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来袭,会引爆下一轮DeFi热潮吗?
6月10日,巴比特公开课第38期开讲,Bitouq 区块链社区创始人陈默以《Layer2来袭,会引爆下一轮DeFi热潮吗》为题展开了精彩分享。陈默老师从技术和资本角度分析Layer2发展,并回答了很多DeFi参与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了BSC和Heco等交易所链是否还需要Layer2?他的答案是肯定的。最后还有关于Layer2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概念——零知识证明的精彩科普。让我们一起回顾干货内容。
课后陈默老师还针对社区提问的MEV、龙头DeFi创新等前沿研究问题进行了科普介绍,详情回顾可点解链接观看:https://www.8btc.com/college/live/d45b01d0?itemid=385
以太坊生态现状
layer2是在原有的区块链基础之上又构建一个新的协议,通俗理解为,新的协议层分担下面主链层的一些计算,使终端用户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提升主链性能。
关于以太坊生态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根据资金量和项目状态来看,以太坊领先,BSC紧随其后,Solana有抬头趋势
2. 以太坊聚集大量优秀的头部开发者团队和社区,资本的趋势将随着技术转移
DeFi的发展,以太坊具有先发优势,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太坊上聚集了大量的开发者,从零到一的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时代的弄潮儿、时代的推动者,如Yearn的AC、Uniswap的Hayden、SBF等。以太坊早期的DeFi龙头项目,社区做得非常“饱满”。目前BSC、Heco直接folk以太坊上的应用代码,迅速崛起,但有的东西它是不能复制的,比如社区、用户粘性、开发团队、文化等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
区块链领域有了DeFi之后,迎来了新的进阶。在去中心化的世界(特别是DeFi)里,“共识”很重要。现在所谈的共识跟过去不一样,目前共识更多指的是“能否一直坚持相信、认可这个产品”、“能否一直坚持在一个社区里面帮助产品去成长”等,Compound、Aave、Uniswap等产品能走到今天,是在这些层面达成了很好的共识。
资本的趋势将随着技术转移,什么意思?在区块链领域,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没问题,但是它后面其实还应该有一句话:在技术提供生产力的同时,一定要是资本在推动它,如果没有资本去推动,所有的技术没有办法真正的服务于用户。资本一定会选择更先进的技术或者说更先进的产品。成熟的资本、机构有嗅觉去观察、筛选真正能够带来变革的技术。以太坊现在的生态其实不单有开发者团队、优秀的社区,其实背后仍然有很多机构在往这里面去投入,这就是以太坊现在比较强的一个地方。
3. 最艰难的基础建设时期已经过去,生态趋于完整,具备向上突破的动力
建设生态的漫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在DeFi里,会有闪电贷攻击、产品bug、大量不知名的项目扰乱市场。以太坊已经历了这样的阶段,DeFi在中国大陆地区真正井喷时,其实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大多数中国内地参与者应该是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才进入到DeFi。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上述的闪电贷问题已经出现过。最近BSC上大量项目被黑客洗劫,Heco、Fantom等生态也有类似问题,这是生态必须经历的过程。度过这个阶段之后,生态架构趋于完整,用户趋于成熟,他们已经可以识别和避免一些惯常的陷阱与套路。
关于具备向上突破的动力,现在以太坊上的应用(借贷、交易、机枪池)是底层的金融产品。对比传统金融,还有很多进阶金融产品的市场空白。底层产品再往上就是衍生品的方向,比如说期权、更高级的杠杆、对冲等。其实目前有相关产品,但做得不够好。很多进阶的操作,会在下一阶段的DeFi生态里产生。
从技术和资本角度看Layer2发展
1.在以太坊2.0到来之前,Layer2是一个确定性很强的赛道。
目前的以太坊生态的应用和用户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交易成本和交易性能的瓶颈。在ETH2.0真正到来之前,Layer2是一个必须要做的解决方案。ETH 2.0真正到来的时间(两三年甚至更长)是未知的,不确定性很高。即使以太坊2.0到来了,那么现有的这些DAPP能否顺利迁移过去?切换的过程为时多长?如何切换?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结果是没有办法去判断的,没有人能预料以太坊2.0到来了之后是什么状态,用结果去推过程,这本身就不成立。
以太坊2.0到来之前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固步自封,一直维持以太坊这个现状。Layer2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是对目前的状态的一个优化,而不是结果,这个工作是一定要做的。
2.以太坊的生态已经从回避问题/转移问题的时期进入到了“解决问题”的时期。
以太坊早期应用少、用户少,首先发展应用,这没有问题。现在生态已经趋于成熟,达到了瓶颈之后,其实已经进入了要解决问题的时期。因此有了现在的可扩展性解决方案Layer2。
3.当市场真正需要一样东西,就一定会有资本去推动它,因为市场会带给资本更大的回馈和反馈。大量的Layer2产品用处将带来更多的资本投入以太坊生态建设。
有了BSC和Heco等交易所链是否还需要Layer2?
