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透明度和储备比例再遇NYAG质疑
Tether的“美元储备”老问题再遭点名,不过这次,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NYAG)还要求Tether和Bitfinex立即提交文件,详细说明两家公司进行的信贷额度及公司关系相关信息。
Tether的透明度和储备比例问题
2015年2月Tether发布USDT,这是一种利用比特币区块链交易的法定代币。在《Tether白皮书:一种利用比特币区块链交易的法币代币》中,Tether将USDT定义为是一种法币挂钩的数字货币,每发行1个 USDT代币,其银行账户都会有1美元的资金保障。USDT被用来作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里代替美元的币种。
不过,对于USDT的储备问题,业界早有疑虑。根据此前NYAG对两家公司的调查,NYAG称,在一段时期内USDT稳定币仅获得约74%的美元储备金支持。但Tether表示,其代币获得了全额支持,但未具体说明其美元储备的构成。
不过,关于 USDT 的风险,Tether公司自己在白皮书里也说了,Tether 是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但是Tether公司并不是一家完美去中心化的公司。作为中心化的质押方存储所有的资产,公司也存在着破产、冻结资金、卷款逃跑的可能。
所以一直以来,有关USDT是否进行全额美元储备的情况,一直是市场乃至监管方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美元储备”一事,还有中心化公司审计不透明问题。据此前消息,纽约检察官于2019年4月指控Bitfinex在客户和公司资金中损失了8.5亿美元,然后用附属稳定币Tether来掩盖财务漏洞。此后,Tether和Bitfinex提出上诉,但在2020年7月上诉被法院驳回。法院维持裁决,要求两家公司提交有关信贷延期和两家公司关系的信息。
有关Tether的透明度和储备比例其实已经被多次质疑,从传统金融监管角度,Tether泰达显然做的不够好。尽管市场总是抨击泰达,但是它就是占得先机,并把握了其它稳定币跟上的时间窗口,已经形成规模效应了,如果真的发生“暴雷”,恐怕也不是整个行业愿意看到的,相关连锁反应可能很痛苦。要知道,2018年10月15日,USDT跳水11%可是引发了币圈大地震。
USDT增发频繁 市值达140亿美元
为什么USDT影响如此之大?
Tether官方数据显示,Tether(USDT)的市值已超过140亿美元。但这个数字,在今年3月份之前,还只是50亿美元。也就是说,5个月的时间,Tether(USDT)的市值已从50亿美元增长了180%。
首先是USDT具有先发优势,是市场最早推出的稳定币,积累的用户流量和社区影响力优势,短期内其他稳定币很难超越;其次USDT拥有比其它稳定币更多的流量入口,几乎所有的主流交易所、钱包以及法币OTC都支持USDT充提、兑换和交易,除此之外还有交易量方面USDT占据场外BTC主要交易量这点也进一步巩固了它的优势。最后经过市场检验其他稳定币在发行模型上没有体现出对USDT这种1:1锚定美元发行的替代性优势,DAI本身锚定波动的加密资产,增加了复杂性,其他几种也基本是锚定单一法币的模型。
基于种种优势,USDT发展至如今的规模。而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也体现了市场对于USDT的强需求。比如,自从3.12暴跌以来,USDT进入了高频大额增发的时期。据北京链安统计,3月份 ERC20 USDT增发达19次。而4月共发生12次ERC20 USDT增发,共计增发12.6亿ERC20 USDT。
北京链安也对金色财经指出,我们认为这一段时间泰达高频增发一方面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BTC、ETH这样的主流币的交易越来越多的使用USDT,其它代币的交易对也使用的更多可见一斑,从我们的追溯来看,也发现增发的USDT主要流入币安、火币这样的交易所。何况USDT也正在一些功能性应用场景,如支付领域开始使用,也就是说USDT已经扮演了币圈一般等价物的角色,且在向其它涉及支付的领域扩展。
对于USDT监管乃至透明度的问题,有不少声音诟病——USDT的发行方泰达公司不愿寻找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USDT担保品进行审计,而其抵押物状况不透明,不能及时披露。就是因为一旦及时准确地披露USDT抵押物的真实情况,可能会引发USDT的崩盘。
尽管疑虑一直存在,但确实现在也没有“石锤证据”。
市场上已经有大量资产基于USDT流动,自然就会形成一个滚动的循环。这种现象说难听一些可以说USDT已经“绑架”行业,说好听些就是“共识”吧,因为市场需要稳定币这样的一般等价物,既然用的挺好了,何必还换一个。这种情况下,除非真的有政府和司法部门强力打击泰达,或者有人发现泰达和关联方滥用发币权严重损害行业的实锤证据,否则尽管大家都呼吁泰达公开,但是其实也没多少人“揪着不放”吧。
对于USDT你怎么看?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