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海洋协议OCEAN获利13倍全程
自阿拉法狗围棋大获全胜后,人工智能的概念走进大众视野。在CMC网站上大浪淘沙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一些人工智能概念的项目,比如 SingularityNET、 Eligma Token、 Daneel等。
经过严格的筛选,我们淘汰了上述几个项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项目做了与大数据相关的产品,业务与人工智能也有一定关联,却没有涉及区块链的技术,往往是发行一个代币,用于支付结算。在我们看来,这类属于伪区块链项目。
人工智能有三个关键点:算法、算力、数据。算法主要指深度学习,即深度神经网络,从结构上模拟人脑的运行机制。
算力主要是指智能芯片,即面向人工智能计算的集成化电路,可分为通用芯片 GPU、半定制化芯片 PFGA(现场可编程阵列)和全定制化芯片 AISC(专用集成电路)等,它们提供了深度学习所需要的计算支撑。
人工智能重要壁垒在数据,最主要是数据的获取,持续的数据收集,才能喂养算法,让算法得以优化。
这里,我们就心存疑惑,人工智能这三个点根本不需要什么区块链技术。那么,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两个前沿的新技术,各自有独立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是否有结合的点呢?
后来,这个问题,我们在海洋协议中得到了解答。
海洋协议要做的就是交易大数据的协议,它允许人们在不暴露数据隐私的情况下交易数据。利用海洋协议可以构建数据交易市场,供给方是数据资产和服务提供商,需求方是人工智能AI相关的个人或者公司。
海洋协议将数据交易整个过程进行拆解和设计,让大数据所有权保留在供给方手中,设计数据资产的加密身份信息,并将所有数据资产的信息在智能合约中注册,供需求方查阅。一旦达成交易,海洋协议将提供去中心化的交易执行和访问控制,这意味着数据无需第三方经手。另外,数据的有效性验证,交易争议的解决,都可以在链上完成。
这样,海洋协议就将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有效地设计到产品中,实现数据作为资产的去中心化交易。我们清楚了项目情况,明白了海洋协议在大数据交易环节所做的事情,看到了两大新技术可以结合的点。于是,Ocean Protocol就进入了我们的投资池,我们开始对海洋协议进行建仓,投资额度是4,000美元。
好项目,配上好价格,才是上车好时机。
2019年4月,Ocean开启IEO融资,由于IEO价格低于预发行轮和主网启动轮这两轮的价格,团队对前两轮的投资者空投OCEAN代币,作为补偿。
IEO发行之前,预发行轮的投资者在钱包中收到了 OCEAN 代币。此时一个小交易所币系(Bilaxy)直接上架了 OCEAN代币交易对,部分投资者直接将钱包中的 OCEAN代币转至币系交易所出售,将价格压至 0.08 美元。
这导致 Bittrex交易所的 OCEAN一开盘就造成恐慌性抛售,最终止跌在0.03美元,跌幅达 80%。
当时正是,海洋协议 IEO出现状况之后的低谷期。OCEAN排名392,币价$ 0.02,相较IEO $ 0.12,跌幅83%。
买入OCEAN的交易记录,2019-9-25至11-27
2019年9月25日到11月27日,我们完成了OCEAN的买入建仓,合计买入$ 3,600,数量141,689枚,均价$ 0.0254,约350聪。
代币流通量少,建仓未满
调研完之后,OCEAN仓位建至90%,而百分之十仓位完美踏空。为啥仓位没建满?原因还得说到代币分配。
OCEAN代币总量14.1亿个,流通量约3.35亿个,团队调整过两次代币的分配计划,如下图。
代币分配计划变更,来源: [财富代码]研报
2019年4月,团队公布的分配方案是最新的,具体是:20%分配给团队,5年内分六批解禁;5%分配给基金会,24%分配给投资者,剩下51%留作未来的网络奖励。
根据2019年5月3日流通代币的分配情况,创世团队、基金会和投资者三者合计持有代币2.928亿枚,占总量20.76%。而预发行轮和种子轮投资者的代币将在2019年12月线性释放完毕。
而团队持有的代币将继续分批解锁,每次分配4,700万OCEAN,直到2022年第三季度。
海洋协议资金筹集情况,来源: [财富代码]研报
另外,网络激励的代币分配将从v3版本开始,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上线。
OCEAN代币存流通量情况,2019-7
考虑到OCEAN代币流通量小,还处于高通胀的阶段,我们拉长建仓周期。随后,币价一路缓慢上涨,超出了我们预设的建仓价格线,最终,有百分之十的仓位,我们选择踏空。
那时,OCEAN排名169,币价$ 0.034 (532聪),相较之前$ 0.02,涨幅70%,仍处于IEO破发。
心存疑惑,下车
项目跟进复盘是对团队、产品、业务情况,甚至板块竞品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如果你无法完全理解一个项目,那么它的美可能会被忽略,它未来的潜力可能会无法有效预判。
海洋协议恰巧就是那个我们理解不足的项目。
2019年4月,海洋协议上线了v1 Beta 版本,将业务拆分,开发了多个模块单元来完成各项工作。海洋协议v1版本的技术框架图如下。
海洋协议v1的技术框架图
2020年05月22日,基于海洋协议的Pacific主网,Ocean v2版本Compute-to-Data推出。
v2版本主要内容是,消费者提供 AI算法,然后在资产提供者的服务器中运行算法,然后再将结果输出给需求者。在这一过程中,需求者不会得到提供者的数据,只能得到 AI 算法运行得到运算的结果,所以提供者的数据隐私得到了保障。
v2版本,交易的对象不局限于数据,引入了一种新的资产类型——算法。海洋协议的技术框架变得更加复杂。
海洋协议v2的技术框架图
虽然海洋协议的开发马不停蹄,产品迭代按照路线图的规划都能按时交付,但是,海洋协议的技术复杂,没有实际产品可用。也许,这是阻挡我们发现项目亮点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东西看不懂,也许是受限于我们的水平。新的疑惑随之产生,产品上线后有需求吗?产品应用会不会为时尚早?
