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万向区块链峰会精彩回顾|圆桌讨论:“区块链+”能为工业互联网带来什么?

万向区块链 閱讀 17369 2020-11-11 16:36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前言:

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同属“新基建”范畴,两者有结合的可能性吗?如果有,该怎么结合,有哪些应用场景可以结合?

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主题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主持人)、思爱普中国大中华区SAP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负责人陈泽平、钡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皆春,联通上海分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运营总监巴枫四位行业专家就“‘区块链+’能为工业互联网带来什么”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

第六届万向区块链峰会精彩回顾|圆桌讨论:“区块链+”能为工业互联网带来什么?

刘阳(主持人):

很荣幸主持今天的圆桌讨论,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区块链能为工业互联网带来什么?一方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如今已经拓展到工业互联网制造业的应用场景里。另外一方面,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样的变革中有很多新技术正在被用于工业转型升级中,其中非常重要的、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就是“工业互联网”。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几位嘉宾,一起就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相融合的问题展开讨论。首先请三位嘉宾做下自我介绍。

陈泽平:

我来自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创新技术在企业业务流程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及如何把智能技术赋能业务流程,给客户带来价值,这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智能分析等。

许皆春:

谢谢各位嘉宾,我是来自上海钡比科技的许皆春,我们公司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相关领域,在区块链方面,我们走的也比较前端,很高兴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理念和知识。

巴枫:

我是来自中国联通上海公司的巴枫,我们公司算是台上唯一的运营商。我个人主要负责我们公司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包括云网融合、物联网,区块链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业务方向。

刘阳(主持人):

谢谢三位嘉宾。三位嘉宾来自不同的领域,刚好能够从不同视角给我们分享工业互联网的相关经验以及多维融合的生态系统。如果我们简单把三位嘉宾做一个标签,来自思爱普的陈总,在工业视角、OT技术方面有很多经验;来自钡比科技的许总在区块链、IT技术方面很专业;而巴总来自通信运营商,是CT技术视角。今天三位嘉宾将从OT、CT、IT不同的视角,分享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融合创新的精彩观点。先请许总从实践视角再次简单介绍一下区块链的核心价值。

许皆春:

对于区块链的价值,我们是这样理解的:从终极互联网来看,有个趋势是“泛在互联网”。在数字孪生世界里,因其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就产生了提高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能力的需求。但这时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拿到的数据是否可信、是否可被溯源?而这就是区块链最根本的应用方向。

刘阳(主持人):

接下来请陈总从工业互联网实现的角度,谈谈你认为在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工业、制造业面临的根本问题和痛点是什么?

陈泽平:

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中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信任”问题。在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解决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信任问题解决了,交易成本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大幅提升。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客户的根本需求是“降本增效”,如果区块链能解决数据的可信、安全、存储问题,数据“交易”成本自然就会下降,那么数据就能产生额外的价值,随之而来,提升了执行和生产的效率,这样会大大提升工业互联网在不同企业的广泛应用。

刘阳(主持人):

从工业视角看,从组织到人,这种信任的管理非常重要。我也想听听巴总的观点,您从运营商的视角,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看到的工业企业有哪些痛点和问题呢?

巴枫:

作为十多年的通信老兵,运营商也切入了智能制造领域。在跟客户的交流过程中,客户会问我们工业互联网是什么,是一个基础网络吗,或者是以前网络能级的提升吗?中国联通和宝武在进行工业互联网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和行业客户达成了一种共识——工业互联网不单单是基础设施的能级提升,也代表了一种路径和方法论,也代表了一种数据的驱动力。

在数据驱动过程中,数据驱动力和原来的工业知识相结合,产生了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当它和原来的自动化相结合,会对生产管理的智能优化产生一种新的方法;它也能和原来的生产经营或者供应链协同管理。其实工业互联网更多是代表了怎样在原有的工业知识、自动化信息基础上赋予工业新的能力的提升。在能力提升以后,企业关注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自然就会发生,供应链上下游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比如半导体行业特别关注得供应商质量和瑕疵问题,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也会产生。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共同走入了工业领域新的市场,大家共同打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刘阳(主持人):

