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ia Polosukhin:从开放金融到开放网络

区块网 閱讀 35911 2020-10-11 18:00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Illia Polosukhin:从开放金融到开放网络

Illia Polosukhin丨Near联合创始人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基本背景是人工智能。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我们意识到,由于谷歌、Facebook以及其它互联网巨头积累了大量数据,在当前的环境中,很难与之竞争,我们必须在区块链领域寻找新方向。让用户自己拥有自己的数据,区块链可以逆转这种趋势,回归到更多无须授权的创新环境。

区块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库,和亚马逊、微软或谷歌这些由单一节点运行的传统数据库不同,该数据库由多个不同的节点运行,用户不再需要信任数据库的“所有者”,或其操作安全性,来维护高价值数据。

当区块链是公开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将其用于处理任何事。为了使这个系统能够在全球各地的匿名节点上运行,该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数字通证,以方便从链上用户到运营节点的支付,并为其背后的博弈论提供安全保证。

单个数字资产可以被唯一地识别和转移,尽管在 2017 年ICO热潮中遭到滥用,但“通证”和“通证化”的这个理念迅速获得了广泛应用。将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层与数据的修改层(虚拟机)分开也很重要。通常,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绑在一起的,数据库层的技术属性大致决定了修改层的功能范围,与此同时,二者也各自驱动系统获得更高级别的属性。

一条链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比如安全性(如比特币)、速度、成本或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的数据修改层也可以从几个维度上进行优化——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加减”计算器(如比特币)也可以是一个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如以太坊或 NEAR)。

因此,两个区块链平台完全可以对底层的链和虚拟机进行调整,实现完全不同的功能,而且彼此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竞争对手。比特币所处的世界与以太坊或 NEAR 相去甚远,后者与瑞波或恒星币也完全不同,尽管它们都是使用“区块链技术”来驱动的。

技术进步和系统设计决策赋予了区块链许多新的功能,推动了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中本聪率先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比特币至今,区块链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开放货币: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数字货币;开放金融:运用可编程性拓展开放货币的功能;开放网络:扩大开放金融的范围,使之涵盖所有高价值数据,并做到人人可用。

开放网络

如今几乎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获得货币属性,互联网与“开放性金融”合二为一,催生出价值互联网与开放性网络这两个创新业态。

区块链自身属性使其十分适合作为贵重物品的存储介质,任何有可能被用户视作贵重物品的数据都可以通过“通证化”这一流程获得自由。这里所说的“通证化”是指将现有的资产而非新生成的资产(如比特币)上链,同时为其添加和比特币和以太坊同一类型的无需许可的 API 功能。和比特币一样,这一操作可以为上链的物品创造全球普适的稀缺性。

以 Reddit 和 Sofi 项目为例,Reddit 是一家社交新闻和娱乐网站,用户可以通过在平台发帖或者在帖子下面评论获得积分“Karma”。Sofi 则是一家网络借贷平台,会利用一系列评估指标来完成申请者的借贷审批。在现有条件下,如果一个负责构建下一代 Sofi 平台的黑客马拉松团队想要将 Karma 积分并入自身的信用算法,他们就需要和 Reddit 团队交涉,建立双边协定,以便获得使用对方 API 的授权。然而如果 Karma 积分本身是经过通证化的,该黑客马拉松团队本身就已拥有整合 Karma 积分的全部工具,Reddit 也无需对此知情。Karma 本身的有用性会促使全球更多的用户想办法增加手里的 Karma,而 Reddit 团队则会因此而获益。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在接下来的黑客马拉松活动里会有 100 家不同的技术团队,可以想到利用这一资产以及十几种其他资产的新方法,同时创造一套可以公开反复使用的组件,或是利用这些组件打造面向用户的新应用。这就是开放网络的愿景。

以太坊的出现让高价值货币借由无需许可的各类组件轻松传输成为可能。和以太坊一样,任何经过通证化的资产都可经由类似的组件实现传输,消费,交换, 抵押,修改等功能,抑或是根据自身开放 API 的要求实现互动功能。

而开放性网络与开放性金融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其实是后者的一个超集。只是随着开放性网络应用案例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触达新的潜在用户群体也成为了构建开放性网络的题中之义。

构建开放性网络平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更高的吞吐量,更高的处理速度和更低的交易成本。在开放性网络背景下, 区块链系统不再仅仅处理动作缓慢的资产管理决策。为了支持更细分的数据类型和应用案例,区块链需要一套真正能解决用户痛点的扩容方案。用例会延伸到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中,那么开发人员构建的组件或其上的应用程序就需要带来流畅的终端用户体验,例如,当用户在配置或链接账户到各种资产或平台的同时需要保留用户的数据所有权,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些规范因为非常复杂,所以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平台可以全部满足。我们花了多年的研究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运行期间,新的共识机制与新可扩展性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时需要仍维持货币资产所需的性能和安全性。

