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与联盟链:冰火两重天下的思考
对区块链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区块链可以分为三类:公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其中私有链因为是组织内部单独使用,区块链属性最弱,信息又封闭,因此很少讨论。无论是行业、研究者、区块链企业还是媒体、资本,讨论的更多的还是公链和联盟链。
然而,公链和联盟链虽然都是区块链的一种形态,但是在过去的发展史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在18年以后,二者的发展似乎刚好截然相反。那么,为什么公链和联盟链似乎面对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它们的发展轨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公链:先驱还是先烈?
公链的历史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区块链的历史。根据公链的定义,即面向所有人公开开放的区块链,那么比特币实际上就是第一条公链。虽然不具备图灵完备性,但是正是比特币打开了人们对于区块链的认知。随后以太坊的出现,为公链带来了另一层属性,开发者可以在公链上进行开发,这也树立了以太坊不可动摇的地位。
18年,“公链元年”到来了,大批公链启动或是上线主网,其中就包括了TRON、IOST等知名项目。一时间,公链行业欣欣向荣,百家争鸣;但是好景不长,就在19年,公链行业的形势却急转直下,大量公链项目濒临死亡,其中还包括像AELF这样的技术性知名公链,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甚至就连ETH、TRON这样的头部公链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究其原因,现阶段的区块链性能还很难支撑大规模商用,18年的那一波公链潮,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被17年的大牛市带动的,实际上,现阶段公链的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其体量完全支撑不起这么多的公链相互竞争,大面积死亡是必然的。因此,这些公链,少部分如以太坊可以称之为先驱,而大部分就只能称之为先烈了。当然,我们相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公链还是有广阔的用武之地的。
联盟链:应用制胜
相对于公链,严格意义上的联盟链的历史要短一些,要在15年及其之后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国内外巨头如腾讯、微软等也开始布局区块链,这为联盟链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但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联盟链并不引人注意。一方面,这是因为公链和数字货币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另一方面,联盟链相对封闭,公开信息也相对较少。
因此,虽然联盟链一直在低调发展,但是直到18年,公众焦点仍然不在联盟链之上,联盟链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随着19年公链的问题逐渐暴露,对性能要求较低,落地应用场景更为广泛的联盟链才开始吸引更多的目光。而随着1024讲话的到来,联盟链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毕竟在现阶段,只有联盟链能够更好地落地区块链与产业创新的结合。
可以说,联盟链在近期能够获得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其高度的应用可能性是分不开的。如果说现阶段的公链,自身还不能支撑其愿景的话,联盟链则可以实打实地做到很多事情。相比于公链,联盟链更加实用,更能够解决具体问题,这是联盟链最大的优势。
我们可以看到,在18年以及之前,公链火爆,联盟链默默无闻;而在19年及之后,公链内忧外患,联盟链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实际上反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技术的发展,需要适应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当基础性能、基础设施无法支撑技术时,技术的发展也是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前进的。当然,这并不代表基础技术研究要被应用技术所限制,毕竟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的基础,必须要领先于应用科学;但是,市场有另一套法则,我们还是希望,把基础交给科学,把应用交给市场,打着科学的名号,却只怀着市场的心,这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的。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