刚刚两位嘉宾提到了降本增效,包括从组织到个体的信任管理,以及巴总分享了从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看到的问题。区块链对于信任管理的能力,究竟是不是能够满足各位嘉宾提到的制造业痛点呢?请三位嘉宾从实践中提炼一些经验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大家也可以讲一讲企业案例或者应用中,区块链是怎样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挑战和需求。先请陈总来讲。

陈泽平:

我刚刚有提到,工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以数据为底层,如何产生数据的价值。这随之带来的是,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挑战是,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流通的可靠性、数据的确权性,还有数据监管等问题。我们在和一些客户沟通过程中,他们会优先提出,如果使用公有云部署的工业互联网,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只有能回答数据安全并可信之后,客户会跟你谈后续的应用痛点。这也是区块链的技术的价值所在,区块链加密和匿名隐私保护等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同时,将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分离,将数据链下存储,索引上链发布,有效地解决数据确权问题。接着,区块链共享账本、智能合约、时间戳技术来保障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最后,利用区块链多方参与的特性,在一些关键节点,可以植入每个企业的监管部门所需要的监管职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帮客户打消顾虑,数据即使到了公有云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讨论数据的挖掘、数据的价值、以及数据的应用等问题。

刘阳(主持人):

我再延伸一下,思爱普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中占比份额非常高,您刚刚讲的实践过程中区块链的技术形式,想请您再做一下详细描述。我了解到思爱普过去的工业软件完全是To B的模式,现在也和云计算做非常强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会考虑结合一些像区块链BaaS服务或者其他模式?

陈泽平:

SAP提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设计、生产、物流、供应链等方面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每一个应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业务流程,业务交易等数据,在保证这些数据可信可靠的前提下,我们也会植入一些新的技术, SAP自己也研发过一段时间的区块链技术,但是我们认为把技术这一部分交给最佳的技术提供商,再把技术应用到不同的业务软件中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我们封装了一些通用的区块链技术到自己的SAP业务技术平台上。通过PaaS跟所有应用软件的结合,能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并且产生新的数据价值。我们今天谈的是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分布式认知这一层如果与SAP进行结合,把它嫁接到SAP的PaaS上,然后去调用企业的应用软件,这样的形式是我们非常期望的合作模式。

刘阳(主持人):

把思爱普提供的云化的工业软件服务和区块链的能力做一些结合和增强,是吗?

陈泽平:

是的,是把各家擅长的技术能力嫁接到SAP PaaS平台上。

刘阳(主持人):

谢谢陈总。再请许总谈谈你们在实践中,区块链技术怎么解决工业互联网的需求,或者满足它的挑战的?

许皆春:

我们在区块链应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有多年的实践了,这里有两个方向,供大家作参考。三年前我们启动了一个客户方案,最开始是跟车厂相关的MEAS的区块链改造方式。当时客户提出能不能用质量管理的方式对各种厂商的零部件进行区块链追踪和管理,当产品的规模和规格有互动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建成一个跨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那时候因为多方计算方兴未艾,所以这个方案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历经了三年时间,目前规模初成。所谓规模初成就是有多家厂商的供应链体系上的零部件,通过区块链被其他厂商调用,这样打破了原来供应链的边界,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可信数据在透明传输的前提下,能够让产业链的信息获得更大的分享。这是第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现在大家谈的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化的支持,特别是认知体系,用NPL的方案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客户真正碰到的问题是现有的流程、模式怎么通过区块链方案,通过区块链数据实时处理提高效率。这个时候有两个解决方向:一个是对整个流程需要非常熟悉,对于原来的跨平台应用提供一个基础的方案;二是后续有了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体系,我相信在流程提炼和追踪过程中,区块链会为我们提供很多工具和帮助。

刘阳(主持人):

谢谢许总。许总讲到了两种模式,在他们的实践中发挥了区块链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一种是非常典型的对于工业企业很重要的供应链管理场景,这也非常符合区块链在多方可信的安全计算和资源交互过程中的优势。一种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总是平台化的,也有很多需要对制造业的现场、制造流程、业务进行提升。这两点是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可以结合的点。

下面有请联通专家巴总,联通在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是运营商中做得最多的企业之一,包括对于5G内网、外网的改造。请巴总讲讲实践过程中,联通怎样发挥区块链的作用,来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需求?

