“画风”急转,又去试水B端支付了?这背后有怎样的深意呢?

数币可让“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体

数字人民币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解决现有方法无法突破的“顽疾”。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如果将数字人民币用在B端场景上,则可以使“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二为一,让交易更加流畅高效。

举个“栗子”。据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企业采购的过程中,企业在线上下订单,然后经常会采用线下转账支付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意味着订单所形成的“信息流”与转账所形成的“资金流”是分开的,所以平台必须要雇人来进行对账,弄清楚哪笔资金对应哪笔订单。

当然,企业也不可能原始到用人工对账,但即便是后台有技术可以将资金与订单进行匹配,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

数字人民币则不同。数字人民币本身就是货币,其流向已经形成了“资金流”。而其可承载信息的特性,意味着使用数字人民币就已经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使用数字人民币来支付货款,可以省去“对账”环节,从而提升交易效率。这也是数字人民币推出的初衷之一。

此外,“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体,或可以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上碰触更多的“火花”。

上回我们在《数字人民币试水信贷业务 并非是突破M0定位 背后的深意却值得关注》一文中已经说过了,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及可搭载“智能合约”的特性,能够从贷后帮助放贷机构防范资金风险。

数字人民币在B端的供应链环节中亦是如此。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以某一家大型、信用较好的企业或平台的订单等依托,帮助其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银行做这类业务的痛点在于,订单是否为真、企业资金去向是否可控,从而判断贷款的风险情况。如果数字人民币做支付手段,这些问题均可得到有效解决。

问题来了,多家银行在供应链上已试水区块链技术,这意味着可以做到信息端的“可溯源”、搭载“智能合约”,为什么还要数字人民币再做尝试呢?

一位国有大行银行人士一语道破天机:仅有区块链技术还是无法做到“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合体。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金融体系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电子支付系统,还要再建设数字人民币的原因之一。

发力B端或倒推零售支付普及

央行曾多次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

一位资深的支付行业专家介绍,“零售支付”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通常主要是指C端的零售消费,但是否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普及,以及创新的增加,不排除“零售支付”的内涵及外延有所变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数字人民币发力B端支付,既是C端零售支付的延伸,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C端零售支付的发展。

其实,数字人民币一直在大力铺设C端零售场景。而在C端零售场景中,企业、商户端的布局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此前央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B端的商户接受消费者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之后,除了可以将数字人民币免费转到银行卡账户上去之外,如果商户可以将数字人民币继续在进货、支付预付款等方面直接使用,而且比以前使用银行转账更为方便,或将会更进一步促进商户推广数字人民币的热情,倒推C端消费者的使用。

也就是说,与传统第三方支付做B2B支付业务不同,数字人民币定位在零售支付,意味着最终还是要打通B2B2C这一支付链条。C端的零售支付应用将是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最终目的,而B端支付则是延伸与拓展。

B端或成商业模式的探索之地

此前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公开表示,商业银行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兑出和兑回服务费。但在数字人民币推广的过程中,要保证小银行和小机构的利益不能因为合作而受损,要找出共赢的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来。

不过,尽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数字人民币的产业链,但暂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商业模式。笔者认为,相对于C端而言,发力B端支付业务将更好形成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从第三方支付的推广过程来看,消费者却不曾因支付的便捷化买单,而第三方支付主要的收费对象是B端商户。数字人民币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或许亦是如此。

从目前可以预见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几个方面可能形成赢利模式。

在基础设施方面,银行及商业机构针对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将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目前如京东科技、神州信息等多家机构已在此处发力。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市场或有千亿元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的支付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可搭载“智能合约”。因此,这或许是未来数字人民币可能形成商业模式的方向之一。

当然,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与尝试,这一产业上下游或将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更多、更新颖的赢利模式亦将不断涌出。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数字人民币钱包正式上线 SIM卡“硬钱包”推广仍需时日 下一篇:数字人民币能走出去吗?与人民币国际化又有何关联?这些专家学者这样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