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閱讀 31 2021-5-2 09:56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该文章将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的信息作用联系起来,为理解金融科技贷款的崛起和未来潜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揭示了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协同效应。当借款人使用更多的无现金支付方式,产生可转移和可验证的信息时,金融科技贷款机构会更有效地筛选借款人。而当借款人希望贷款人依靠这些支付信息来筛选他们时,从其他借款人中脱颖而出的战略考虑又会促使更多借款人采用无现金支付。我们发现的协同效应为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的联合崛起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了一种没有资产负债表或传统银行关系的替代银行模式。我们的研究结果还为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提供了新的政策含义。

引言

过去10年,传统上由银行主导的金融科技公司放贷急剧增加,而银行在贷款方面的信息优势来源于它们与借款人之间的反复贷款关系和存款吸收关系,这些有助于在一家银行内部产生借款人的信息。但是Fintech贷款机构与借款人没有这些关系,缺乏内部信息的产生,又该如何与银行竞争,甚至成为某些贷款市场的主导力量?

本文将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这一重要的金融服务信息联系起来,以理解未来金融科技贷款的崛起和潜力。同时,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两个简单的观察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预测首先,金融科技贷款机构通常使用外部可验证信息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度,而不是通常的信用机构调查。第二,无现金支付服务提供商收集通过使用其服务产生的丰富的可验证数据。基于这两个观察结果,我们开发了一个理论框架,表明金融科技贷款机构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互动促进了这两种技术的发展。

具体的说,本文建立了金融科技贷款与借款人选择支付方式的简单模型,以说明均衡中如何产生协同效应,并且从两个步骤说明贷款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协同效应,每个步骤都强调协同作用的一个方向。首先,我们强调可验证的支付记录的两种互补信息效应,即信息披露效应和风险降低效应,展示无现金支付如何改善贷款结果。其次,我们展示基于外部可验证信息的贷款如何促进无现金支付。为了测试我们的模型预测,采用了印度最大的金融科技贷款机构之一Indifi的新颖贷款申请级别数据,而且在印度和更广泛的新兴经济体的贷款环境中,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的联合崛起更为显著,适合本文的分析研究,而且其数据包含借款人在支付级别上分解的详细支付信息。我们首先将出现在银行对账单上的每项付款分为现金和无现金支付,而无现金支付可以根据支付是否部分合计,以及支付对手方是否在报表中可知,进一步划分为信息密集型支付和信息轻支付两种。在详细的支付信息中还包含大量的颗粒信息,如申请人的业务特征和他们的信用机构数据等,使得我们能够精确地定位外部支付信息与传统公开获取的数据之间的作用。

为了获得无现金支付对贷款申请结果影响的因果识别,我们利用了印度一个独特的制度设置。我们将现金支付的依赖与储蓄银行的借款人银行业务的指标变量联系起来,即发行新纸币和收集损坏旧纸币的银行分支机构。在废钞运动后,在这样的机构进行银行业务确实预示着更多的现金使用,因为在现金短缺的初期,银行客户可以更好地使用新钞,因此较少地转向其他支付方式。当使用这种看似合理的外生变量来衡量现金的使用时,我们之前的结果得到了加强:我们发现现金使用对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其量级具有经济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结果为理解金融科技贷款机构的崛起和无现金支付的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方面,我们关于无现金支付提高贷款效率的研究结果为支持促进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的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科技贷款的兴起,特别是在中国、印度或肯尼亚等发展中经济体,可验证支付服务的普遍采用与许多经济体日益转向无现金支付的趋势一致。我们文章中的协同作用还为FinTech贷款机构直接提供支付服务、支付服务公司和提供信贷的市场的最近趋势提供了经济基础。尽管扩大了它们的范围,这些机构仍然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银行,因为它们不接受存款,也不受作为银行的监管。这些发展表明,一种没有资产负债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关系的替代银行模式正在出现。

研究创新

在概念层面,我们的研究表明,银行资产负债表共享或同一银行内部关系的存在并不是贷款与支付之间信息溢出的必要条件。只要支付信息是可验证的,独立的贷款人就可以依赖它来更好地推断借款人的信誉,而这种依赖反过来又鼓励借款人首先使用可验证的支付服务。