巴枫:

刚刚两位专家从行业和客户的角度分享了区块链的应用,我想讲一下运营商由于天然的公共服务属性或者中立属性,在这当中的作用。国家力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标识解析从顶级节点、递归节点、行业节点,其实就是区块链技术在支撑。所有行业内的企业,作为供应商要上行业节点,要共享自己的数据,那为什么以前不做这样的行业平台呢?因为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没有得到保障。企业担心自己的数据放在上面会不会流失,会不会被竞争对手知晓?现在国家建成了5个顶尖节点、19个二级行业节点,行业节点拉动企业上云,背后就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在慢慢成熟。新兴技术的革命性转变,使得数据安全性得到验证。运营商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这里举两个案例。

我们和商飞公司打造了航空行业二级节点,C919大飞机涉及到的零部件非常多,供应商有2万多家,但零部件产品溯源有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和他们合力打造二级节点,就是要把零部件溯源做到“一物一码”,终端在平台上有统一的标识认证。这个过程体现了区块链的应用,体现了行业平台的应用。

另一个案例是中惠惠链,这是半导体行业,它有很多海外供应商。当它所有的订单批次下给供应商以后,供应商的物料采购、生产计划是什么样的,它作为龙头企业有很强烈的感知需求或者说获知需求。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从最底层的云网基础设施,打造更透明的数据托管层,把PaaS开放给上层应用,过程中也会把物联网、云联网、5G的技术结合到应用场景中,大家共同打造实践场景和解决方案。

刘阳(主持人):

谢谢巴总的介绍,我本人也做了很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工作,我们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上标识解析的过程中,企业对数据所有权的管理,包括后期的使用是非常敏感的,这也是我们实现过程中被频繁问到的问题。巴总讲到区块链技术在信任保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前面几位嘉宾讲到了区块链的先进技术,还有隐私计算、知识图谱等。但区块链在制造业真正落地应用的场景还比较有限,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和发展,我们也听听三位嘉宾的观点。先请陈总谈一下。

陈泽平:

我和客户沟通比较多,在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客户对创新技术的接受度、理解度跟我们一直从事于IT、CT、OT行业的理解程度不一样。他们探讨的话题,都是他们每一天从事生产工作所做的事情。所以在新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跟真实落地还是有非常大的距离。不仅是工厂员工和工厂管理人员,甚至领导层,在实践这个新技术的过程中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如果做一个区块链创新场景,需要把所有相关联的上下游,比如一个工厂的十几万个零部件,协调上链,这其中需要的人员、物料、搭建平台的成本非常大,这让一个CIO、CDO做决策非常难。从最底层的教育普及到最上面的管理层投资决策,这都是制约区块链技术应用广泛推广的一个很大因素。大家不认为单个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业务问题,而决策方关心的问题是投入产出比能给业务增加哪些新的产值,或者有哪些新的业务诞生。

第二方面,决策层还关心技术的成熟度,我是不是要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确,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能够在行业中有一定的领先性。但吃了这个螃蟹以后,潜在的风险有多大?风险能不能做到可控?这也是决策人关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挑战是普及教育度,以及投入产出比、投入以后的风险度,这三大方面都是企业经营决策层考虑的问题。

刘阳(主持人):

陈总讲的和今天论坛的主题非常像,就是认知的差异,一方面是工业企业从业者,一方面是互联网从业者,双方在知识认知以及对新技术的认知落差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谢谢陈总的观点。请许总谈谈现在遇到了哪些挑战和问题,影响了这两者的融合?

