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再想象:比特币与黄金的叙事之争
撰写关于数字货币的文章令我感到非常荣幸。原因之一是,数字货币试图颠覆的思想和技术并非只有短短几年或几十年的历史,而是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以前。
黄金就是一例。
随着比特币的价格突破历史新高,以及贝莱德集团(BlackRock)的 CEO 拉里·芬克(Larry Fink)和对冲基金传奇人物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等知名投资专家宣称比特币是可证稀缺性的价值贮藏物,黄金支持者和比特币支持者之间打起了口水战。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彼得·希夫(Peter Schiff)。作为黄金的支持者,他认为黄金不仅是价值贮藏物,还是全球货币的标准。过去一周来,希夫发了一连串推特,称比特币是一种投机工具,不像黄金那样具备避险性,并抱怨称黄金支持者和比特币支持者之间缺少对话。
这并非只是一场推特骂战,而是加密货币社区试图重写古老叙事。
在这场争论中,哪方能赢得叙事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样,货币可以具备很多有价值的属性,但是如果人们不相信它,如果它的叙事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就不可能被广大用户接受。
图 | 尼克·费温斯(来源:Unsplash)
黄金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黄金的支持者认为,黄金之所以能成为抵御法币贬值的价值贮藏物,主要是因为它具备几下属性:
耐久性:黄金可以长期储藏。
可替代性:纯金金条的价值相同,既可以作为交换媒介,又可以作为价值贮藏物。
可分割性:融化后的黄金可以铸成金币和任意大小的金块。
便携性:在一定条件下,你可以将黄金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最重要的是,黄金具有稀缺性。如果不考虑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太空矿业,全球已知的黄金储备在开采方面不仅缓慢,而且成本高昂。因此,不同于法币,黄金的供应量是无法随意增加的。
请注意,我认为比特币同样具备这些属性,而且优于黄金。(毋庸置疑,比特币在便携性和可分割性上更胜一筹,而且其稀缺性也更加可靠。)
虽然耐久性、可替代性、可分割性、便携性和稀缺性都是健全货币的必备条件,但是只具备这些特性还不够。其它贵金属,如银和铂,也具备相似的属性。另外还有那些使用比特币的代码构建的山寨币。黄金和比特币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是因为它们的价值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就黄金而言,这种认可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根深蒂固。
神话故事中经常提到黄金,如迈达斯国王点石成金的故事。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侵略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因此,黄金成了财富和权力的代名词。
黄金很美。我们在论及黄金之美时,就仿佛这种美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美是一种文化。有证据表明,黄金用作珠宝的历史比其作为货币的历史更悠久。因此,这种审美理念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中,而且不断强化。数百年来,象征着财富和权力的黄金在人们心中变得愈发美丽。
换言之,这是“会发光的都是金子”这一叙事产生的强大反馈回路。这一叙事增强了黄金的文化力量。黄金之所以能维持其价值贮藏物的地位,这一叙事起到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黄金的五大属性。
比特币:数学原理下的人类参与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宣扬比特币叙事的支持者遇到了一个可怕的对手,需要与它数千年的文化根基相抗衡。
然而,现在正是我们讲述新故事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我们的世界正在趋于计算化。这个世界需要“数字黄金”,而非实物黄金。
图 | 肖恩·盖洛普(来源:Getty Images)
事实证明,创造数字黄金的方法是,将数学的力量(这是另一种古老而强大的人类发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类群体活动的力量结合起来。正是这种结合让比特币叙事变得如此有魅力。
从本质上来说,工作量证明模型(让我们相信比特币的分布式区块链账本中记录的交易)依赖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从数学上来说,在包含数千万亿数字的数据集合中,真的很难找到一个随机选择的数字。这是一种普遍性规律。
比特币的可证稀缺性正是知名机构投资者所宣扬的价值贮藏物叙事的基础。但是,这种可证稀缺性依赖的不只是数学原理,毕竟山寨币可以通过复制比特币的代码来获得这一属性(已经这么做了)。它还依赖于广大用户的参与以及在时间、金钱和能源上的投资。
比特币之所以能实现这种可预见稀缺性,一方面是因为攻击者控制网络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有大批开发者正在保护比特币的代码。
正是因为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比特币的叙事得以实现。随着越来越多人相信并投资比特币,攻击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开发者也在关心如何保护比特币的价值。这两个因素提高了比特币的安全性,进而增强了其稀缺性。
在我看来,这就是比特币的叙事比黄金的叙事更具吸引力的原因。比特币的叙事不是神话故事,讲的是通用数学原理下的人类参与。
这场叙事之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期待将它的历程记录下来。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