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坐“过山车”,美财长称比特币是一种极其低效的交易方式
先是特斯拉CEO马斯克“振臂一挥”,比特币价格一路狂涨,一枚币的价格一度高于一公斤黄金。2月20日,马斯克又突然发推称,比特币“看起来的确有些过高”。21日早盘,比特币价格暴跌10%后又回升。22日晚间,比特币遭遇短线暴跌,从5.7万美元左右一度跌至4.7万美元。24小时内,36万人爆仓,金额高达37亿美元。截至发稿,比特币价格又回升至4.9万美元。
行情起伏跌宕之际,据CNBC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22日上午参加纽约时报组织的线上活动时对投资者和公众发出警告,称比特币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仍存在问题,且其极强的波动性或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CNBC新闻截图
“我不认为比特币已被广泛用作交易手段”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2月22日,耶伦在纽约时报的交易记录会议上就比特币发表观点。她认为,比特币经常被用于非法融资。此外,比特币是一种极其低效的交易方式,而且处理这些交易消耗的能量大的惊人。
长期以来,比特币以“可以绕开银行系统、交易无需真实身份”等特性为人熟知。由于其使用情况难以追踪,普遍被认为会成为一些违法行为的工具。
CNBC补充称,开采比特币需要用户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来解决复杂的数学方程式,耗电量较大。根据加密货币消息机构Digiconomist的数据,开采比特币的过程中每年耗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整个新西兰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每开采一枚比特币将耗电近1000度。
与此同时,比特币具有极强的波动性,其价格在其存在期间经历了快速的峰值和低谷。耶伦将比特币形容为一种“高度投机性的资产”,称这种资产可能极不稳定,她担忧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
20日,比特币的价格一度飙升至58350美元,一个比特币的价值甚至高于一公斤黄金。同日,马斯克忽然发推表示“货币只是一种数据,让我们能够避免易货带来的不便”,并补充称比特币和另外一种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的价格“看起来的确有些过高”。
加密货币数据提供商Coin Metrics的数据显示,美东时间21日早盘,比特币暴跌逾10%,一度低至47700美元,但随后反弹。根据彭博社22日评论,21日价格的下跌或许与马斯克在周末发表的推特有所关联。
22日晚间,比特币遭遇短线暴跌,从5.7万美元左右一度跌至4.7万美元,跌幅超10000美元。据比特币家园网数据,最近24小时,共有36万人爆仓,约37.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55亿元)资金一日消失。截至发稿,比特币价格已回升至49870美元。
针对比特币剧烈的价格波动,电子交易平台Markets.com首席分析师威尔森(Neil Wilson)表示,比特币的新投资者应该对巨大的价格波动做好准备。就像当初比特币暴涨一样,它的价格或许会出现同等幅度的下跌。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截图来源CCTV
“如果你没有马斯克有钱”,那么“你应该注意点”
市场分析称,比特币价格的暴涨与特斯拉入局有关。2月8日,特斯拉宣布已经投资了15亿美元的比特币,并计划接受这种加密货币作为支付形式。消息传出后,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价格均迎来大幅上涨。同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称,“我们正目睹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在正常化”。
彭博社转述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发言称,他并不看好比特币。他表示,特斯拉CEO马斯克“有钱而老练”,但其他没有那么多钱的人或许只是被市场的狂热所吸引。他建议“如果你没有马斯克有钱”,那么“你应该注意点”。
摩根大通的策略师帕尼吉特佐格鲁(Nikolaos Panigirtzoglou)则警告称,比特币的流动性正在下降。他在19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该数字货币的流动性低于标普500指数和黄金,意味着“即使很小的交易量也会产生较大的价格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许多政府机构都在考虑制造一种替代性的数字货币,希望它能向那些无法使用这种货币的人开放全球支付系统。耶伦早先就职的美联储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就未来几年推出新的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耶伦进一步解释称:“我认为这可能带来更快、更安全、更便宜的支付方式,我认为这是重要的目标。”
针对比特币投资问题,《经济日报》1月8日发文称,我国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一直实行严监管,投资比特币面临监管风险。早在2013年12月份,央行等五部委发文指出,比特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2017年9月份,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各类ICO(首次代币发行)立即停止,相关交易平台停止运营。
目前,比特币交易尚在灰色地带游离,随着未来各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及推出,对虚拟货币的管控或打压力度将加大,比特币的投资空间会大大压缩。据《经济日报》转述专家意见称,比特币缺少具有公信力的国家或组织为其背书,也没有和任何实物资产挂钩,当主权国家宣布比特币非法时,比特币可能会一文不值。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