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2.0的入口正在慢慢对散户开放
随着以太坊2.0升级的推进,以太坊价格在11月23日突破了近两年新高600USDT,年内涨幅高达363.14%。11月24日10:25左右,以太坊2.0存款合约余额达到最低启动门槛,进度100%,在价格与进程的双利好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以太坊2.0。然而以太坊2.0有着较高的投资门槛,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现阶段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入场。早期投资的机会如此珍贵,难道普通用户真的没有机会参与以太坊2.0的投资吗?
以太坊2.0的投资门槛
ETH2.0会从以往的POW挖矿机制转为POS挖矿机制,也就是说以前挖取以太坊需要购买矿机或寻找矿场,在以太坊2.0转变为POS机制后,直接质押ETH即可挖矿。看上去门槛是降低了,但实际上以太坊2.0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首先就是最低质押的门槛。官方要求必需质押32个以太坊才可成为一个合格的节点,以当前的价格计算,需要超过10万人民币的成本,这无疑阻碍了大批的投资者入场。
其次,成为ETH2.0网络节点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节点被攻击、节点不在线、网络基础设施瘫痪、节点作恶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奖励被罚没,甚至质押代币被扣除,这是很多用户不愿意参与ETH2.0质押的原因。
此外,以太坊2.0质押周期较长,向以太坊2.0存款合约质押 ETH 是一种单向的、不可逆的交易,要等到以太坊 2.0的第 1 阶段以后,验证人才有可能可以转账,到第 2 阶段才可以把这部分质押的资产提取到某一个特定的分片,整个过程估计需要 2 年的时间。期间如果市场突然出现崩溃,用户无法从质押中取回ETH并出售止损,即使在小幅下跌的情况下,质押所得奖励的价值也可能无法弥补币价下降造成的亏损。
以太坊2.0存款合约上线后,参与者多是技术团队或者以太坊生态的早期参与者。ETH 2.0团队报告的回报率为21.6%,远远高于当前大多数DeFi协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质押量的提升,回报率会逐渐下降,无法及时参与以太坊2.0令无数投资者心痛。针对这一问题,以交易所为代表的第三方市场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ETH2.0的入口正在慢慢对散户开放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机遇,在投资者的呼声下,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ETH2.0质押服务,有天然聚集用户和币的交易平台,也有专注于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的项目。这些第三方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降低了参与门槛,二是解决了ETH的流动性,例如近期中币(ZB)推出的ETH2.0验证节点挖矿及期权代币QETH。
中币(ZB)可以让用户通过QuickCash跨链兑换ZAPP参与以太坊2.0的质押挖矿,QuickCash会将ETH锁定在ETH 2.0质押合约中进行验证节点挖矿,并会按照ETH:QETH=1:1的比例给予用户QETH,并会将节点挖矿所得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持有QETH的用户。
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中币(ZB)可以轻易将用户提供的ETH化零为整,将用户的最低参与额度降低到0.1ETH,比起独自承担32ETH的额度,抱团取暖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投资者也不用花费额外的成本自行搭建和维护节点,中币(ZB)会全额承担安排专业人士统一维护。比起新成立的流动性项目,平稳运营8年之久的老牌交易所中币(ZB)更具市场公信力,投资者无需担心资金安全的问题。
QETH兑换回ETH时间将根据ETH 2.0上线情况酌情开放,根据 ETH2.0 Staking 规则,12 月 2 日的前七日若足够 524,288 个 ETH 进行质押,则 12 月 2 日开始计算收益,在以太坊2.0收益开启后,中币(ZB)将会于每日12点给用户空投前一日的Staking收益,以太坊2.0的质押收益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投资者的收益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最终分配的奖励种类,也会根据以太坊2.0的奖励方案进行分配,如果质押奖励为ETH则分配ETH,为BETH则分配QETH,具体比例依据ETH 2.0收益情况而定。
由于以太坊2.0目前链上仅支持从 ETH1.0 转向 ETH2.0,不支持逆向操作,所以,现阶段QETH 无法逆向兑换成 ETH,需等到ETH2.0阶段2上线,根据以太坊官方进度,才可开启QETH兑换ETH事宜,但用户可以通过兑换的方式交易QETH获得流动性。根据官方公告,中币(ZB)还将开放QETH/QC交易对,进一步提升QETH的流动性和兑换场景,但具体开放时间仍需等待进一步的公告,比起单向的长期质押,中币(ZB)的QETH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对冲风险的选项。
中币(ZB)官方给出的ETH和QETH兑换比例是1比1,但在近期开展的ETH2.0验证节点挖矿兑换福利第二期中,这一比例提升到了1ETH:1.02QETH,兑换总额度为500ETH,最低参与额度同样是0.1ETH,截止到11月27日17:00,活动结束后,兑换比例将恢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想要参与的小伙伴可要抓紧时间!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