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技术保障是建立欧盟加密监管的必备条件?(下篇)
对于一般人来说,去中心化技术的漏洞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既是难以承受的,同时也是难以理解的。为了保护普通消费者,我们需要在加密领域建立监管框架,重点是规范基于加密货币的业务的金融方面。
行业内的损失
在该行业内发生的导致重大损失的bug例子很多。2018年,交易所Coincheck被黑客攻击;韩国小型交易所Coinrail和加密交易所Bithumb被黑客攻击;去中心化加密平台Bancor被黑客攻击;EOS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在5个月内发生了27起黑客攻击事件。第二年,也就是2019年,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合成发行平台和一个EOS游戏EOSPlay受到影响。今年也不例外。去中心化借贷协议bZx在2月遭遇两次黑客攻击;去中心化金融协议Balancer和Statera(STA)团队在6月受到影响;7月发现Ravencoin(RVN)供应的发行漏洞;9月发现SushiSwap的bug等等。
人们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并不是假设性的。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监管框架和特许活动可以帮助实现大规模采用,特别是对于那些不了解技术的人。
然而,如果这种框架不能对所使用的技术提供保证,而导致巨大损失的错误确实发生了,那么,获得许可的活动遭受这种命运是否只是时间问题?这无疑会对获得许可的活动、辖区和行业不利,而且会引起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怀疑,最终对大规模采用造成更多障碍。
笔者认为,大多数加密监管机构都忽视了这种技术保证,因此,我写了一封公开信,强调这些问题,并邀请监管机构讨论这些问题,目的是建立一个监管框架,该框架具有足够的技术保证水平,并提供该行业所需的消费者保护水平,以实现大规模采用。
作者:JOSHUA ELLUL | 编译者:Maya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http://chainb.com/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