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区块链叁点壹 閱讀 26 2018-8-2 17:32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最近有消息称,Facebook如今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之中,首先是由剑桥分析泄露近9000万用户隐私的丑闻还未彻底解决,接着又迎来了国会的质询听证,甚至还有用户发起的“删除Facebook活动”,可以说Facebook公司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据说,为了保护隐私,就连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都会用胶带封住自己笔记本上的摄像头与麦克风,可见,隐私这件“小事”已经逐渐变得让人不容忽视,但是Facebook隐私泄露也让Facebook集团大吃了苦头,例如,根据一份已经被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可知,今年第二季度FB每股收益、广告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和活跃用户均较第一季度增长放缓,后两者都不及市场预期,营收自2015年以来首次逊于预期。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日活用户环比增速创Facebook有记录以来季度增速新低,欧洲地区日活用户增速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紧接着,Facebook股价暴跌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

除此之外,令人头疼的是,隐私问题的泄露并不仅仅局限于Facebook公司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们在信息保护方面的缺失已经让很多用户开始不满,例如,当你在浏览网页时,你会发现,那些弹出的广告真的是很符合你的口味。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如果,你微信或者邮件跟朋友说,你想在网上买台电脑,结果不多一会儿,服务方立马给你推送了一个有关电脑的广告。这说明,你的隐私在你毫无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某人或某公司窃取了。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最严重的隐私泄露大概就是用户的帐号、密码直接被盗,或许还会有人利用这些帐号密码进一步侵害用户的权益。而想解决这一切,或许要依靠区块链了…

1、隐私泄露的原因

根据一份来自《2017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75%的数据泄露是由于外部人员造成的,25%的数据泄漏则包含内部因素。

也就是说,你的个人信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你以为,在今天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设置个密码或者绑定个手机号就安全了吗?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随着信息的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具体,慢慢的就会形成一幅基于数据的极为精确的“用户画像”。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之前,就听说在我们的互联网上有一个叫杜公社的神秘工具,它除了不包含账号密码的数据外,包含的其他信息简直说它“比你妈更了解你”都不为过。

例如,订票类网站泄露的火车、飞机票数据;购物类网站泄露的银行卡交易数据;酒店类网站泄露的开房数据......诸如此类的信息泄露,所以当你浏览一个网页时,突然弹出一个很迎合你需要的广告信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然而,尤其可怕的是,一旦这些数据被一些非法分子利用,那可就麻烦大了,例如,当一个黑客把你的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后,他甚至能够知道你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住址,工作单位,每年出差几次,常去哪里旅游,收入水平多高,喜欢买哪些东西,看什么类型的电影,看什么类型的书等等…想想都可怕。

2、从区块链的特性来解决隐私泄露问题

或许,根据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防篡改性和匿名性或许能够解决隐私泄露问题。总结以上的隐私泄露原因可以知道,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没有存储权、使用授权、价值收益权,因为数据都是中心化存储。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利用区块链,我们可以把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在全网所有的计算节点上的,换句话说,就是得到全网计算机的确认,不再由一个中心主体来管理。一旦你的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此外,为了防止数据被别人看到,在区块链技术中,还应用了各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遵循固定且预知的算法,因此区块链网络是无须信任的,可以基于地址而非个人身份进行数据交换。交易双方无须公开身份就能交易,因此大部分隐私信息都无须暴露。这就再一次加强了对于用户数据的保护

Facebook再现隐私安全问题 区块链或借此迎良机

尽管对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的设想很美好,但现实情况却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阶段还处于早期,技术和应用场景都不是太完善与成熟,如果利用不当,还会造成其他的一些冲突。

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这一挑战。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加密货币的税怎么收?各国纷纷出招成焦点 下一篇:区块链如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