满足开放网络全部需求

NEAR 是唯一一家有意改进其技术并调整其性能特性以满足开放网络全部需求的公链。NEAR 将多年积累下来搭建高性能数据库的技能与把产品做得到人人可用的经验结合起来。

与以太坊一样,它在区块链之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虚拟机,但底层链通过将计算动态拆分为并行进程(分片技术)来调整其容量,以满足需求,同时仍然保持数据可靠所需的安全性。

这意味着所有的应用案例都可以建立在法币为背书的通证上,这些通证可以让全球获得稳定的货币,开放的金融工具可以扩展到复杂的金融工具,也可以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以及开放网络应用程序可以集成所有这些,为日常的商业和交互提供动力。

我们既看了当时已经存在的平台,也看了正在开发中的平台,想看看能不能把它们作为新平台来使用。但是当时市面上没有满足我们这种期望的开发者平台。所以我们扎入了区块链领域,致力于解决区块链行业的体验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把 “体验” 分为三部分:开发者体验、用户体验、能承载的用户规模。

我们想让区块链的开发变得很容易,比 Web2 开发还要容易;用户能够立即拥有价值,无需学习区块链,无需麻烦地获得私钥,也无需买币才能使用一些区块链应用;当然,如果这个平台能成功的话,不仅要能满足逐渐增长的用户规模,还要没有使用上限。

因此,我们正在建立一个 layer 1 协议,它是动态分片的,并且它提供的开发者和用户体验强于 Web2。

我们的分片通道叫 Nightshade,用隐藏的验证节点处理动态分片。动态分片不仅仅是分片网络、状态和交易,我们还动态平衡哪一个合约和账户归属于哪一个分片。

这导致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点:

随着网络用量的增加,验证节点数量也增加(处理一些 PoS 问题)。如果一些合约变得受欢迎了的话,它会获得自己的分片,而不是造成该网络所有其他合约价格也变得更贵了,像之前以太坊网络的加密猫那样。

另外,隐藏的验证节点可以防止对分片的 “自适应对手” 攻击 —— 当对手在一个分片中直接针对验证节点,仅需要质押一小部分币。大多数当前的分片设计都有这个问题,并且常常通过快速地 “轮换验证节点” 来解决,但这种情况通常仍然是每天发生一次左右。

在我们的设计中,只有验证节点自己知道他们验证的是哪些块,而且破坏分片需要破坏很大一部分的验证节点(即使分片中的单个验证节点也会阻止攻击)。

此外,我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 Promises / Callbacks 系统,用于跨合约交互,来处理分片系统的固有异步性,这让熟悉 JavaScript 的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在 NEAR 上创建应用程序。

开放网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刚刚完成了必要的技术开发,使其足以达到适当的规模。随着这一里程碑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创业者加入进来,也会有越来越多基于开放网络的创新逐渐实现。

让网络再次去中心化

我们与 Web3 基金会的使命非常一致。我们非常信仰网络去中心化,我们的使命是 “让网络再次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The Web Again)”。

另一方面,从技术上讲,我们做了很多不同的选择来提高可用性。

比如,波卡上的平行链不能成为分片区块链,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是一起推进发展去中心化的事情。

一些人怀疑波卡是否需要分片,因为它已经有很多平行链。确实,波卡不需要分片,但是平行链只能有那么多(我最近听说的是最多 32 条)。这意味着平行链会是非常特定的一些高性能应用,还要能支付大量的 DOT 来成为平行链。

平行链像是专用硬件,购买、安装很昂贵,能够定制化而且性能很好。相比之下,分片区块链就像云,非常容易建立大大小小的应用,不用安装也不用提前付费。

中心化网络的问题在于,一旦用户的主权意识觉醒,那么他将不再信任中心化机构所承诺的资产所有权。这个问题出现后,中心化网络中与资产息息相关的部分都回对去中心化网络发出诉求。

为了让去中心化网络中的DApp可以相互沟通、交互,NEAR提供的分片解决方案显得更加有优势,NEAR生态中的DApp可以实现信息交互和资产交易,几乎可以做到中心化网络所承担的功能。

我们将为实现Web3构建去中心化互联网的愿景作出巨大贡献。NEAR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组件,我们非常高兴能与许多其他优秀的项目合作,以实现分散式互联网的目标。

不远的将来,在NEAR上构建1000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些可能会变得非常流行。但我们实际上相信,由于数据的无需授权和分片技术,将会有更多针对较小受众的应用程序出现,这些应用程序使用相同的底层数据/资产来参与更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之一就是个人用户的社交图谱。目前,我们所有的网络连接都归Facebook和腾讯所有。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想象用户拥有他们的社交图,并使用大量不同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以不同的方式与它和其他资产进行交互。

本文源自Illia Polosukhin先生的分享,由“启元社”综合整理,文章与图片等资料归版权所有人。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PlatON完成新一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5000万美金 下一篇:以太坊交易费用连续两个月高于比特币,以太坊改进提案举步维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