许皆春: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认知差异一定是最根本的问题,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客户。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用户,很多都有疑问,工业数据上了云,在可信计算环境下怎么可信?毕竟大部分人认为区块链是公开的,在零信任的环境里面,怎么做到可信呢?但随着技术的演进,零信任的技术、安全性方面的应用,包括市场教育,会让客户越来越理解区块链到底是怎样的。

另外一方面,我从自身情况谈一谈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跟工业互联网有区别的地方。客户在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时候,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但区块链延伸出来多余计算的量,会影响系统处理的时效,这时候用区块链方案,客户会担心是不是会影响到整个流程的处理。这方面我们也在找一些方案和简化形态,让边或者端的设施处理方案达到数据安全、可追溯,并且可以满足客户对时效性的需求。

刘阳(主持人):

许总谈了时效性、规模数据的处理问题,区块链自身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最后请巴总谈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巴枫:

我对于陈总、许总这样的先进技术者很佩服,因为任何一项先进技术都会经历从反对到追捧,再回归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市场认知也好、市场教育也好,都是一个很漫长、投入很大的过程。我谈一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方面,监管大环境。2016年-201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于不良业态的监管政策,其实也打击了行业。但整个市场环境需要更温和、更有包容的环境,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这才有利于行业的发展。第二方面,回到新兴技术的本质就是人才。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架构,要懂业务开发,还要能理解应用场景中的底层业务逻辑和业务逻辑的实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管理艺术的提升,一方面是一线技术人员的培养。这是现在工业互联网共同协同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也是需要各方,包括技术的实践、管理部门的实践,去共同推动的。

刘阳(主持人):

巴总又补充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监管的挑战,一个是人才的不足。最后请三位嘉宾就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对区块链社群,包括今天非常多的参会从业者,提一些希望或者建议,究竟做哪些工作,将有利于推动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

陈泽平:

我有两个感悟,一个是开放,一个是融合。其实每一个区块链或者工业互联网从业者在生产价值链里面,我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像今天的主题分布式工业业互联网,其中涉及的技术有IaaS、PaaS,认知层还分了知识图谱、AI计算、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很多方面。如果每一个企业都秉持开放的态度,分享更好的技术,打造更好的应用,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二是融合。每一层的技术点融合以后,才能形成线和面的优势。无论什么技术和解决方案,只有帮客户解决了问题之后,客户才会愿意付费买单。如果每一方通过技术单独找到客户去阐述价值,这是非常难的。就像我们一样,我们有工业软件,但需要工业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企业一起利用创新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打造更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和社群、社会做服务。

许皆春:

由于我们是从业者,提不出太多领先的词,我们希望做的是对大家的应用做更深刻的了解,做区块链的推动者。另外我们也看到了跟运营商合作的可能,两三年前我们涉足区块链的时候,运营商的底层基础不够完善。今天有了5G,有了切片技术,我们尝试运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区块链的适配能力。另外一方面是包容和合作,分布式区块链的应用一定是多方的合作,包括、从业者以及社会的理解。大家认可区块链环境下数据是安全可信的,使用区块链提高了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了数据的价值,这样才会对区块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巴枫:

谈不上提建议,我觉得除了原来龙头企业的牵引外,区块链社群承担了市场教育和市场普及的能力。现在普通人也在慢慢了解区块链是什么,原来只有金融行业在研究,现在农业、制造业、工业互联网都在谈论,这也是社群带来的一个很正面的作用。作为运营商来讲,就像许总说的,在5G、切片、云网融合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候,除了面向行业客户提供更好的保障能力外,我们也为社群、从业者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能力的保障,从而使生态能够更良性地发展。

刘阳(主持人):

最后再次感谢三位嘉宾就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分享的案例、经验和建议。希望今天的讨论,对与会嘉宾推进这项工作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砸盘资金告一段落,”接盘侠“要继续表演了 下一篇:建行计划在海外发售数字债券,可用比特币交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