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沦为大户游戏,普通用户和投资者如何参与?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以太坊上美元稳定币的发行量突破了 100 亿美元。一个行业的盛宴就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揭开了帷幕。
2020 年 6 月 15 日,以太坊上的 DeFi 借贷平台 Compound 推出了治理代币 COMP 的流动性挖矿:用户可以通过存借数字资产,为 Compound 提供流动性来获得一定比例的 COMP 奖励。用大白话说,就是在银行存钱借钱,赠送银行的股票,区块链很容易实现。
流动性挖矿对于协议开发者来说,是无中生有的社区激励模式,在补贴社区用户的同时,也让产品和用户的利益高度统一,更多用户可以参与 Compound 协议的治理。COMP 挖矿活动开始两天后,Coinbase 快速上线交易,第一周价格就飙升至 300 刀 /COMP 以上,瞬时超过 200% 高额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疯狂涌入 Compound 进行挖矿获利,基本面数据的改善,又再度刺激了 Comp 的价格上涨,年化收益率继续激增,又吸引到更多用户加入到挖矿的大军,锁仓量在两周内暴涨 10 倍超过 10 亿美金,Compound 市值和锁仓量双双超越老牌王者 MakerDAO,在当时成为 DeFi 中最耀眼的项目。
Compound 引领行业之先,也引发了众多 DeFi 项目如 Balancer、Yearn、YAM Finance、Curve 纷纷效仿并发行项目的治理代币,激励用户参与生态建设。效果是显著的——从今年 6 月份至今,整个 DeFi 市场的锁仓量从 10 亿美元迅速飙升了 6 倍左右:
随着各类 DeFi 产品的兴起,DeFi 的概念热度也促使各类 DeFi 代币涌现,DeFi 项目的参与者也越来越集中在套利和投机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资金入场,也推波助澜着各类新发行的 DeFi 代币的价格实现爆炸性增长,随处可见四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又进一步引发集体非理性狂热……就像 19 世纪 50 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2020 年又掀起了一阵数字淘金风暴——不分地区种族,无需准入的去中心化系统使得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无条件参与进来。
爆炸的 Gas 费下 DeFi 沦为大户游戏,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DeFi 的词汇热度和 DeFi 代币气势如虹的行情让整个行业的人都蠢蠢欲动,人人都想从这看似遍地黄金的市场中分一杯羹。随着大量羊毛党频繁的交易赎回操作,Ethereum 的网络使用效率越来越高,欣欣向荣的同时也形成了严重的堵塞,进而增加了以太坊上的交易成本。
最近一个月来,几乎每日都有项目推出流动性挖矿,刺激着参与者的神经。甚至是一些西方的 DeFi 的开发者,逐渐脱实向虚,项目毫无金融产品的意义可言,也无合约审计报告,却有大批以太坊 KOL/ 老炮站台,走上了所谓社区 MEME 传播和互相 FOMO 的局面,美其名曰社会实验,最终是由大量的区块链爱好者均摊了成本。唯有 V 神保持冷静和克制:DeFi 还不错,很多人低估了智能合约的风险,DeFi 产品「崩溃」的几率很高。8 月 13 日,以太坊上的交易费用达到三年内历史新高:每笔 263 Gwei。
大多数 DeFi 合约都需要多步授权、交互的操作,每步操作都要消耗一笔高额 Gas 费。提现挖到的 DeFi 币,也会因为合约的复杂性需要用户支付更高额的 Gas 费用。如此一顿操作下来,普通的小额资产用户能获得投资收益甚至无法覆盖其交易成本。Gas 费的逐步增长限制着小额交易和小额资产用户加入。
与此同时,DeFi 生态的用户数量却没有形成同等效应的增长,活跃 DeFi 平台上的用户越来越聚焦于大额资产用户。根据 Etherscan 上的数据,截止目前,整个 DeFi 市场的用户数约 25 万。其中,老牌 DeFi 项目 Mkr、Comp 的持币地址数都仅有 2.5 万左右。以三位数、四位数年化收益率占据了各个媒体头版头条的现象级应用 YFI、Yam 的持币地址数仅有 4000 多个。DeFi 之热,不过是一群大户从一个资金游戏游击到下一个资金游戏。
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极低的摩擦成本。在单笔最低 10 美金,最高可达一个以太坊的超高手续费用下,DeFi 渐渐沦为大户的游戏。
中本聪设计区块链系统的初衷,是在 08 年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想解决中心化系统有无限增发货币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一份比特币的白皮书开辟了整个区块链行业,十多年后,以太坊上流动性挖矿的开放式金融成了现象级应用,却以超高的成本和门槛「劝退」了大部分用户。
这就像一群人原想开辟一块自由、开放又创新的领土,却发现土地下面黄金遍地,在铁铲下闪闪发光,大家相互追捧,贪婪地抚弄着战利品,兴奋地把玩着金银财宝,巨大的财富效应使人甚至忘了来这里的初衷。有人说,技术驱动的行业却被金融家们彻底占领,就像朋友圈里满屏的代购。
身处整个 DeFi 游戏链的下游,散户被割的体无完肤。想要入场的散户,无力承担高额的 Gas 费跻身挖矿大群,只能通过中心化交易所「接盘」。而大户又会通过给 DeFi 池子抵押代币近乎零成本挖到的代币再丢到中心化交易所去「砸盘」。流动性挖矿聚合器 Yam Finance 从上线到暴跌 98.8%,仅仅经历 36 个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 Curve 的治理代币 CRV 在上线三大所后也从 188 美元一路暴跌高至 96%。更有社区成员声称充值了 10 万,一夜之间变成了 860。
