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通知降温比特币:第三方应用推广或停滞
未知來源
閱讀 31
2013-12-15 21:45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在中国迎来“全民炒币”之际,《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出台,为爆炒的比特币泼上一盆冷水。 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明确表示,禁止比特币在市场上作为货币流通使用,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涉及比特币业务,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并要求比特币交易网站需进行备案、履行反洗钱义务。 《通知》下发之后,不仅比特币交易价格持续走低,同时也引发国产虚拟货币在最近一周呈现出低迷的交易行情。狂欢、低迷之后,业内同样也在反思: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价值究竟何在?虚拟货币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钱途几何? “虚拟货币必须加强监管” “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在央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中表示,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经过了“全民炒币”的狂热之后,中国此次及时出台监管文件,界定比特币的基本属性与功能,这既有利于比特币及类似的网络虚拟回归本性,也会极大减缓中国金融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 然而,在这份文件中并没有提到国产虚拟货币。而在中国,现在能够进行挖矿、交易的国产虚拟货币已高达三十余种。 “预计在随后,监管机构也将会将‘山寨币’纳入到监管范围中。”元宝币创始人之一邓迪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虚拟货币的程序开发属于技术应用或者个人兴趣,在此阶段监管层没有必要明令禁止。而一旦“山寨币”上线后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互联网商品,监管层就需要对交易平台进行监管,防止可能出现的诈骗、圈钱风险。 本报在此前指出,从技术的层面上,“山寨币”的研发非常简单。通过对比特币的代码进行简单修改,即能研发出一款虚拟货币。正因如此,国产“山寨币”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 “国内的第一个山寨币是CHN coin,即中国币,它是对莱特币进行直接抄袭,上线后就很快被一些交易平台下架。所以‘山寨币’一开始就在业内留下了很坏的印象。”在邓迪看来,投资者在交易这种技术创新的“山寨币”风险很大。一方面,研发者本身并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另一方面,币的数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投资者在交易一款虚拟货币时,也应该加以甄别,特别需要警惕那些源代码没有开放的币种。 实际上,研发一款虚拟货币对专业人士来说并不难,如何使其良好运营下去,才成为考验虚拟货币研发者的关键。此前中国熊猫币、龙币等“山寨币”在很短的时间宣告死亡,也让业内并不看好“山寨币”的持续经营。 邓迪告诉记者,虚拟货币上线后,矿池、交易平台已经的用户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士来维护,而对于那些只是“捞一票”的人来说,并不会花精力专注于后期的运营。 第三方应用或减缓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知》最具杀伤力的则是: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记者了解到,政策带来的联动效应开始发酵,先是财付通、支付宝停止了交易通道服务。紧接着,一些互联网也停止比特币支付功能。 以元宝币的充值、提现为例,此前交易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充值。但是记者了解到,12月3日起,元宝币交易平台元宝汇就停止了支付宝的支付功能,只能通过银行卡来充值、提现。 12月6日,百度发表声明称,百度加速乐决定停止接受比特币支付,原因是最近以来比特币价值的大幅变动,使其无法保护用户利益。不过,百度也是最早宣布接受比特币的互联网企业——其在10月15日宣布加速平台“百度加速乐”接受比特币进行支付。 12月9日,果壳电子紧接着发布公告称,为遵循五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果壳电子停止比特币支付功能。而一个多月前,果壳电子才开通比特币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比特币购买旗下的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物品。 邓迪告诉记者,虽然《通知》堵死了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在虚拟货币上的业务发展空间,这对虚拟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无疑起到了遏制作用。但另一方面,一些小型企业有望在虚拟货币应用领域得到创新和发展。 目前,元宝币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共12家第三方应用,主要是一些互联网网站和淘宝网店。但记者发现,其中的淘宝网店大都是信用不高、出售的商品缺乏人气的“僵尸店”。 邓迪表示,目前其公司也在考虑未来能够在哪些领域上实现更广的应用,比如加大在游戏领域的探索,多和一些大型游戏企业进行应用合作。同时,虚拟货币用于公益领域也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2013年4月21日,雅安大地震之后,壹基金合作发展部总监霍庆川发布微博称,壹基金收到了50个意向捐赠的比特币,折合人民币4万元。此外,霍庆川还表示,壹基金是中国第一个接受比特币捐赠的NGO,而比特币也第一次在中国成为捐赠物。 在清华大学博士、比特币研究学者韩锋看来,在互联网时代,未来虚拟货币在支付、公益、科学乃至国际贸易等领域依然会有很大的创新,为人类的交易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自互聯網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