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Song:为什么说比特币难以超越?
对于每一个接触数字货币的新人来说,数字货币无疑是一个疯狂的市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你可能见证了无数次暴涨暴跌。多达 2600 多种的数字货币看上去玲琅满目,又让人迷惑:这些币都有什么不同?怎样将一种币和另外一种区分开来?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如何才能知道一种币的长期价值所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解释是什么原因让比特币如此特别,以及尽管有众多山寨和模仿者,为何比特币的成功却难以复制。
真正的创新
要真正理解比特币的价值主张,需要回过头来看一下它的历史。总有新的 ICO 或者山寨币跳出来声称他们可以解决比特币存在的问题,并取而代之。实际上,几乎每一个山寨币、ICO 币或者分叉币都认为它们在某些问题上具有创新性。但它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最大的创新其实已经存在。
真正的创新是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和稀缺性,而比特币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了这个创新的数字货币。所有其它所谓的“创新”,比如更短的区块确认时间、各种 PoX 共识、图灵完备、新型的签名算法、交易排序规则,甚至匿名性,这些都是基于比特币的创新作出的小小改变而已。
寻找比特币替代品的提议从 2011 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那些所谓的「替代品」不管是在币价、应用还是安全方面都无法与比特币相提并论。这里有几个例子:2011 年诞生的 IxCoin,它几乎复制了比特币的所有特征,只不过区块奖励更多,而且有「预挖」(大量的币被创始人所得);同样是 2011 诞生的山寨币 Tenebrix 试图抵制 GPU 挖矿,它也有预挖;2011 年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山寨币——Solidcoin,区块产生速度更快,但是也有预挖。在早期的各种山寨币中,仅有存活下来的是 NameCoin 和莱特币,这两种币都没有预挖。
(图片来源:CoinMarketCap,时间:2013 年 5 月)
ICO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 2013 年,Mastercoin 就通过 ICO 融到了 5000 多个 BTC,你应该也猜到了,它也有预挖模式。因为当时环境并不乐观,Mastercoin 后来改头换面成了现在的 Omni;Factom 在 2015 年通过 ICO 融资 2000 多个比特币,但后来资金耗尽,不得不又额外进行了几轮融资;换句话说,所有这些“激动人心”的项目最终都命途多舛,也没有提供什么实用价值。
山寨币和 ICO 币尝试了各种新「功能」,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被采用。这究竟是为何?比特币为什么可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拥有特殊的位置?比特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本文我们将围绕两点来展开论述比特币的特殊性,这两点分别是网络效应和去中心化。
网络效应
由于比特币拥有最大的网络,它也是网络效应的最大受益者,而其它币基本上都只处于追赶的状态。这是因为比特币的网络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得到强化,使用比特币网络的人们会反过来推动比特币网络标准的优化,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网络中来。
随着比特币网络的不断强化,伴随着其特性的一些优势也逐渐凸显。而且,有时候表面上看似低效的一些特征反而会产生有益的次级效用。
举个例子,汽车并不能在天上飞或者在水里跑是因为它在陆地行驶的特性不断被加强,一些额外的功能缺失反而让汽车更加好用,比如相比船和飞机,汽车体积更小更方便停车,维护成本和燃油也要更低。
这些特性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证明了它们的合理性。你应该不想做第一个乘车飞行的人吧,因为安全性不得而知,而比特币的安全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而其它任何新币在安全性上都无法和比特币相提并论。比特币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奖励机制(挖矿),鼓励人们发现安全漏洞。比特币的安全经受住了最大考验——时间。在安全性这点上,还没有哪一种数字货币可以证明比比特币更安全。
拉长时间来看,一些新「功能」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说,以太坊的图灵完备让整个平台变得更加脆弱(看看 DAO 漏洞和 Parity 漏洞就知道了)。相反,比特币的智能合约语言 Script 则出于同样的原因放弃了图灵完备。
以太坊中心化的决策层应对这些漏洞通常采取的是人为挽救和硬分叉这样强制的措施。换句话来说,网络效应、时间的考验以及中心化让山寨币更加脆弱。
