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就是一个NFT
作为一个准艺术白痴,写这篇文章是需要勇气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检讨一下,最近经常用这个短语,然而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这个世界变化真快),NFT一下就出圈了。这可不得了,要知道咱们这个行业出圈一向非常困难,btc涨到整数位点,ICO,这两个是过去最能出圈的事件。火了一年的DeFi,硬是没能出圈。而NFT才火了不到一个月。
也许是因为相比DeFi,NFT的理解门槛要低了不少。前者需要你整明白以太坊和一堆金融名词,后者不一样,“Jack Dorsey的第一条twitter”就是一个NFT,这会儿的拍卖价已经是250万美元了。艺术家Beeple的5000张ins照片组合成的巨幅作品,在顶级拍卖行佳士得以NFT的形式拍卖。
我不知道你的感受如何,我的感受就是,卧槽,这都是啥呀,怎么就这么值钱呢?
突然有些理解圈外人对crypto的排斥和愤怒,我不想听你给我解释货币的起源,法币的通胀还有比特币的技术原理,看到你们一个比特币卖五万刀,我就很生气。你这一串数字,怎么就这么值钱呢?
人类的价值果然都是虚拟的,如果还不是,那就正走在虚拟化的路上。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琢磨NFT到底有什么价值。和研究比特币一样,研究NFT,我们得回到源头,问,什么是艺术?
让一个艺术白痴来回答艺术的本质问题,就挺艺术的。
在我的理解里,艺术是人类真诚的表达,一切能打动人心的都是艺术。
原始人类刚成为人类的时候,他们的舞蹈,绘画,雕塑,都是艺术。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在现实世界里创造了无穷的艺术。
走到现在,我们开始浸入数字世界,信息已经大部分数字化了,资产正在加速数字化,艺术品作为资产和信息的融合体,数字化也挺合理。
也许你会说,传统的艺术品都是实体的,完美复制非常困难,数字时代的艺术品,谁都可以复制,那它的价值在哪?
做个思想实验,如果你拥有神力复制了一份和真正的蒙娜丽莎完全一样的画,这份复制品值多少钱?
很有可能和淘宝上买一张蒙娜丽莎差不多的价格。
为什么?因为人们依然会认为这个复制品不是真迹,真迹在哪呢?在卢浮宫。为什么卢浮宫的是真迹?因为过往有一连串的事件和权威机构对它做了认证,蒙娜丽莎的潜在买家相信这个认证,不相信你,即使你能找到权威机构来检查复制品,他们发现两者没有区别,依然不能改变复制品不是真迹的事实。倒是有可能认真请教你如何做出完美复制品。
数字艺术品也是如此,就算你复制了它,你也不能复制它的原初所有权,目前来看,就是那个nft的所有权。你当然可以完美复制这幅画,给别人展示或者自己欣赏,但是潜在的买家都知道,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归属在哪里。
说到这你可能会发现,艺术品和比特币还真是蛮像的,我们想要的东西都是共同虚构的,不是实体的画,也不是虚拟的数字或者代码,而是“拥有”本身,是一种群体共识,“X拥有Y”。
去年市场还冷清的时候,曹寅老师在798的一个餐厅跟我们说,NFT很好玩的,别想着哪个能升值,要去欣赏它的美,觉得哪个好看就买哪个。我和ruby面面相觑,“真是有钱人才能玩的东西。”
这才过去几个月,上周吴逸飞找我聊天,说到NFT,我问他如果橙皮书的文章是NFT,他愿意花多少钱买。他想了想,说,一个ETH,因为那篇文章他很喜欢,读完之后找我喝酒聊了一晚上,“一辈子有几个这样的晚上呢?”
干,一辈子能有做几个艺术品呢?这篇文章就是橙皮书的第一个NFT了。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