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法定数字货币DC/EP让金融竞争更充分

每日财经新闻 閱讀 20008 2020-6-24 11:28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6月20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推出的“五道口在线学习计划”直播中,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清华五道口“数字中国”项目授课教师李礼辉针对“数字货币会不会改变我们的经济生活,会不会重构现行的货币体系”等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李礼辉认为,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货币形式可以称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以区分为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和超主权数字货币等。

有去中介、去现钞作用

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刚面世时,几乎是静默无声的。10年后的2019年6月,由全球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登场,就给全球的金融圈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法定数字货币是指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李礼辉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具有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能带来推进普惠金融、确保金融交易的可靠性、加强货币流通市场管控等潜在的好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定数字货币也存在削弱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更容易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潜在的风险。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可能称作“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即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

DC/EP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李礼辉表示,在这种发行模式下,不必另起炉灶再造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不必除旧布新重构货币发行与管理格局,有利于管控风险;不必瞻前顾后衔接不同特性的货币发行模式,有利于稳定市场。

那么,数字货币会不会改变我们的经济生活,重构现行的货币体系?

在李礼辉看来,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去中介”“去现钞”的作用,会让金融竞争更充分,让日常生活更简单。

不过,法定数字货币最终能否替代传统货币形式,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并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和主要支付工具,还要看其使用是否更加便捷、流通成本是否更低、大众是否乐意接受,以及是否能够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数字经济竞争核心地位

在数字货币逐渐走向大众的过程中,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也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李礼辉认为,虚拟货币得以生存和发展具有经济层面的原因,不过,虚拟货币也存在技术性和经济性缺陷。未来,虚拟货币依赖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如果能够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解决价值稳定问题,才有可能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场景。

能够成气候的数字货币必须是可信任的,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支撑、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等品质。

那么,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挑战,紧紧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

李礼辉强调,数字货币将成为金融业数字化变革的基本工具,要立足于数字金融健康发展,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尤其是抓紧制定区块链金融监管、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数字货币监管、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等数字金融制度。此外还需统筹规划、逐步建立数字信任机制。

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为此有必要抓紧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实现路径,完善底层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设计。

李礼辉认为,数字金融势必进一步强化金融的全球化。在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话语权。应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他表示,数字技术是全球数字经济平等竞争的基石。在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等硬件制造领域,在操作系统、核心数字技术等软件开发领域,我国只有补齐短板,才有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真正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源鏈接:http://www.nbd.com.cn/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一文读懂Coinbase上线名单之Aave协议 下一篇:一文读懂意大利区块链的进阶之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