在贷款层面,我们的论文强调了金融科技相对于传统银行竞争力的一个新驱动因素:获取可验证的支付信息。同时,我们关注支付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至少部分是由借款人通过未来贷款申请提供的技术选择产生的。这一差异使我们能够指出,为什么这些信息在理论上和经验上对贷款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导致更多的借款人采用无现金支付和自愿提供此类信息。

在支付层面,本文关注无现金支付的直接好处和对其进行采用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我们更关注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互动。我们的框架说明了这两种技术的内生和联合崛起,因此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FinTech参与者可以成功地与传统银行竞争。

鉴于对支付的信息作用的关注,本文还有助于有关数据市场和数据共享动机的研究,在考虑了数据共享中的战略互动时还补充了数据外部性的概念,即一个人的数据能够同时揭示其他人的。

理论框架

我们的模型中包括风险中性企业和风险厌恶金融家,二者都具备竞争性。类型评级为高的企业投资技术越好,越可能产生出质量更好的产品,同时所属类型只有该公司知晓。金融家依靠其先验信念和所有的可用信息决定是否为公司融资,在融资阶段前,公司都选择了贷款前所使用的支付方式,称之为生产阶段。而相比缺乏任何有关生产结果的可核实信息的现金支付方式,无现金支付可以记录和保存关于生产结果的可验证信息,并且使得它们可以供金融家在融资阶段使用。

支付记录对最优融资的影响

在本小节中,我们研究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的信息内容如何影响融资结果——无现金支付和贷款之间协同作用的一个方向。

命题1:对于z型公司,在t=0时,即生产阶段情况下选择无现金支付的预期知情融资价格为: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在知情的情况下,金融家对可验证的支付记录的利用可以通过后两项表现出来,对企业融资价格的整体净效应取决于这两项之和。

第一种效应称之为信息披露效应,来自于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的信息背景,它提供了关于公司真实类型的信息,允许企业家的后验信念更接近于公司的类型,当企业使用无现金支付的时间较长,即n越大,或者无现金支付服务在τ_x更大时(τ_x表示可验证水平),企业类型z的权重就会变大,该知情价格p更能反映z。本文强调该效应提高知情价格的效应取决于公司类型:只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类型才能通过该效应获得融资价格的提高。

第二种效应称之为风险降低效应,该效应独立于公司本身的类型,意味着当存在更多可支付记录或支付记录可验证性更强时,可以直接减少金融家对企业类型进行推断时的方差,即金融家承担的融资风险降低,将给出更高的融资价格给公司。

命题1导致了三个经验预测,将在三个推论中进行阐述。首先,我们感兴趣的是无现金支付对融资结果的平均影响,为了取得平均效应,我们使用命题1来比较知情与不知情的平均预期价格:

推论1:所有厂商的平均预期价格提高为(其中n和τ_x增加):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该推论背后的直觉是尽管所有企业类型的信息披露效应平均为零,但是风险降低效应总是正的,当企业拥有更多的无现金支付记录或记录的可验证性更高时,降低风险的效果更高,整体价格的改善也更高。映射到我们的贷款环境中,假设贷款人只在预期价格足够高,足以证明贷款发放成本时才发放贷款,我们有以下预测:

预测1:有了更多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记录(或相对较少使用现金)或更高可验证性的支付记录,企业更有可能获得贷款,并在预期中享受较低的利率。

其次,当企业类型不同时,我们感兴趣的是无现金支付对融资结果的差异效应:

推论2:较高类型的企业从金融家那里获得较高的预期知情价格,且当n或τ_x在某种意义上增加时,增幅也更高: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该推论背后的直觉是尽管风险降低效应独立于类型,但是信息披露效应对于更极端的企业类型更强,因为它允许这些企业从平均水平更清楚地揭示它们的类型。特别是,当公司拥有更多的无现金支付记录或记录具有更高的可验证性时,这种类型依赖的信息披露效应会变得更强。映射到我们的借贷环境中,我们有以下预测:

