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飞: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意见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在2020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会上从金融业的数据驱动、运营机制、业务模式、生态体系、风险防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金融科技对行业的重要意义。
1
数据驱动:对金融业的三个作用
范一飞表示,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倍增作用,实现靠数据支撑决策,用数据辅助管理。
从数据基础角度,应将数据治理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加强数据标准、数据模型、数据架构的建设管理,厘清数据权属关系,做好升级分类,强化隐私保护。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为决策管理夯实数据基础。
从数据能力角度,应建设支持信息整合、建模处理、算法分析的综合性数据中台。打造科技赋能、数据驱动、业务联动的能力中枢,为决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从数据应用角度,应运用海量多维数据,实现离散信息整合和特征关联。将单场景信息增益叠加为多场景、图谱化的高价值数据。深挖数据潜能,提升业务洞察能力,增强决策管理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2
运营机制:重塑组织形式、基础架构、能力建设
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范一飞认为金融机构应开拓创新,加快运营机制的敏捷重塑。
在组织形式方面,金融机构IT系统要推动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治理转变,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以场景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变。通过金融科技子公司、创新中心等方式,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应用、产品服务创新的敏捷化组织形式,提升金融对百姓诉求和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在基础架构方面,打造兼容异构、平台化、组件化的数字底座,有序推动向多节点并行、数据分布存储负载动态均衡的技术架构引进,实现系统资源的弹性部署、敏捷利用和灵活调度。
在能力建设方面,全面塑造数字思维,健全有利于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选用育留的激励机制。运用敏捷研发、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方式,提高产品研发质量和交付效率,持续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业务模式:再造金融业务的流程、体验、渠道
在全球金融业版图重塑的过程中,传统金融中心面临转型,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务模式正在崛起。过去几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范一飞表示,金融机构应与时俱进,聚焦业务模式的智慧再造。
首先要重构业务流程。金融机构要积极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动态评估和深度优化业务流程。打通部门间的业务阻隔与流程断点,实现跨角色、跨时序的业务流程灵活定制与编排,全方位提升业务处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优化业务体验。构建融合用户场景与服务的营销管理体系,对用户进行数字化认知,结合用户偏好打造情景感知式金融服务,为不同客群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有温度的定制化方案。
三是融通业务渠道。运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实体网点向多模态、沉浸式、交互性智慧网点升级。基于全局统一客户视图,实现线上渠道与实体网点间信息互通共享、服务无缝衔接,打造高效融通的全渠道服务能力。
4
生态体系:搭建平台、强化服务、深耕场景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金融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企业。范一飞指出,金融机构应通过多向赋能,推动生态体系的协同共建。
一是构筑数字生态平台。金融机构要打造对内聚合产品与服务、对外联结合作机构与客户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探索平台加生态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数字生态从线性链条向互为支撑、突出共进的网状剧增结构转型。
二是强化数字服务能力。运用API、SDK技术对业务进行整合、解构与封装,打造模块化、嵌入式数字化。支持合作机构以乐高并进方式组合使用,提升金融服务触达能力。
三是深耕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服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全面融入实体经济关键动脉,广泛渗透到教育、医疗、交通、社保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让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障碍。
5
风险防控:共享信息,穿透式评估、联动式处置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科技的出现并没有改变金融业务的本质,安全和风险防控仍是金融行业必须守住的底线。范一飞最后指出,金融业可以通过利用科技赋能,从而加强金融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扎劳织密金融创新安全网。
一是建立涵盖不同市场主体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多方协同的风险监控平台,动态感知风险全局态势,增强全天候自动监测能力,实现风险看得见。
二是穿透式风险分析评估。利用数字化手段拓构复杂业务表现,把握金融本质和风险实质。将风险归类分级并深入分析关联关系,准确研判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到风险辨得清。
三是联动式风险预警处置。建立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联防联控体系,构筑异常交易自动化拦截与高效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高金融业风险抵御能力,做到问题早预警、漏洞早补救,确保风险管得住。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