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模糊了货币的边界
未知來源
閱讀 46
2013-9-25 09:42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文/ 孙 柏 货币的边界,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渐渐模糊。 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重大变化,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正经历着从一张纸币、一枚硬币、一张信用卡,向一个账号、一部手机甚至是一种虚拟货币的转变。这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无疑就是虚拟货币中目前最火的品种——比特币。 比特币作为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充其量仅仅是一串电子符号,为何会从刚开始的一文不值飙升到最辉煌时的一个比特币兑换266 美元?有人说它是披着互联网科技外衣的骗局,也有人说它是未来货币的雏形,不管人们对它的看法是贬是褒,追逐它的人依然趋之若鹜。 比尔.盖茨说:“比特币是技术杰作。”查理。芒格说:“比特币不过是老鼠药。”巴菲特则更有意思:“我觉得他们两个人只有一个是对的。” 谁都能挖的金矿 在今年的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有一条新闻显得颇为亮眼:壹基金宣布接受比特币捐款。随后,壹基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收到了233 个比特币,折合人民币约22 万元。这是中国第一个接受比特币捐赠的非政府组织,比特币也第一次在我国成为了捐赠物。但与此同时,更多人对此还非常懵懂:比特币究竟是什么?如何获得?怎样流通? 比特币,有人叫它影子货币,也有人把它作为一种投资品种。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讨陈述,论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比特币的产生机制源自最初的规则,这种规则依赖于所有生产和寄存比特币的网络,是一种自动调整的算法——每10分钟向网络中释放50个比特币(现在是25个),并逐步减半,直到2140年,全球比特币的总量将被定格在2100万。 从概念上说,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 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以上稍显专业的论述看不懂?没关系。简而言之,比特币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每10 分钟向网络中释放50 个比特币,并逐步减半”,这就意味着比特币的上限从诞生之起就确定而无法更改,而产出的速度也是一定的,假如全球只有一个人在“挖矿”,那10分钟的产量就是50 个比特币,如果有100万人,那矿池就会根据各自的计算速度将这50个比特币分发到每个参与者。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分析出:生产比特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越来越长,越多人参与,获取的难度越大,而越早加入生产的队伍,获得的比特币速度快。事实上,比特币诞生初期全球的挖矿计算速度只有1Ghash/s,目前全球总算力已经达到了90Thash/s。换句话说,总算力增加了9万倍,总获取速度减少了50%,挖矿难度增加了18万倍。这意味着,假设“挖矿装备”(配有高端显卡及CPU的高配置计算机)一样,中本聪当初挖一天获得的比特币,我们现在需要挖493年,而几个月以后则需要几千年了!难度既然这么高,那为何还会有人乐此不疲地前仆后继投入挖矿大军呢?这要从比特币的“货币潜质”说起。 比特币的货币潜质 比特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并成为最热门的虚拟货币,是因为它具有几点“法宝”。而对比特币的解读,无疑对理解整个互联网金融中的虚拟货币的未来走向大有裨益。 比特币具有产出的公平原则。不管是直接去“挖矿”还是通过变卖广义的商品得到,劳动可以产生货币,而不是由某个机构任意制造,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它对于每个参与挖矿的人来说是公平的。比特币具有优秀的储藏价值。比特币总量的相对恒定和产量的动态难度,导致比特币的价值相对稳定。未来不管什么时刻,比特币依然能够得到所需要产品或服务的兑现能力。 比特币具有所谓“完美的支付手段”,即无限分割的能力。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的缺点在于难以精确微分。当全社会的财富总量超过一定的水平,地球上所有的金子也难以再成为流通的货币,很简单,你不可能用0.001 克黄金去餐馆付账。但电子货币不管总量多么稀缺,它总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即可以随意分割币值。 比特币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安全性。很多人不明白:比特币的“挖矿”为何那么慢?“挖矿”究竟是在干什么?其实比特币的产生之所以费时费力,是因为“挖矿”主要干的事情就是加密和解密。巨量的运算加上互联网上足够节点的认可,才能产生或者转移比特币,所以参与挖矿的人越多,比特币体系就越安全,这种巨量而且不可逆的hash 密码计算,使得比特币在产出和保存上具备了迄今为止最高的货币安全系数。 具备了以上几点货币的“潜质”甚至货币不具备的优点,比特币就有了优秀货币所需要的主要特征,所以成为了世界上最被认可的虚拟货币。有人认为,比特币的模式在未来甚至可能会挑战法定纸币的地位,成为衡量全球财富的一般等价物。 获取的途径 获取比特币有三种方式:“挖矿”、在交易网站购买、接受比特币支付。