从用户的角度,用户只关注自身交易需求的满足,而不在意使用的是什么链。
1.BSC、Heco这样的交易所链,与Layer2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前者他更倾向于构建自己的生态,而不是在以太坊上去解决问题。而Layer2是基于以太坊生态,在以太坊上加一层,可理解为加一个通道使交易变得更快。
举例,以太坊龙头DEX是Uniswap,即使以后上了Layer2,其实我们的操作和使用还是在Uniswap本身,而BSC上的PancakeSwap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二者是完全隔绝的生态。BSC、Heco等生态跟以太坊存在竞争关系,同时也是互利共生的形态。
2.现阶段交易所链其实是伪高校和伪低成本的(中性含义,非贬义)。
以BSC为例,首先从TVL、社区建设等方面来看,BSC其实做得非常好,那伪高效和伪低成本是什么意思呢?
相对于以太坊,BSC大部分结构是差不多的,只是节点数量非常少,牺牲了一部分去中心化程度来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我们所知BSC上交易成本低,一部分是因为BNB之前价格很低,但是后来BNB涨到5/600美元时,其实那时在BSC上做一笔交易的成本并不低了,甚至可以跟去年6/7月时以太坊的水平持平。所以说BSC、Heco等交易所链其实并没有真正从性能或者技术上解决交易成本的问题,跟Layer2(真正分担主链压力)相比有本质的区别。
3.现在交易所链的生态成熟度与资金体量并不对等,仍然处于“渡劫”的阶段。交易所链做得非常好,BSC在最火的时候,Pancake的TVL已经超过了Uniswap,但这么大的体量,相应的它的生态成熟程度是远远不对等的。以太坊生态经过多年历练,慢慢积攒了优质的用户、项目、团队,构建了牢固的体系,能够支撑起很大的资金体量。
BSC其实是走了一个捷径,抓住了以太坊生态比较弱的时期(交易成本很高、拥堵),采取了非常棒的营销策略切入进来,直接在以太坊生态上吸血,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吸走了大量资金。它在营销上是成功的,但从技术角度或者生态成熟的角度来看,它的资金体量和生态完度和成熟度是不对等的。
到今年(5月中下旬)出现了大量的黑客攻击事件,先有了繁荣,然后又回到了“渡劫”这个阶段,这是每个生态要去经历的。
零知识证明
关于Layer2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概念就是零知识证明。零知识证明,从官方的学术角度来看,它其实是密码学的分支,目前在区块链领域经常被提及。
零知识证明里有两种角色,一个是证明者,一个是验证者。证明者的工作就是要向验证者证明其拥有的知识,但是不能告之知识本身。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现在解出了一个世界未解之谜,当我不想泄露整个解题的证明过程,但是我又想告诉大家,我确实把这道题解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零知识证明。
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有红色和绿色的2个球,要向红绿色盲患者证明这两个球是不同颜色的(红绿色盲患者眼里,两个球是同样的颜色)。
在这里,验证者是红绿色盲患者,证明者需要证明这两个球的颜色不同。那么如何来做呢?下图灰色部分是验证者的世界,他看什么都是同样的颜色,彩色的是证明者的世界。
验证者把两个球都藏在身后,然后拿出球,证明者回答球的颜色跟上一个是否相同。验证者虽然不知道颜色,但是他知道出球顺序的(自己是否有调换每次拿出来的球)。因此验证者可以验证对方说的到底对不对。
如果证明者是随便蒙的,有50%的概率会蒙对。但通过多次的验证,就可以把蒙对的概率降得非常低。加入做10万次,那么蒙对的概率会越来越低,到最后会达到:验证者不知道答案的、没有透露这个知识(球颜色的差异)本身的情况下,完成了验证。
那么零知识证明是如何应用到区块链,及今天所谈到的Layer2? Layer2其实是在主链之上构建了通道(一个新的协议),把一部分的计算或者需要运营的部分拿到Layer2上面去做,然后统一把结果返回到原有的区块链。这里就涉及到验证的过程(Layer2上的计算部分做得对不对),且不能泄露计算过程和中间过程,要保证安全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者隐私处理,只能用零知识证明来证明。
市面上现在有很多种Layer2的技术,但零知识证明是一个最基础的根本原理,每种产品的细节不同,技术细节此处不展开。
如果你只是一个投资者,而非专业技术人员,那么建议大家更应该注重市场和资本的选择。技术不分好和坏,只有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和选择的问题。
DeFi未来的发展和机遇
第一,提升了性能且降低了交易成本的以太坊生态将大概率继续引DeFi金融体系的成长,高阶金融产品进入DeFi世界。
第二,横向对比互联网世界的发展的话,以太网生态的巨头地位难以撼动。曾经号称要打败以太坊或者要整合以太坊的跨链产品可能面临转型,偏工具化地去辅助以太坊,或者跟以太坊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如果说把区块链市场结构对比到互联网世界的操作系统市场,以太坊其实更像以应用著称、用户群体和用户覆盖面积非常广的Windows;Polkadot有点像是IOS等……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有趣问题:如果说要把这些生态整合起来,有没有需要或者说有没有必要?类比到操作系统市场的话,如果一个项目说要把Windows把和IOS、Linux和安卓全打通,是否有必要呢?
其实来回的整合没有必要,因为以太坊现在已经足够能够满足很大部分的用户需求了,如果说去拓展新的用户,这对于整个区块链的生态是非常有意义的。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