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拟货币追踪
6月9日10时,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全国“断卡”行动开展第五轮集中收网。该行动主要打击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转账洗钱服务的犯罪团伙,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7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
6月9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周三发布支付风险提示称:当前利用虚拟货币等形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逐渐上升,包括利用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逃避资金溯源,使用虚拟货币作为赌博跑分媒介或以虚拟货币进行充值交易。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随着“断卡行动”和“反洗钱法”等一系列组合拳的生效,传统洗钱渠道遭遇沉重打击,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开始利用难以追踪的虚拟货币来进行诈骗、传销、网赌、洗钱与暗网交易等犯罪。
利用虚拟货币相关的犯罪成为了当前的打击重点,由于虚拟货币具有天然的匿名性、复杂性、去中心化等特点,使得相关执法部门和监管机构在打击涉虚拟货币相关犯罪时仍然困难重重,最直接的问题是对虚拟货币如何进行追踪和溯源。
我们对比一下虚拟货币和法币的资金追回方式。
法币的资金追回,可以通过银行或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中心机构查询资金流向最终追回。而在虚拟货币追回时,由于区块链交易转账不存在中心化的“银行”,在追踪资金时,无法通过中心机构来查询,只能通过链上交易数据持续追踪,结合地址标注、地址画像、地址特征、聚类计算、筛选,最终确定交易流向。
所以虚拟货币资金追回是非常复杂且困难的,需要通过追踪被盗地址、黑客地址、可疑的虚拟货币犯罪地址,分析所有时间段内其资金进出各大交易所的流转情况,从而锁定犯罪交易的主体账户。
虚拟货币难以追踪的原因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复杂性、去中心化特点,黑产犯罪的手法、工具、规模、协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虚拟货币犯罪的调查难度较传统犯罪技术门槛更高。
比特币大涨或大跌,虚拟货币的匿名性等因素相互叠加催生了欺诈者肆意妄为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虚拟货币市场骗局横行。
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架构,区块链交易的匿名性和交易可追踪看起来是个悖论。不过仔细分析区块链运行的底层架构,追踪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和门槛。
1. 虚拟货币种类多,底层技术更新快。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主币、代币、衍生币等品类多。其中,比特币(BTC)、比特币现金、Litecoin和Tether的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87%。
截止2021年6月11日,据某数据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一共有10626个虚拟货币和633家交易所,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达到10.70万亿人民币。
2. 虚拟货币交易所数量多,分布广。从比特币发展早期,虚拟货币交易所数量仅有几家,而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数量有600多家,并且每周都有新的交易所挂牌出现。这些还不包括在暗网上运行的“交易所”。导致在虚拟货币追踪的过程中,交易所配合难度加大。
3. 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的特征,链上交易被多次混淆、转移之后,追溯查证起来就会非常困难。这让可疑资产追踪具有了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时间窗口。
在侦查过程中,能否准确、及时的根据大量的链上地址标签,在资金发生过程中实时评估、预警、联动就变得十分重要。
4. 虚拟货币链上交易环境复杂。在链上可以进行币币、混币、跨链、DEX、DeFi借贷等多种交易形式混搭,极大地增加了资产追踪的复杂性。
区块链大数据服务实战
虽然相比传统的资金溯源虚拟货币追踪存在一定难度,但是近年来,全球出现了一批区块链安全公司,基于区块链大数据分析能力为监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比如:
追踪服务
一种虚拟货币追踪溯源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相关地址做交易路径追踪,定位资金流向到哪个交易平台,或从哪个交易平台来。
区块链浏览器
提供用户浏览与查询区块链所有信息的工具,可查询近乎所有链上的数据,如:交易、地址、区块等。
钱包地址监控
实时对链上地址进行批量监控,有地址异常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响起警报,可以帮助监管部门更好的监控某一个虚拟货币地址的交易情况,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效率。
可视化图谱
将标注的地址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以便更好的理解虚拟货币交易的流向。
虚拟货币追踪面临的挑战
1. 新型区块链技术的更新迭代,特别是代币、衍生品等为追踪技术增加难度和开发成本。例如:DeFi,既涉及到发币业务,同时开展了本该被监管的金融业务(金融业务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第三方中介,而DeFi去掉了第三方中介)。
DeFi中没有运营主体,很有可能成为洗钱业务下一个高发地和温床。
2. 专门为保证匿名性而设计虚拟货币(例如门罗币),其追踪难度大。而且追踪技术能否普及,是个未知数。
3. 隐私技术让虚拟货币更难追踪,混币池、隐私计算、零知识证明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会让虚拟货币追踪技术的迭代更困难。黑产可能会使用这些技术进行防追踪,从而增加分析数据的难度和追踪数据的准确性。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