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区块链领域的金融“新世界”
DeFi是金融的最前沿,而区块链本身就是金融。
这是acBTC创始人Daniel Tang对整个区块链行业未来的认知,目前,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从业者均认为:区块链的未来必须是金融。那有人一定会说:区块链能够赋能很多行业,并使其变得更加可信任、透明等等。区块链的确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领域,但是论市场规模和落地实用性看,金融的应用规模要远远大于其他所有应用的总和。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可以看单单区块链衍生品方面的应用发展史,便可见其金融基因之一斑。
我们发现,比特币的衍生品应用在2011年便开始出现,并快速达到完善。十年以来,比特币的价值从0到现在的20000美金,其中又多次大起大落,在早期还险些夭折,这意味着比特币天生的超高风险属性。衍生品之所以很早就在传统金融领域出现,是因为很多人是风险偏好者——300%的利润人们都宁可冒着绞首的风险!一直做多资产不好玩,应该玩点杠杆,玩点期权对赌一类的,总之是那种刺激的。
在ICO热潮之前,就有很多人专门做比特币相关的金融业务,这时候衍生品还不是最风靡的比特币玩法,不过这时,在期权合约里出现了一种叫做永续合约的产品,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把行权/交割时间一直往后推,这样就变成了完全的炒合约了,这种做法风险极其高,几乎难以预测——因为比特币本身没有实体经济挂钩,而比特币合约又是基于比特币来再次定价。不过,就是这样的疯狂的金融产品,竟在币圈熊市的时候走在了舞台中央,成为了玩家的新宠儿。
可以发现,在区块链“大航海的旧世界”,高风险伴随着所有的参与者。可以说,没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极致金融诱惑,区块链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技术水平的。如果仔细回顾区块链关键的技术突破,都是最终为了提振某种价值载体(token)的价格:比如说扩容问题,它可以让交易被确认的时间大幅缩减,这样会使得货币作为价值传输媒介更有效率;放在智能合约的方面,它可以让链上数据快速被修改和存储,如果链上的数据和存储权利被token所对应(现已知,包括aelf在内的区块链系统引入了系统性能类别的token),那从经济模式看,数据被处理的速度越快,相应token的需求就会越高,从而提振币价。
这种能瞬间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命运的领域,让无数的个人纷纷涌入,时代的浪潮,也造就出了一批币圈大佬们。这似乎已经是最前沿的金融了,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传统金融机构的眼里,区块链炒币就只是“劣化的金融”,搬不出台面。但是DeFi的出现,让机构开始重新严肃思考去中心化的价值。
今年,随着DeFi爆发,各个机构开始把token作为其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机构也是贪婪的,它们是这波DeFi赚的盆满钵满的主力军,作为大鲸鱼,他们随意摆布着市场价格和深度,让散户蒙受大量损失。但是同时,人们对DeFi高风险高收益的信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也就是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业务出现了。
流动性挖矿、AMM和机枪池这种产品,是任何一个开发者都可以分叉的,如果赶上了运气,就可以赚取很多钱。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持久,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制造“庞氏经济模型”,没了自身币价的上涨,便很难再启动新飞轮,所以开发者们逐渐意识到,仅仅把技术做好,已经不足以让DeFi持续发展下去。
而就在上个月,随着机构入场YFI和Sushi等知名代币,DeFi的从业者意识到,金融业务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谁能够设计出最好的金融业务,谁就能在未来的DeFi市场赢得胜利。也就是说,从前技术是一切,现在产品才是王道。
而衍生品便是符合DeFi多数用户口味的金融业务代表,去中心化衍生品的组成复杂,设计精巧,让一般人望而却步,难以捉摸,它可以让风险偏好者赚到最多的钱,同时也可以让风险厌恶者赚到一些钱。从金融工程的角度讲,世界上总有很多人极其的“风险偏好”,也有很多人“风险厌恶”,金融工程就起到了把金融产品分级,并将其对号入座地卖给用户。而且很多的用户本身也是机构,它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先天性就很强。这些综合因素,就使得如同衍生品这种复杂金融业务开始在DeFi中出现,并将逐渐主导DeFi领域。最近,越来越多的DeFi项目开始吸收传统金融领域的人才,只有引入专业的金融业务,DeFi才能满足更多机构和个人的需要。
另一方面,还记得Yearn的大规模快速兼并吗?这也是专业化的一个缩影,因为这种做法扩大了团队规模,也倒逼DeFi所有的其他项目开始关注团队。
一个人,可以把开始的路走得很好,但是一个团队,却能把路走的很远。
DeFi的创始人们纷纷开始有了这个大局观。虽然世界鼓励那种又懂金融又懂区块链技术的全才,但是领导一个含有金融人才和区块链人才的团队,才会让项目不断的发展下去,并且持续提供稳定的、专业的各类产品
DeFi领域,或者说区块链行业,正在变得金融机构化,相信未来会出现很多大型的区块链金融公司,专门在去中心化金融解决方案上发力。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未来的区块链金融“新世界”吧。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