挖矿投入的资本回收周期较长,而且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接受比特币支付目前在全球还刚刚起步,国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要获取比特币,目前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第二种,即直接购买。 大多数人更加倾向于第一种方式,认为这样风险更小,获利更加可靠。但是,随着“矿工”的大量涌入,这个职业已经从最初的暴利变成目前的合理利润,而未来有可能亏本。在国内,“挖矿机”——阿瓦隆南瓜机的售价从最初的8000 元已经飙升到目前的超过35万元,“挖矿机”的稀缺程度可见一斑。随着“挖矿”速度的下降和难度的增加,所有的显卡矿机都会入不敷出。 所以,不妨关注一下比特币的网站交易平台,这也是目前获取比特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世界上比特币交易网站不下数十个,但有价值的网站却不算很多,MTGOX、BTC-E和BTCCHINA 是为最佳备选。 MTGOX位于日本东京,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成交量一度占比特币交易量的80% 以上,注册简单,交易活跃,资金相对安全,但如果想要体验全部功能,需要提供护照、完税证明等信息实名认证。 BTC-E是另一个受国人欢迎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网站亲和力和上手难度尚可,数据分析界面较为简陋,但最大的优点是支持包括LTC之内的大量其他虚拟货币。 BTC CHINA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界面为全中文,兼容国内各大银行和支付宝、财付通充值,流程操作简单,加入谷歌双重认证以后资金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但缺点是交易活跃的时候下单延迟严重,最高达到10 分钟以上,适合刚刚接触比特币或者喜欢中长线的投资者。 比特币的风险 谈了那么多比特币的优点,似乎比特币这个虚拟货币的系统是完全安全的。其实不然。那么,比特币的风险又来自哪里呢? 首先,是比特币自身体系的风险。无数专家和学者不厌其烦地宣称比特币体系如何安全,确实,如果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这个体系的安全指数足够高。但是,如果用全世界结算货币的角度去衡量它,是否依然无懈可击呢?比特币算法真的是完美无瑕的吗? 当比特币被描述为一种分散化系统时,一个关键的假设是:没有任何一个个人或组织控制比特币网络的大部分计算能力。如果任何一个个人或组织获得了比特币网络运算能力的51%,那么它实际上就能控制比特币网络,忽略其他49%节点所产生的区块。 当然,比特币的全网运算能力是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运算能力之和的8倍。如果用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红杉挖矿,只能占到比特币全网1.6%的运算能力。所以想要对比特币的分布式运算系统发起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比特币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有些人问出这样一个问题:现有金融体系基本是建立在通货膨胀体系之下,总量被固定到2100 万个的比特币显然不是可以随意通胀的货币,它能否适者生存? 看空比特币的人大都持有这种理论:比特币最后根据算法数量是一样的,很多人知道它会通货紧缩,那么大家就会坐等其升值,然后再投机,不停地在市场上买来卖去,市场收取了0.3%的手续费,以现在的价格,手续费即可赚回成本。然后,市场的控制者把剩下的比特币自己存起来,如此这般,最后比特币的几大赢家就是那些市场的控制者。流通的比特币越来越少,最后整个靠比特币建立起来的网络利用率会越来越低,最后使得比特币失去其价值。 但是,目前每天全球比特币产量是3600个,增幅并不算过小,很长一段时间内,比特币根本就算不上是通缩货币,严格意义上的通缩最早也只可能出现在100年以后。 最后,有人认为,比特币存在信心崩盘的风险。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比特币没有任何政府或其他大型机构“撑腰”,但比特币存量的总价值现在已超过10亿美元,它的价值完全来自于人们对它的信心,那么一旦有一天这种信心遭受外来因素的打击(例如黑客、华尔街或者政治层面),击鼓传花到最后,若没有人愿意接受比特币的价格,会不会一夜之间贬值甚至崩盘呢? 但更主流的观点则认为,比特币的日交易次数已从2011年年初的1000次左右飙升至如今的超过50000次。找出支撑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各种基本面因素,或许比盯着交易的K 线图更加有趣而有效。 让比特币再飞一会儿 今年4月10日,一枚比特币全球交易价格突破200美元,4月11日,更是蹿到了266美元的历史新高。而在2月底前,它还仅仅只有20美元出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一切投资品在比特币面前,都显得暗淡无光。 但是,比特币的价值绝不仅在于投资的价值。比特币协议分散化的性质,意味着每一笔交易都会自动向全世界公布。我们再来看雅安地震后壹基金收到的比特币捐助,假设每个灾民都有自己的比特币钱包,公众就可以完全透明地看到这笔资金的流向,而不用担心这笔钱变成了某些人的玛莎拉蒂。 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比特币能代替各国的主权货币,那么货币汇率战争的口角也许就不复存在了。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出国旅游,也不用来回兑换货币那么麻烦。 不管如何讨论,个人行为终究无法阻挡科技的前进方向。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货币虚拟化、去中心化、一体化进程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自互聯網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