预测2:更多具有可验证性的无现金支付记录(或相对较少使用现金)或更具可验证性的支付记录,在改善贷款审批和降低利率方面的效果对更好的公司来说更强,其他条件相同。

最后,我们探讨无现金支付对资本有效配置的影响,这可以由金融家推理问题的效率替代,我们通过均方误差来捕获,即:

推论3:金融家推断的均方误差E[(z−E[z|X])^2]在n和τ_x的增加中呈递减趋势。

在我们的贷款环境中,该推论中较低的均方误差意味着未定价的剩余风险减小,在给定利率条件下,这会导致更低的违约概率和更有效的资本配置。在我们的框架下,这并不意味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增加,因为竞争总是会使得利润降低,而贷款人是风险厌恶者,较低的违约概率表示其承担的风险降低,与无现金支付降低风险的理念一致。由此,我们有如下预测:

预测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多的无现金支付记录(或相对较少的现金使用)或更高可验证性的支付记录会导致更少的违约。

最优支付方式的选择

命题1的一个含义是,随着金融家变得不愿意承担风险后(可能是因为金融家随着金融科技贷款机构的发展而变得更大、更多样化),信息披露效应将主导风险降低效应,因此,只有高企业类型可以通过承诺无现金支付享受预期的价格提高。这是否意味着低企业类型会偏离到使用现金?答案是否定的。当企业内生地做出支付选择时,出资人也会根据决策和已有的支付记录的信息含量来更新其对企业类型的信念,如果低类型的公司在平衡中使用现金,而没有建立付款记录时,金融家也将更新其信念反映这一点,从而导致一些公司开始建立付款记录,当支付记录变得可验证后,该力量将瓦解,并最终可能导致所有类型的公司都使用无现金支付。本小节中我们采用完全求解均衡来形式化该思想,该均衡说明的是贷款和无现金支付协同作用的另一方面。

形式上,我们考虑单调均衡中存在一个截止公司类型z_*,大于该截止类型的公司承诺使用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而低类型的使用现金,其中z_*=-∞表示所有企业都采用无现金支付,当企业在t=0时选择了无现金支付,由顺序合理性,金融家知道该企业在融资时也是无现金支付,会给出融资价格: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同时,t=0时选择现金支付的企业,金融家知道该企业在t=n-1时必定是z≤z_*,会给出融资价格,而所有低于截止类型的企业得到的价格都一致: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通过选择无现金支付而不是现金支付,分析t=0时的企业预期支付收益,得到如下形式结果。

命题2:在单调均衡中,企业类型z≥z_∗采用无现金支付,而企业类型z≤z_∗使用现金,最后一定会是z_∗=−∞,这意味着所有企业类型将最优地采用无现金支付。

该命题的直觉可以从企业在融资市场的战略考虑中得到,当没有公司使用无现金支付时,金融家会有先验信念μ,所有大于该信念类型的企业会逐渐偏离到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而后金融家也会逐渐更新其信念,不断促使大于新信念类型的企业使用无现金支付,直到最后所有类型的公司都将使用无现金支付,该过程结束。该命题背后的理念让人想起Milgrom(1981)在信息披露背景下的开创性“拆解论证”。

虽然该命题可能受到未归入模型的摩擦因素影响,无法严格实现,但它为我们理解无现金支付日益流行及其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当然也存在部分低信誉度的代理商在了解无现金支付记录会被审核后,拒绝采用该方式,所以部分监管机构也在引入政策来促进这些服务,提高它们的效率,如欧洲的PSD2。而命题2表明这些政策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均衡力量,即借款人可能存在潜在动力自愿使用无现金支付。

总的来说,命题1和2也共同阐明了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的辩论。在我们的框架中,企业在选择支付方式之前,实际上拥有自己的信用数据。通过承诺使用产生可转移和可验证信息的无现金支付来共享他们的数据,可以提高贷款效率,这与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的好处是一致的。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的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协同作用表明,实现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开放的银行可以自我执行。更多的数据共享提高了贷款效率,导致更好的资本配置,这反过来又鼓励更多的数据共享,因为数据所有者的战略考虑。

虽然命题2及其潜在的机制是合理的,而且与无现金支付的长期发展相一致,但是目前很难被直接验证检验。而且,拆解机制的另一个时间序列暗示是,较好的公司和有较高融资需求的公司可能更早采用无现金支付,我们得到另一预测:

