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显峰:为什么区块链落地那么困难?

启元社 閱讀 33 2020-5-27 08:54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程显峰:为什么区块链落地那么困难?

许多人说,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区块链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一部分。我觉得,这种认知是值得怀疑的。如果非要这么说,除非重新定义互联网,将它无限扩大,这样看,区块链技术可能真是它的外延。

1.区块链则一开始就在铸造底层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如果把区块链放到已知的类别里,将会抹杀掉它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区块链囊括了很多学科与技术系统。

区块链涉及密码学、分布式系统等等,而分布式系统又涉及共识机制、存储、计算等等。而在区块链应用层,又涉及编程语言、资源管理、安全、形式化验证等等,未来很有可能构建出独立创新的技术体系,但现在无法下定义,需要技术从业者不断实践才行。

如果对比互联网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现状类似于90年代的互联网,但当前互联网的技术大部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今天的互联网更多以业务为出发点,拿零散的技术去打补丁,并不具备底层系统,而区块链则一开始就在铸造底层技术。

所有的技术发展都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的,业界流传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并不是区块链发展的阻碍。

“不可能三角”是指安全、效率、去中心化,三者之间不可共存,只能取其二。现在区块链领域分为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就是追求着安全和效率。现在的POS、DPOS、DAG、PBFT都在走这样一条路线,非计算性,它们不存在计算资源的消耗。另外一条路线是POW机制,还有巴比特所做的比原链,所提出的共识机制都是走的平等共识路线。

安全和效率这条路线只能叫做广义区块链,或者分布式账本技术,因为它不再具有交易的不可逆转性。

安全在两条路线中都必不可少,但在早期网络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安全的价值不高,因为对用户的用处并不大。举互联网为例,随着网络规模越来越大,乃至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用这个网络,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的时候,大众就会非常敏感。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就越来越多,安全就更需要被满足,那时我们就能为安全做更多地投入,直到带来的好处不能弥补需要对安全进一步的投入,我们就去做下一个需求点。

所以对于“不可能三角”,结合已有的环境和需要去调整它来适应就好,没必要纠结这些,当然一般实践者也是根本不会纠结的。很难跨领域思考尝试,有人做应用开发,完成功能就行,可能对安全一点也不想懂,有人做底层架构,很可能对应用交互也不感冒。

区块链行业既能把应用做好,又了解安全、还能跟客户正常进行业务沟通的人太少了,都不到1%,再往上说懂安全、懂密码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很难去谈具备技术体系认知这件事。

2.智能合约获得了重大突破

智能合约自1995年尼克萨博首次提出,至今已有25年。2013年以太坊白皮书的出现,使智能合约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发展,彼时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也在不断经受考验。此前,智能合约语言里,数字资产记账采用Value方式,而Value可被随意拷贝,且由于以太坊EVM(虚拟机)支持递归调用,造成代码编写时容易出现重入漏洞。2016年,TheDAO因该漏洞丢失360万个以太坊代币。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加密项目Libra白皮书,同时还发布了名为Move的智能合约编程语言,该语言吸收了传统理论“线性逻辑”类型,用Resource代替Value作为记账方式,将数字资产定义为“资源类型”,同时解决了重大漏洞问题,大大增强了语言的安全性。Move语言一经推出,在区块链领域受到极客广泛的关注及追捧。

线性逻辑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关注并讨论,在线性逻辑里资源只能且必须被使用一次,这对智能合约资产安全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的智能合约中,资产实际上是以信息形式存在的,可以被不断复制,我们需要靠挖矿过程中的共识来规避双重支付等漏洞,而在线性逻辑中,资产是一种资源,这将有效解决当前智能合约存在的固有漏洞。

现有计算机系统漏洞大多数是资源管理不当造成的,在此背景下以Move语言具有的线性逻辑特性十分重要,该语言可使开发者通过编译器直接检查资源是否泄漏。线性逻辑和类型系统将成为未来这个领域的标准配置。

现在区块链行业反过来在技术创新上已经引领了现在普通的互联网,反过来互联网会把这些东西吸取进来,然后推动它的发展。

智能合约经过几年发展后承载的东西可能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比传统互联网软件更多的安全检查步骤,比如审计、各种安全测试,这会催生出很多新生产业,像区块链相关的安全产业,它的价值后面会越来越大。

一方面目前区块链的安全体系还不那么成熟,问题也比较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解决中心化的信任问题,假如不够安全又何谈信任?如果发展到最后没人能对结果负责,那将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且我们作为技术从业者也非常有必要去关注这些实际的东西。

3.区块链落地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区块链的发展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人们突破思维定式,这方面的突破其实更难。

现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金融体系太便利了,而区块链在这个层面的进展只能算是微乎其微。比如以太坊发展这么多年真正能拿得出手的进展是什么?估计连以太坊圈子里的人都很难说清楚,如果让他们列举10个改进的地方,我相信很多人还都列不出来。

这种情况下,外界只能靠想象,但互联网却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产品,所以互联网越成功,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越难突破,如果不做出一个产品去打动大多数人,那区块链终究是一个小众市场。

现在来看,区块链能给大家很多想象,包括可编程社会等,它很大可能性会促进我们生产效率的提升,就像蒸汽机的诞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样,但人类社会的本质没变。

金融属性也是区块链很核心的东西,伴随着它的发展就带来了财富,但从本质上讲算是技术的诞生改变了一些事物的成本结构从而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技术就忽视它的价值。

大部分人还是低估了区块链整个体系的运维成本,越复杂的技术体系运维成本就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只能有一个互联网,原因就是互联网的运维成本太高了。

与互联网类似,区块链也有它的网络效应,网络运行带来的效益是与节点数量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网络规模越大,运维成本的投入就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网络会有更好地投入产出比。

比如,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个最优秀的公链网络,虽然他们现在发展比较慢,但这种节点量级一旦换成小规模的链,可能会出现运维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所以落地本质上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就好比大家都是用国家电网的电,而不是每家都拥有一个发电机。所以,运维成本导致的公链生存问题也算是我关注的方向之一。

区块链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密码学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在学术界的生态影响力远不及区块链。同时,区块链推动了编程语言巨大的进步,至少有三位图灵奖获得者进入区块链领域,这是其他技术领域所不及的。

所以,对区块链还是独立看待,它的未来也应该会有独立的技术周期。要成为真正的技术实践者,第一就是保持好奇心,第二就是要有耐心,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咕噜:区块链的“颠覆式创新”正在被唤醒 下一篇:陆扬:让更多企业愿意用区块链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