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能否帮助人们重塑对政府的信心?
暴走时评: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且随着ICO的出现,相关项目纷纷筹得大量资金,进一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但事实上,区块链在公共部门的应用同样值得期待,比如其防篡改的特点能够保持公共记录的真实性,从而帮助一些国家减少腐败现象,提高人们对政府的信心。
翻译:Ina
在有些国家,通过贿赂就可以更改公共记录,而区块链的永久记录则能够减少腐败现象,重塑人们对政府机构的信心。
举个例子,甲有一套非常好的海景房,而乙看上了,且乙的表亲在当地土地注册机构上班,那么乙就不需要从甲那里购买这套房子来办周末聚会了,可以直接联系表亲,让他把房产所有权改到自己名下。
没错,这是违法的,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乙很有可能逃脱惩罚。由于可以通过贿赂轻易改变公共记录,房产所有人就很难扳回局面,因为其言论不符合自己无法掌控的公共记录。据反腐专家说,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这是区块链可以帮助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出现了相关行动。格鲁吉亚共和国已经把近20万公共土地所有权记录放到了一个包含防篡改私有链和所有人可见的公有链的系统上。土地登记是政府出于公共服务目的最先使用区块链的领域之一。
帮助开发该项目的Blockchain Trust Accelerator的联合创始人Tomicah Tillemann说:“这使格鲁吉亚公民能够验证其记录的真实性并对其进行公开记录。”
Tillemann在2014年以前一直在美国国务院担任公民社会和促进民主技术方面的顾问。他参与过建立一个过渡期的对等民主网络。希拉里“邮件门”事件中泄露的一封邮件表明,他曾经连续一百个小时不睡觉为希拉里完成一份关于互联网自由的演讲稿。
“区块链的设计使它能够建立高度安全、透明和反腐的系统。”
Tillemann认为区块链在加强对政府的信任,提高官僚效率和维护公共数据(从投票数到土地所有权)真实性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他告诉《快公司》杂志,
“现在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人们对政府机构信任的崩塌。区块链的设计使它能够建立高度安全、透明和反腐的系统。”
爱德曼发布的《2017年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民众对政府机构的信心严重下降。被调查的28个国家中,有一半的政府是信任度最低的机构,14个国家的政府信任度从去年就开始下降。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账本,不受单一控制。它们是由构成网络的多台计算机同时存储的数据(比如比特币的交易)的“区块”组成的。它们创造了不可侵犯的记录,只有在严格条件下经过网络成员的同意才能修改。因此,它们是很难损坏。以文章开头的例子来说,如果乙的表亲要更改海景房的所有权,他就需要修改所有构成区块链的计算机的记录,而这是不可能的。
区块链被形容为为“互联网缺失的信任层”或“信任机器”。它可以跨距离记录并验证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因此拥有很多应用,能产生很多影响。比如,区块链可以用来跨电网进行电力交易,减少依靠公共事业协调流程的需求;或者在无需高额手续费的情况下进行跨国汇款;或者不需要Uber和Turo就能共享汽车。
格鲁吉亚需要更值得信赖的公共记录源于其官员在苏联解体后的混乱时期随意改变它们。现在,格鲁吉亚以管理透明著称——至少和邻国相比是这样,且Tillemann称,该国非常渴望采用新技术维护这种声誉。土地登记项目在被批准进行全面实施之前还只是一个试点。而其政府正在考虑把其他注册和公证服务放到区块链上。
Blockchain Trust Accelerator的另一个项目涉及到TechSoup,这是一个用技术工具把上百个国际非营利组织联系起来的网络。今年三月,它宣布正在开发一个区块链登记方式,可以使受政府审查或被攻击的非政府组织证明自己的身份并验证关键信息。
Tillemann说,他在国务院的工作经常会被基本技术的缺陷妨碍。
“即使其他国家的领导致力于造福民众,但他们的基础系统却不行。目前存在很多浪费、诈骗和腐败的可能,但要实现公民们所期望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都引发了我们对区块链的分析。”
Blockchain Trust Accelerator由在全世界发扬民主的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商业区块链服务公司BitFury和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创立。这是“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旨在把技术人员、资助者、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联合起来。 据Tillemann说,它目前正在评估25个项目,包括投票真实性、援助分配以及政府效率等内容,将发布一些新的资助公告。
区块链的营利应用已经获得了数十亿的资金,特别是金融服务方面的。Tillemann认为这有利于技术发挥作用,但如果只有银行家能得到好处那就太可惜了。他说:
“我们意识到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已经获得了数十亿资金,但最好的一些应用是关于社会影响和治理的,能够满足公民的需求。”
作者:Ben Schiller | 编译者:Ina | 来源:Fast Company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