预测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对外部资本有较高需求的行业或地区,采用无现金支付更早、更快。

数据与制度细节

本文的实证依赖于印度最大的金融科技贷款机构之一Indifi提供的新数据。Indifi是一个在线贷款平台,为印度的微型企业提供无担保贷款。该企业数据特别适合我们分析的一点是,Indifi要求申请人提交用于接收和偿还贷款的银行账户的最近六个月的对账单。本文通过对支付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将银行对账单上的支付技术分为两大类:现金支付,即在分支机构或ATM机上存入或提取现金;非现金支付,包括我们可以识别的支付技术,不属于前一类的任何支付。

在无现金支付中,我们进一步区分信息密集型支付和信息轻支付。我们将网上银行转账和经认证的支票支付归类为信息密集型和高可验证性,因为它们没有聚合,且相对容易识别支付对手方的名称和类型。我们将第三方移动应用支付、手机银行支付、POS机支付分为信息轻支付。表1提供了我们实证中使用的申请、贷款和借款人特征的汇总统计数据,该数据表明申请人主要是小型企业,主要依靠无现金支付。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同时,本文还利用了印度的一个制度背景:在2016年11月8日,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大面额纸币,需要立即换成新面值的纸币。这项行动的目的是遏制影子经济,减少使用非法和假钞资助非法活动和恐怖主义。在随后的几周里,废钞令造成了大规模且长期的现金短缺,这可能对现金使用产生持久影响,可以视为印度现金支付与无现金支付的可用性的外生冲击。此外,在印度储蓄银行大量分布且对银行在缺乏大量现金的情况下无特别的好处的时候,企业是否在储蓄银行拥有账户不太可能与企业(未观察到)的信誉有直接关系。

实证结果

有了贷款水平数据和借款人银行对账单中支付信息的代理信息,我们可以实证检验第2节中导出的预测。我们找到了理论框架所描述的经济机制的支持性证据。

无现金支付与贷款结果

在回归中,我们包含了一系列允许非线性关系的细粒度控制:所有规格中行业和应用月份的固定效应,以及收入十分位数的固定效应,以精确控制业务规模,3位数的邮政编码固定效应,以及第2栏中的信用评分范围固定效应,第4和第6条是为了进一步减轻人们的担忧,即借款人特征可能与其使用无现金支付相关,这推动了我们记录的关系。

我们得到实证结果为:确定的无现金支付比例越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越高,与前一笔贷款成本相比,利率也会显著降低。相反,现金支付比例越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越低,利率就越高。结果是显著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金交易份额的四分之一增加对应着获得批准的可能性降低0.12*22=2.6个百分点,这代表了超过10%的基线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在利率方面,现金支付的四分之一增加对应的是利率高出60个基点。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此外,我们测试了预测1是否完全体现在数据中,即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出现在支付记录中的交易数量n,在银行对账单上出现的交易总数和可验证交易数量的日志基础上回归了以前的贷款结果。得到表3,发现如果控制交易总数,可验证交易的数量越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越高,利率也就越低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无现金支付、公司类型与贷款

为了测试无现金支付对高质量借款人的积极影响更大的预测,我们使用在银行对账单上观测到的收入波动性作为信用评分未捕获的借款人类型信息,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包括代表规模的月度收入,收入波动性越大,说明借款人的风险越大/类型越低。因此,我们将无现金支付使用度和收入波动性的风险代理交互,得到表4,该结果与预测2一致,即使用无现金支付对低风险公司更为有利。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表2和表4都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外部银行对账单数据通过记录可转移和可验证的支付信息,可以影响另一个可以访问该数据的贷方的贷款结果。这种影响似乎有两个渠道:减少风险和显示获取和利用这种数据的影响的信息。因此,这些发现直接说明了最近旨在促进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业(如PSD2)的政策举措背后的动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贷款结果的不仅仅是银行对账单的总和。相反,当我们通过现金支付记录与无现金支付记录的相对份额来获取这些报表包含多少可验证信息时,这些报表的详细组成部分很重要

