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大战华尔街 WSB诞生的原因 会进入加密领域吗?
最近,让加密货币行业最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团结起来的一群散户(WSB wallstreetbets)围绕GME(GAMESTOP)股票与华尔街精英基金之间的多空大战。这次大对决被认为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事件。在华尔街的百年历史上,虽然逼空戏码屡见不鲜,但散户集结起来对抗华尔街精英这应该还是第一次。
有别于传统的多空对决,这次的GME大战至少有以下几点特别之处:
1、组织起来的散户第一次成为了多空对决的主角。以往的华尔街多空大战,对战双方无一例外都是分属不同阵营的华尔街大佬,而这次的对决主角则变成了华尔街大佬和散户(WSB)。前者的强大和后者的弱小形成巨大反差。WSB虽然一度占据优势,但随即遭到对冲基金、社交媒体、交易平台甚至美国政府的联合绞杀,让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巴黎公社起义般的悲壮色彩。
2、散户以社区方式集结,社区共识成为组织这些散户的核心凝聚力。WSB散户此次的组织动员具有明显的的去中心化特征,只依附于WSB社区,但无人领袖。凝聚人心靠的是弥漫在整个社区内的强烈情绪或者说共识,即打破华尔街代表的旧秩序。在WSB们眼中,华尔街精英是掏空普罗大众的罪魁祸首。这些建制派拿着与他们能力不相称的薪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闯下弥天大祸却要让广大民众买单。这种不公平的世道必须改变,华尔街需要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代价。
3. 散户在去中心化社区的自组织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智慧和韧性。通过版上发帖和讨论,WSB社区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在众多标的中,GME被社区挑选出来,成为主攻目标。做多GME这支股票看似不理性,其实颇有可取之处。GME虽然是一家烂公司,但随着过去一年以Melvin Capital为首的华尔街空头们疯狂做空这支股票,GME上的空头交易已变得过度拥挤,不但做空利率极高,而且做空股票的数量也已超过了流通股数量的138%,拥挤的空头阵型蕴藏着巨大的轧空风险。WSB们正是抓住这一弱点,对华尔街空头们展开了迎头痛击。
在此之前,散户还从未展现过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社交媒体造成的长尾效应。Twitter,Reddit,Discord等平台的兴起,使得之前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散户通过共同的价值观被组织起来,展现出移山填海的恐怖力量。
其次,新型股票交易平台的出现,交易的便利化,使得散户交易者数量迅速增加,壮大了散户队伍。现在,通过Robinhood等股票交易APP,散户已可以不再依赖机构进行投资,并能够使用许多之前只有机构交易者才能使用的工具,这都是之前无法想象的。
最后,美国政府为控制疫情而发放的大量补贴救济金,为散户投资者们提供了充足的火力弹药。大疫当前,好多人不能上班也没处消费,唯有进入股市投机排遣寂寞。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WSB成为了第一支被社交媒体组织动员,被美联储和Robinhood们武装起来的散户军团。
另外,必须看到,此次WSB散户大军之所以会和华尔街对冲基金间上演这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史诗对决,底层推动力是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刻的结构性问题。
在美国,普通民众和华尔街精英的矛盾由来已久。自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美国动用政府资金挽救贪婪的华尔街机构,长期依赖放水政策,已引发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美国社会随之出现一股反华尔街和建制派的思潮,并在广大普通民众间引发强烈共鸣。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精英阶层可以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利,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财富,却让普通民众来承担所有不利后果呢?
今天的WSB运动和比特币其实都可以说是这一反华尔街思潮的产物,两者都承袭了当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精神遗产,代表了传统意义上的边缘群体(极客、宅男、散户等)对于传统华尔街精英阶层定价权的挑战,即“华尔街认为一文不值的我们来赋予其价值,凭什么只有华尔街可以制定规则,给事物定价”?
因为观念相近,两个社区的成员往往会有重叠,比如在CNBC上为WSB运动代言的Chamath同时也是一位比特币长期支持者。只不过比特币运动走得较为和缓,而WSB运动则更集中暴烈——抗议者们用真金白银作刺刀,试图直接给华尔街精英们放血。未来WSB们是否会把斗争阵地转移到加密货币,值得观察,被假账号鼓吹突然暴涨超过400%的狗狗币,似乎就是一个预兆。
愤怒往往是被对手所激发,但在加密货币世界里,WSB的对手是谁呢?今年主流币大涨很大程度就是受华尔街认可而推动,有一句玩笑说,加密货币因对抗主流而诞生,如今主流机构与散户却站在了同一战线。狗狗币这种社区文化又不为机构认可的产物,它的暴涨在情绪上与GME有相似之处。
无论这次GME事件结局如何,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平民价值体系和华尔街精英价值体系的冲突不可避免,类似的事件将会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上演。序曲已终,大幕即将拉开?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