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起源:通往数字文明之路
如果提到Metaverse,你第一反应是Roblox、堡垒之夜甚至是原神,基本说明你对它一无所知。未来几个月,这里将用数十万字解析“元宇宙”的底层逻辑,“起源篇”将从科幻电影和小说切入,直到二次工业革命和民主代议机制结尾,简述即将到来的数字文明。
先说结论,Metaverse和游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其意义是人类的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现代社会的大部分行为都会随之改变,新文明时代的序章即将拉开。
引子 – 2021,元宇宙元年
“Metaverse”,当Roblox CEO首次将这个概念写进招股书,激起千层浪:什么是Metaverse?凭什么单DAU价值超过1000美元?但无论如何,市场的情绪“元”起来了:红杉领投12.5亿美元的Rec Room,Epic融资十亿 “构建新元宇宙”,腾讯投资了Roblox、WaveVR、Avakin Life,网易投资IMVU,字节也投资了“国内版Roblox”代码乾坤,连Soul也声称“并非约会App,而是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Roblox这样的4399小游戏就是元宇宙?一堆人去投资了中国版Roblox。元宇宙就是意识上传?米哈游重注脑机接口。人类的未来就是沙盒游戏?腾讯最近发了一串沙盒手游。
所以,元宇宙自何方来?未来又向何处去?
幻想 – 短视者的蓝色药丸
“我只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未来对我而言是曲率飞船和意识上载”
一个奇妙的现象。
有人认为手机不过是电话短信、从而错过了移动互联网,认为比特币是郁金香泡沫错过了加密货币,这叫短视;同样,有人幻想飞行汽车却对电车/自动驾驶毫无兴趣,对VR/AR极度悲观却热衷讨论脑机接口,这叫幻想。但幻想者往往和短视者是一类人,他们对近期的变化迟钝消极,同时有着彩虹泡泡式的天真愿景。
《黑客帝国》里,人们生活在“矩阵”之中,但生活和现实无异,尼奥和“杀毒程序”特工的大战也是拳打脚踢。《上载新生/upload》里的人死后把意识上传,在如此科技发达的背景下,竟然还要充值流量费?“天堂”世界的生活也平平无奇,现实中的打工人还是敲着键盘工作。《西部世界》描绘了一个人工智能“游乐园”,当AI的发展程度早已通过图灵测试,但人和AI的生活/交互却仿佛回到了60年代。
这些作品的问题显而易见——幻想的科技水平太高,与之匹配的世界形态却很贫瘠。首先在这些幻想中,人还是在控制机器,这是工业文明的典型特征,但实际上机器已经逐步在控制人类 - 看看手机里的抖音,他对你喜好的了解和价值观的影响,超出了你的想象。其次,机器扮演的角色和人的趋同,就像我们觉得外星人都是人型一样,机器只是在扮演我们幻想中的“超人” - 但当我们观察AlphaGo时会发现,AI的行为并不像人一样可预测。最后,在技术发展到将人送往“新世界”后,人到了那里却还是过着传统现实的生活 - 实际上我们知道,今天的生活和100年前已经大相径庭。这些作品的精彩程度毋庸置疑,但当你把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数百年、却没有赋予合理的线性推演,终究只是科幻小说。
今天很多人预测的未来,要么短视理解为“VR线下影院”,要么幻想成“意识上传的脑机”。放到10年前,他们也一定无法预测到今天的“科技之美”——数亿人沉迷抖音,网红直播带货,空气币收割韭菜,自动驾驶满街乱跑。当你放弃了模糊精准,获得的反而是精准的错误。
未来 – 线性推演追求模糊正确
“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三体》讲述了外星生物为了生存降临地球的故事,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等观点,推演出降维打击、低光速黑洞和休眠等科学场景。《黑镜》中躺在四面屏幕里想一日成名的凡人,记录生活却变成枷锁的隐形眼镜,死去后将亲人“复活”的AI,我们都能在生活中看到影子。而神作《2001太空漫游》中的宇宙空间站、登月舱和国际象棋AI,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也一一实现,且惊人的相似。
这些作品的设定,首先是基于技术的线性发展之上,譬如更沉浸且更小的屏幕,或者服务人的弱AI;同时人的欲望基于技术的发展变得膨胀,供给和需求共同织成了一张大网,变成了谁也无法逃离的未来。
Ted Chiang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描绘了未来的弱AI宠物,它像个孩子一样需要人的培育、从而渐渐发展出类人的智力,人向AI宠物倾注无条件的爱,演化出不可割裂的深厚感情,有人把它当做孩子、有人甚至把它当做恋人,最后大量用户甚至到了“将AI宠物的意识上传到机器人,并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地步。相比于将死去的亲人变成AI,是不是AI宠物离我们更近?要知道索尼在1999年就售出数十万只机器宠物狗Aibo,至今还有人离不开它们。