无现金支付与贷款的可验证性

在分析了无现金支付对贷款结果的影响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无现金支付(其可验证性水平各不相同)如何在更细粒度的层面上进一步影响贷款结果。结果如表5,表明更多地使用信息密集型支付导致贷款批准的可能性更高,提供的利率更低,而相反,更多地使用信息轻支付导致贷款批准的可能性更低,提供的利率更高。结果在统计上和经济上都是显著的。同样与表4的结果一致的是,对于收入波动性较低的高类型借款人,更多地使用信息密集型无现金支付增加了贷款批准的可能性,并进一步降低了提供的利率。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与预测1一致,表明无现金支付对贷款结果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现金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广泛边际,而且存在于不同无现金支付之间的密集边际。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因果关系实证

虽然命题2表明企业的支付方式选择应该是独立于其信誉的,但人们可能会担心,其他不可观察的企业特征可能同时驱动企业的支付选择和借贷结果。为了减轻这种担忧,我们使用银行对账单数据的独特特性实现了工具变量分析。具体来说,我们将样本限制在2016年印度废钞后提出的贷款申请,并且在银行对账单上使用一个指标变量,用于表示借款人在货币银行的银行业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客户应该相对更多地依赖现金,因为他们转向无现金支付的动机较低。同时受到废钞令冲击的意外和外生性质,人们担心的其他企业其他特征可以得到精准控制,从而得到更精准的结果,如表6。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该表给出了2SLS两个阶段的回归系数,其中第一个阶段的回归系数比较大,并且在统计上显著,说明在储蓄银行设立一个存款账户会使现金支付的使用平均增加3个百分点。同时第二阶段的结果与OLS分析一致,即更多地使用现金支付会导致贷款批准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其四分位数增长(在我们样本中占比22%)将导致0.6*22=13p的贷款机会减少。这样的分析结果支持了我们之前对预测1进行的测试因果解释。

无现金支付与违约

我们对预测3进行实证分析,即在利率控制下,预期贷款违约率将降低。为了验证该结论,我们将样本中一个贷款违约的指标变量回归到现金和无现金支付的份额上,得到表7。表明在相同利率条件下,更多不可验证的现金将导致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使用现金会导致筛查和放贷政策的效率降低。我们并没有发现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份额对贷款违约的显著预测能力。

金融科技贷款与无现金支付

结论

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的联合崛起。我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金融科技贷款机构和无现金支付提供商之间的协同效应,后者在贷款机构之外产生借款人信息。一方面,当借款人采用无现金支付方式产生更多可验证信息时,金融科技贷款机构在筛选高质量借款人与低质量借款人时变得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潜在的借款人希望贷款人依靠外部可验证的支付信息来筛选他们,因此借款人从糟糕的借款人中脱颖而出的战略考虑就出现了,这最终促使所有借款人采用无现金支付。

我们使用来自印度一家大型金融科技贷款机构的新数据来测试我们的预测。我们发现,更多地使用无现金支付与改善借贷结果相关:更依赖于无现金支付的申请人更有可能获得贷款,并且在获得贷款时获得较低的利率。因此,这类借款人从FinTech贷款机构获得的利率明显低于以前向传统机构贷款的利率。这一好处对于风险低的无现金支付用户来说尤其明显,因为可验证支付记录的风险降低和信息披露效果相结合。当专注于更可验证的无现金支付时,这些关系似乎更明显。我们还发现,在贷款利率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现金更多的借款人更有可能违约。

我们揭示的机制为金融科技贷款和无现金支付的同步增长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提出了一种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和关系的替代银行模式。这一机制进一步阐明了最近在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方面的政策发展。它首先为数据共享和开放银行在提高贷款效率方面提供了直接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贷款结果的不是银行对账单本身。相反,当我们通过现金支付记录与无现金支付记录的相对份额来捕获信息的可验证性时,详细的组成部分很重要。这也意味着,即使没有促进数据共享或开放银行的政策,如欧洲的第二支付服务指令(PSD2),借款人可以自愿承诺数据共享,以改善他们在贷款市场上的结果。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穆长春:对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思考 下一篇:金融科技监管:如何实现公平竞争环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