Gas 费的暴涨和大户称霸的局面,也为 DeFi 后来者的创新和冷启动关上了一扇门。
头部玩家称霸,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
早期的互联网行业传承着硅谷的黑客精神,自由、开放、创新的环境让开发者们频频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从打开互联网的海域到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去中心化金融行业在 Web 3.0 时代的探索中,也应力求构建一个更为通用,更加创新、无需准入甚至不会受政策变化影响的普惠型金融基础设施,在逐渐更新迭代中为人们创造出新的生活模式,而不是受底层系统本身的成本和性能限制,限制着普通用户的准入。
创新合约在程序和算法设计上,也会增加复杂的逻辑和更多的计算步骤,会触发更高的 Gas 消耗。当 Gas price 突破了一定水平后,就会抑制创新。举个例子来说,以太坊上日活最高的 DeFi 是 Uniswap,日活在最近的浪潮中激增至 2 万人左右,Uniswap 是一个简单优美的合约,但是功能也非常有限。相比于更为创新,通用和灵活的闪兑协议 Balancer, 允许多币种做市,自定义做市池比例,允许充入单币做市 , 用户数仅仅为 Uniswap 不到 1/10, 究其原因,单次使用 Balancer 的闪兑要高出 Uniswap 的费用 3-4 倍,将大量的用户赶到了 Uniswap 中。再比如国内新崛起的预言机 Nest,单为 ETH/USDT 一个交易对挖矿报价就已经进入了以太坊手续费消耗的前五名,最近又推出对更多的代币进行报价,但是除了 HBTC 的报价外,其它大部分交易对的报价都难以为继。
按照传统的互联网思维,得流量者得天下,并靠长期的「免费模式」吸引新用户入场。在如今以太坊的生态环境下,新开发上线的 DeFi 产品常用的冷启动方式——挖矿补贴,在超高的 Gas price 下却显得力不从心。一般用户要想分享挖矿红利,必须有相当大额的本金,才能用极端不稳定的挖矿收益抵消手续费的开销。经过调查,这个金额一般在 2~3w 美金以上为宜。如此高的门槛必然将小白拒之门外,连带着也让后来的 DeFi 创业者望而却步。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刚刚展露头角的 DeFi 创业者,合约经过时间的检验短,和大户的情感连接薄弱。即使透支未来,启动非常激进的挖矿方案,在初期能够赢得资金的青睐也会非常艰难,因为小户自有资金少,大户愿意冒风险的投入资金量少,但和手续费相比,又不划算。但对于一个金融产品来说,资金量和流动性就是生命线,可以想象枯竭的河流和池塘里没有生命。在掌握着大部分资金量和流动性的头部 DeFi 产品面前,没有办法降低用户的参与成本,就意味着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不仅如此,太多的优质资金仅仅追逐几个少量的热门项目,狂热的市场 Fomo 情绪下,人人都专注于眼前的繁华而无暇顾及新的优质项目。最近颇受关注的项目 Dodoex,创始人雷达熊在公开呼吁「DeFi 生态发展建立在切实的创新上,为了 Farming 而 Farming 是不健康的现象」。雷达熊的心声我非常能够体会,因为他每天看着琳琅满目的 Farming 项目上线,内心是非常焦虑的,私下里说希望纸醉金迷的 Farming 活动能够快些停止,他深知维持在高位 Gas price, 对于部署 Dodo,上线邀请种子用户,是非常不友好的环境。好在雷达熊,Daidai 都是有口皆碑的老玩家,在上线不到 24 小时内,就完成最初的流动性冷启动。
在群体非理性的热潮下,只有以太坊的矿工们在暗自高兴,在历史长,以太坊每个区块所包含的手续费之和第一次超过了区块奖励,这也让以太坊提前完成了中本聪最早为比特币设计的终局,区块奖励完全消失,仅凭手续费就能支撑体系的自洽循环。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达到 V 神对以太坊生态百花齐放的期许,而只是淘金者的一时狂热。
回归技术,拥抱社区、力求创新
DeFi 热下,区块链的从业者们可以偶尔静下来想一想对未来的定位,重新审视下自己改变世界的决心。是踩着前人脚印,为了一棵树下埋藏的少量黄金流连忘返而放弃整个森林,还是进一步打磨「掘金」的工具,提高技术能力,甚至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开拓出一个绿洲。
七十年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这个难题的回答众说纷纭,但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一点是,中国从来不缺乏优质的人才和想法。但科技发达并不代表科学先进,如果没有可发挥的开放平台和广泛的共识肯定,优秀、创新的想法很可能会被埋没,甚至被国外类似的想法后来居上。
中国之大,优质的开发者群体需要一个更加公平、更具开放性的平台,设计更多创新型差异型产品,进而共同携手创造新一轮的网络效应。Conflux 和一众国内外创新型公链,都拥有着比以太坊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手续费,不仅如此,Conflux 独创的「代付功能」,允许智能合约的创造者或者维护者决定是否替用户代付交易费,正是为创新型的 DeFi 项目而生。「代付机制」可以降低 DeFi 使用者的加入门槛,从而帮助 DeFi 开发者更好的去推广自己的产品,构建一个用户体验更好的 DeFi 生态。Conflux 的定位,从来不是少数大户的掘金系统,而是希望弥补以太坊的不足,为更多的小额转账、小额支付、小型玩家创造更多应用的空间和可能性,做到既对开发者友好、又对普通玩家公允——人人可参与、人人可收益。
世界之大,足以使野心渺小。前方遥遥无期,Conflux 愿秉承初心,回归技术,拥抱社区,力求创新,为开拓绿洲的理想穷尽一生去追求。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