最后说下神作《玩家一号》。原著和电影《头号玩家》区别很大,后者是导演的艺术再创作,小说则描绘了一个生态自治、包罗万象的新世界。孩童的教育、考试和毕业都在VR世界里完成,历史课的沉浸演绎或化学课的无穷实验,AI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匹配更高效的算法来提升成绩。成年人在“绿洲”里工作,可以是技术类也可以是创作表演类,在那个时代AI已经取代了绝大部分生产力,只有创造性工作可以提供给人。AI化身随处可见,他们可以是明星偶像、也可以是你的司机甚至性伴侣。“绿洲币”则可以和现实法币兑换以换取住房和食物等,这些必需品由现实中的机器人完成生产——人类在现实中的社会行为已经消解殆尽,他们全部生活在这个大规模、永续性且自生长的无限世界里。
综上所述,对于未来的预测,一是不要跳脱技术的线性演进,虚拟偶像一定会先于西部世界出现,沉浸式设备也会早于脑机接口。二是对技术和人类的社会行为做乘法,智能推荐带来的一定是抖音快手,区块链先带来的一定是金融重组和全民炒币。三是回顾历史,虽然无法精确预测变化的过程,但可以模糊看到变化的结果。
数字文明之路 – 农耕、工业文明后的第三次革命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
一万年前,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工具,驯化了动物,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进入了农耕文明。三百年前,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重大飞跃,人从手工劳动转为机器生产,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这个时代——但不要急,数字文明即将到来。有人会问,为什么Metaverse能代表数字文明?互联网不已经是数字时代了吗?
对人类文明的断代,底层逻辑是生产力的变化。在农耕文明,生产力由人的劳动产生,你有多少田、产生多少粮食,完全是你有多少佃户所决定,那是一个“双手创造财富”的时代,也称“体力时代”。工业文明之后,人学会了操作机器,今天不论是医生、交易员,还是收银员或送外卖,都是通过操作机器来创造价值,是“大脑控制机器”的时代、也称“智力时代”——譬如司机,对于汽车的操控熟练度是他们的生产力核心,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人还是在控制机器来提供生产力,和蒸汽机操作工并无本质不同。
数字文明则不然,无人驾驶直接取代了司机,AlphaGo或新的AI老师可以为全世界的学生上课,更不用说机器人、机器臂可以胜任绝大多数服务行业。今天的人类,已渐渐进入了“机器自身创造价值”的“算力时代”,和体力时代和智力时代不同 - 他们的生产力核心还是人,而算力时代的生产力核心是“机器本身的算力”,人正被时代逐渐抛弃。
另外,生产力革命带来的变化,远不是互联网人心中一个“Web3.0”那么简单。农耕时代的人们,耕作粮食是核心生产要务(生产力),耕作者上交田赋、官员收粮为俸禄(生产力分配方式),钱庄票号、当铺、商人个体户及行会解决社会流通(社会机构),君王或贵族通过暴力来统治农奴的地产(统治方式),西方为贵族大公国、东方为一姓皇家(国家形态),人们在生计劳作和马尔萨斯陷阱中不断循环(生活方式),“体力时代”的关键词是体力,也就是暴力决定一切。工业革命以后,带来不只是蒸汽机和电话的发明,而是工业化引发了金融和贸易的巨变、证券社会的发展被加速,民主代议制和一系列革命随之产生。工业文明的时代,人们操作机器来养家糊口(生产力),资本主义和公司的崛起、员工通过工资进行纳税(生产力分配方式),公司、央行、交易所、保险、工会等机构应运而生(社会机构),民主代议制一夜之间席卷全球、不论东西方都先后实行了宪政(统治方式),一连串民主主义的思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让人们从对领主的效忠变成了民族国家的社会公民(国家形态),人们过上了开小汽车、看电视、玩手机的新生活(生活方式)。
不难发现,当生产力从体力变为智力,公司便代替了地主,选票代替了暴力,国家和国民、一切的一切都随生产力产生跃迁。从今天向未来看,当人的智力(操作机器的能力)不再重要,机器本身就具备足够强大的生产力后,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我们“梦寐以求”的Metaverse——所有生产力由机器代劳,基于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分配方式,虚拟原生的治理机构,垄断算力的各大“政治体”,虚拟公民的概念,以及虚拟世界里的教育、“工作”和生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Metaverse。
生产力的转移,是人类社会变化的莱克星顿第一枪。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尾声
Metaverse/元宇宙本身就是臆造词。抛开资本的噪音,忽略无聊又愚蠢的各类公司和产品,让我们拨开过去和未来的重重迷雾,拥抱人类崭新的数字文明。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