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崛起——全球数字资产研究报告(2021)
前言:
3月26日,2021年第一季度横琴智慧金融论坛暨琴澳数字金融春季峰会“琴澳数字金融:前沿、挑战与实践”在横琴希尔顿花园酒店举办。本次活动由珠海横琴新区金融和财政局指导,横琴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学横琴金融研究院、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和中交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横琴新区金融服务中心、数字资产研究院、FINDORA和珠海横琴新区琴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横琴新区金融行业协会承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和珠海市金融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会上,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院长、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创始人柏亮代表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发布《新势力崛起:全球数字资产报告2020》。报告由01区块链携手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联合发布,全面阐述了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当前的发展新态势和新特征,并探索了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存在的挑战以及琴澳地区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发展的优势及机遇。
当下,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推进阶段。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已经达到41.5%,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之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推进,数字资产正逐步展现出它的生命力,成为经济金融领域最为活跃的资产形态之一,正受到包括政府、市场机构在内的多方主体的高度重视,数字资产在经济金融市场的价值也日益突出。
2020年是数字资产市场发展的关键之年
一方面,加密数字资产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作为加密资产的代表,比特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存在感快速提升:供给方面,2020年比特币第三次减半,稀缺性进一步凸显;需求上,全球经济动荡,高盛、特斯拉等机构纷纷加码布局,比特币价值共识再次被巩固,价格屡创新高;以太坊2.0拉开序幕,生态版图日益成熟,在交易量、地址数等数据指标上均取得快速增长;分布式金融DeFi在2020年强势崛起,持续引爆加密货币市场,其开放、可信、公平的业务理念和保护用户数据的服务意识也正在影响和改变传统金融市场;专业机构加速布局脚步,使数字资产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联结进一步加强;再加上加密数字资产监管稳步推进,全球联合监管态势进一步加强,加密数字资产在202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另一方面,2020年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进程的关键转折点,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态度出现积极转变,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进程提速。其中,数字人民币表现突出,目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截至2021年3月18日,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北京、成都等地先后进行了七轮红包试点,共发放数字人民币1.5亿元。
同时,数据要素化和数字资产化也在不断拓宽资产边界。
报告认为,当前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正呈现如下新特征:
1.加密数字资产市场的集聚效应增强,表现为加密货币的市值、算力和持币量等方面的聚集。2.主流商业机构加快加密数字资产布局脚步,包括MicroStrategy和特斯拉等机构都加强了对加密数字资产的投融资,同时更多机构增加加密数字资产直接配置或是直接开展或参与加密数字资产相关的业务。3.加密数字资产创新正在成为传统资本市场变革的催化剂,为传统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关于未来,报告提出了数字资产产业可能面临合规性、安全性、专业性三个方面的挑战。合规性方面,随着加密数字资产的迅猛发展及众多传统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布局入场,如何对此类数字资产进行合理监管并制定与之配套的市场及交易规则逐渐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重视。安全性方面,随着各个机构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安全问题将与企业和用户的利益紧密相关,数据资产的安全问题将决定数字价值是否得以有效释放。专业性方面,由于数字资产属于新生事物,投资者、监管者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专业性有待提高。
同时报告还提出全球数字资产发展可能呈现的发展趋势,包括:1.数字货币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基石;2.数据要素和数字资产交易快速增长,规则快速演进;3. 数字技术不断演变,推动资产数字化进程提速。
立足琴澳,着眼大湾区和全球市场,报告认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友好的政策环境、开放的产业创新,辅以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数字经济网络,在促进双循环发展的大格局下,琴澳有望成为全球数字资产产业发展高地、国际数字资产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心。
同时报告还为琴澳数字资产产业发展提出了6点建议:充分发掘琴澳“咸淡水”的制度互补优势,为数字资产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协调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吸引全球优秀企业入驻;加强数字资产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完善金融科技高级别人才引进及基础人才培育;探索建立数字资产及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促进数字人民币在跨境业务中的实践;借鉴中国香港、日本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监管模式的可取之处,促进数字资产市场的规范发展。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