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OTC冻卡疑云:公安部权限提升,跨区冻卡打击电信诈骗
笼罩在加密数字货币圈内的OTC冻卡疑云,随着全国断卡行动的开展,逐渐被拨开。
10月10日,国务院宣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要求各地公安即日起在全国部署“断卡”行动。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地方公安部积极响应,于近日抓捕多名嫌疑人并予以通报。
加密数字货币圈首当其冲,受其波及广泛。根据圈内人士向巴比特透露,已有多个OTC商户、普通用户早于一年前就已经遭遇冻卡,部分银行卡至今仍处被冻状态,“断卡行动”将此前已有的冻卡风波推向了高潮。
1
OTC商户:本次冻卡潮主要与刑侦部反电诈中心交涉
此前民间出现的冻卡潮风波一度被解读与反洗钱管理相关,然而,该说法遭到加密数字货币圈内的掮客李女士(化名)的否认:“我接触到遭遇冻卡的人蛮多的,不一定都是因为涉嫌洗钱,主要是电信诈骗监管收紧。”
李女士主要对接各大交易所、机构、大户等,据她反应,身边有多个朋友遭遇被冻卡,并不都是大户,冻卡与涉及资金额度大小无关。
“背景是公安部权限放大,可以跨区冻卡,甚至可以多个公关机关同时冻同一账户。个人认为,这取决于你卡里的钱,是不是在整条线上转得很紧。一般被冻后需要去当地公安机关处去证明,但这个证明不是很合理,因为是强制执行的。”李女士说。
2020年7月4日,公安部通过了《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修改多个条款,其中新增“跨区域犯罪”,案件重大,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均具有管辖权。根据《河南法制报》报道,新修的规定实际在具体办案中早已实施。
一名屡遭冻卡的大型OTC商户告诉巴比特,被公安机关异地冻卡的情形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出现。
“实际上加密货币圈被冻卡的情形并不鲜见。2018年就有冻卡的事情陆陆续续发生。但这一波冻卡和以往不同,去年年底开始频发。冻结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银行风控冻结,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去银行证明往来款,还有一种是司法冻结,主要涉及灰色产业,实际上是公安部根据资金迁移情况冻结银行卡。这一波冻卡潮我们主要和公安部刑侦反电诈中心打交道。”
该OTC商户指出,反洗钱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而反电诈的主管单位为公安部,两者性质不同,“前者可能会让你开不了新卡。”
2
银行相关人士:冻卡主要针对涉赌及诈骗
银行业相关人士表示,本轮冻卡潮主要针对涉赌和诈骗,“凡和赌场有关、和电信诈骗有关,只要钱从相关账户走过,账户就会被冻结。比如有客户收到泰国赌场汇过来的15万元,银行卡就遭到了冻结,据我了解加密数字货币也为重灾区。虽然这个过程业可能存在误判,但裁量权在经侦部门,申诉存在较大难度。并且原先说查案期间冻结期限是6个月,现在看来遥遥无期。目前没有听说会出现同一名下其他银行卡连带被冻的情况,除非账户之间发生交易。也不影响开设新卡。”
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经侦主要负责集资诈骗案、贷款诈骗案、有价证券诈骗案等经济犯罪案,而诈骗罪主要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管辖,电信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因而由刑侦大队管辖。
换句话说,冻卡后主要与刑侦大队打交道,说明主要涉嫌了电信诈骗。
虽然存在误判的情况,前述OTC商户向巴比特表示,冻卡给他们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无法衡量。最严重的时候,被冻结的流动资金占我们流动资金的30%,被冻卡中最大一张曾有近一千多万元被冻结。不仅仅是OTC业务层面受影响,资金成本及机会成本损失无法估量。"
遭遇被冻卡,该名OTC商户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积极应对,主动联系银行,通过银行找到相应的地方公安。“有的时候1-3天时间,公安就会自动给我们解冻。如果对方要求我们马上过去,我们会马上过去处理,如果公安说要冻半年且要我们过去证明,一般我们三天内就会处理这个事。”
至于网传的“小银行开的卡被冻概率小”(指地方银行等),上述OTC商户并不赞同,他表示,"去年小银行没有接入公安系统,今年无论大小银行都已经接入系统,不存在这个差异。我们现在在做一件事,对客户进行筛选,特别是大客户,我们要了解客户是做什么的,通过对上下游账户的筛选来尽量预防卡被冻。”
李女士则表示,她周边的大户或普通用户,遭遇冻卡后并不着急处理。“遭遇被冻着急处理也没有什么用,要等公安部结案才能处理完。我所知道被冻卡的,有一年多都没有去解冻的。没有谁只有一张卡。”
公安部官网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15.5万起,抓获嫌疑人14.5万名,同比分别上升65.6%和74.1%;成功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亿元。
(按采访对象要求,受邀采访对象均为匿名或化名)
巴比特学院招生啦!
线下小班教学,精准辅导
仅用了3个月,defi迎来用户大爆发,牛市重启!
这背后有人因为踩中趋势赢得了新一轮财富的筹码
也有人因为不懂其中的奥秘在一轮又一轮价值投资浪潮中失去机会
今年是数字货币创投值得被记录的一年
10月24-25日,巴比特学院特此在深圳开启DeFi投资实战班
召集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字资产创业与投资的前沿实践者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