海洋协议打造的是数据交易市场,市场相当于一个平台,供买卖双方使用。那问题来了,大数据是买卖的商品物件,应该先有商品,后有市场。而现在,大数据主要来源于超级App,比如淘宝、微信、百度等,这些公司在内部就在搭建人工智能的技术平台,数据供养给自己研发的算法,并在自己的业务场景中得以应用。大数据的采集,和大数据的使用,可能都是同一主体,还无需对外买卖数据。
另外一部分,机器产生的大量数据,例如j家庭空调的使用数据、城市的气象数据等,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加以利用。这类大数据都还不知道如何使用,更谈不上何人需要这些数据,数据也就不存在交易。
我们内部讨论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海洋协议类似交易所,数据类似比特币。比特币出现后,有了对比特币交换的需求,进而才有了交易所。交易所的出现,加快了比特币的发展。
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需求是一目了然的,那么数据这个商品我们有了吗?如果商品有了,那么交易是能让数据更好地物尽其用,进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数据从何而来?数据供给方和需求方会是哪类主体?商品的问题没搞清楚,现在来谈交易市场,是否太过超前?应用前景是不是堪忧?
既然我们心存疑虑,看不懂项目业务,后续也会影响我们对项目的判断。那时,OCEAN排名152,币价$ 0.079 (840聪),相较上次复盘$ 0.034,涨幅132%。
项目开发进展顺利,路线图也如期交付,币价快速拉升至0.3美元以上,涨幅较大。但是我们认为项目当前的业务情况与其市值并不匹配,存在高估,决定就此下车。当然,这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并不能明白海洋协议未来的潜力,当前市值超出我们的认知,决定卖出OCEAN获利了结。
OCEAN的交易记录,2020-8-8
2020年8月8日,我们完成了OCEAN的卖出操作,合计卖出$ 50,510,数量141,689枚,卖出均价约$ 0.3565。OCEAN总盈利$ 46,910,盈利13倍。
此时,OCEAN排名80,币价$ 0.36 (约3,085聪)。
卖后翻倍,不懊悔
卖出完成后9天,OCEAN当天涨幅53%,币价最高拉升至$ 0.7(约6,071聪)以上。想必此时,肯定很多人都会懊悔不已,毕竟在币圈,卖后暴涨的事情常有。
对此,我们并不懊悔,赚自己能力圈的钱,靠的是实力,赚自己能力圈外的钱,靠的是运气。由于我们没能看透海洋协议,没能想明白它的应用场景,所以后续对项目潜力的判断出现偏差。我们认为自身的认知有限,OCEAN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研究。
我们认为未来区块链世界,数据交易会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我们从OCEAN上面赚到的13倍,秉持的是价值投资的理念,还得益于头等仓的财富代码研报,让我们了解项目,并对项目进展有较全面的把握。基于此,这13倍是我们凭实力赚的,而后续的涨幅没赚到,是由于我们的认知不够,我们也不懊悔。
这也是价投的边界所在,能力圈内的已知价值,才是应该赚的。
衷心希望海洋协议能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价格有回落,我们可能还会继续上车。当然,如果价格一骑绝尘,我们就目送祝福。
这次,六一资本首次公开交易实操记录,既是一次自我复盘反思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投资方法的展现,我们遵循项目基本面的分析,寻找有应用潜力的项目,以低估的价格买入,长期持有,持续跟进项目进展,以赚取超额收益。
我们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每次的复盘分享都能给人以启发,让大家理解价值投资,让良币驱逐劣币,推动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