比特币拥有最大的网络,这也意味着用户群体越大,其使用价值就越高。围绕比特币建立起来的生态让使用比特币比山寨币和 ICO 币更简单。这好比说,你为一部主流手机购置配件要比非主流手机简单得多。
去中心化
比特币另外一个其它币所不具备的特征是:去中心化。这里,「去中心化」指的是比特币不会出现单点故障。其它币种都有一个创始人或者组织,他们对于这个币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控制力。强制硬分叉就是中心化一个例子。
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作出反应。从业务角度来说,中心化自然是件好事,通过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中心化的业务可以快速反应,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以赚取更多利润。
对于货币来说,中心化则不是什么好事。首先,作为一种价值存储手段,需要保持稳定性,这也意味着它的特性要保持不变甚至是持续改善。而变化则会破坏数字货币的某些特性(比如供应量增加、通货通胀、安全性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其作为价值存储的用途。
其次,中心化货币在遭遇灾难性事件时通常倾向于改变规则。20 世纪的经济就是一部央行逐步降低法币存储价值的历史。法币的平均寿命只有 27 年,尽管有如政府这样强大主体的支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交换媒介使用。对于一种货币,功能、快速反应和应用相比于稀缺性和不可更改性来说都不重要。
除比特币外的数字货币和 ICO 代币都是中心化的。ICO 很明显,进行 ICO 发行的主体必定是一个中心化机构,他们发行代币,因此自然也可以改变代币的用途和激励机制,也可以发行其它代币。
山寨币有着同样的问题,虽然可能没那么明显。通常,山寨币的发明者也是掌管人,他们拥有像政府一样的权利。税收、通胀、共识改变通常都是由创始人决定的。作为一个山寨币的持有者,除了当前的掌管者,你还要相信未来的掌管者不会没收、收税以及通胀掉你的币。换句话来说,山寨币和 ICO 代币和法币没有本质的区别,你对自己的币也没有完全的掌管权。
这正是比特币最大的“竞争者”以太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不管从哪个指标来说,以太坊的中心化控制都很严重。以太坊的用户经历了至少 5 次的被迫升级。对于在 DAO 上做出的错误决策,也出手进行了挽救。以太坊的中心化控制从早期大规模的预挖就可以看得出来。
比特币则不同。中本聪做过最值得敬佩的一件事就是「消失不见」。在比特币的早期,大部分的开发由他来负责。而现在,比特币的各方在网络运行上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每一次升级都是自发的(软分叉),也不会为了让他人持有比特币做出任何强迫的行为。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没有单点故障的概率。即便是全部的开发人员都遭遇不幸,比特币的开源代码仍然可以被用户所用。在比特币的网络里,你只需对自己的币负责。
没有中心机构可以处理你的币。这意味着比特币才是真正具有稀缺性的(而非理论上和暂时的),它不会跟着任何人的意志而发生变化,因此是一种很好的价值存储手段。
结论
你可能会说:现在有那么多山寨币,而且它们正在蚕食比特币的市值啊。
首先,市值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操纵的指标;其次,市场时常充斥着各种噪音,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回归。
由于网络效应和中心化,比特币和其它的山寨币都不同。这也不是说比特币永远不会被取代,否则就太过于自信和乐观了。
但是在研究过数字货币的历史后,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比特币不会被轻易放弃,牺牲网络效应和去中心化的特性来寻求某一个新「功能」并不划算。
如果想要取代比特币需要什么条件呢?要么需要出现一项像比特币一样重大的创新,要么找到能让比特币变得不再安全的漏洞。单单调整几个小功能是不可能后居而上的。即便是如匿名性这样的重大功能也不一定行,因为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已经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去中心化很难达到,层出不穷的山寨币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而且为某个币「寻找」一条去中心化的道路听起来就很中心化。很难想象有哪个创始人想真正的去中心化,因为不管从情感上、经济上还是关系上,他们都想维持掌控。
比特币则不同,因为比特币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种类。和中心化的币不同,比特币是市场驱动的,不可更改,也很难被人掌控,这些都是一个好的价值存储手段所应该具备的特性。
作为乐观的投资者,大家都希望可以找到比比特币更好的选择,成为早期「区块链革命」的参与者。然而,美好的愿望并不能改变现实。在过去的七年里,出现的上千种币都未能成功复制比特币的这几个特征,而它们刚好也证明了比特币才是真正的「革命」。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