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ICO可以让Kik在脸书无法突破的领域获得成功吗
暴走时评:为了整合加密货币与社交媒体平台,脸书曾经发起“Facebook Credits”项目,两年后却宣告失败。之后激励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GetGems代币项目突然消失。现在社交媒体网络Kik宣布即将进行类似项目的ICO。前期试探性发起Kik Points项目,目前已经用“Kin”代币项目替代。此时大环境已经与脸书等当时不同,并且采取了目前一些代币项目的做法,希望可以实现这两个领域的融合。
翻译:Annie_Xu
社交媒体网络Kik即将发布基于以太坊的ICO,成为以加密货币为服务核心的首个主流社交媒体网络。
目前公司风险资金为一亿美元,月活跃用户1500万,其名声来源于激励用户互动的积分体系,目前公司似乎已经具备采用加密货币的成熟条件。
但是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创意,尽管用户数量巨大,与几年前两亿注册用户相比,还是下降了不少。
类似失败的项目包括脸书,2013年突然停止进行两年的“Facebook Credits”项目。
鉴于改变用户行为的障碍,Kik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Ted Livingston开启了两年半的试验——Kik Points,以便了解这个社交媒体粉丝是否会参与别人都不愿意加入的交易。
上个月公布了测试结果,Livingston解释,上个月公布了测试结果,Livingston解释,为何这些数据最终成为社交媒体与加密货币整合的基础。
“如果我们可以使其成功,我们可以通过把加密货币整合到Kik中,把Kik Points放到区块链中,实现全球最大的、应用最广的加密货币”。
数据信息
2009年成立于加拿大,Kik筹集了1.2亿美元风险资金,投资者包括Union Square Ventures、RRE Ventures等,当时来自Chain的合伙人Adam Ludwin还一度是公司顾问。
早在2011年,Livingston说Kik希望利用加密货币,“从消费者社区中获利”,不用在网页中植入广告或者销售虚拟商品,这些都是过去尝试过的。
为了测试这个理论,公司在2014年发起了Kik Points,衡量让用户互相收取基本服务费的相关产品的需求,了解这些用户如何进行此类交易。
然后2017年3月11日,宣布“Kin”(Kik自己的加密货币)计划前,关闭了这个系统。
测试公布2016年总结的结果,显示Kik用户完成了2.53亿次任务换积分的交易,任务内容包括浏览广告,把这些积分用于7400万笔购买交易中。平均日交易量为300,000,高峰期交易量为260万笔。
Livingston说,“计划测试两件事,其一是数字货币是否可以激励选择性广告,其二是我们是否可以用数字货币搭建经济体。我们曾尝试同时进行两个测试,我们的结论是两个都是肯定的”。
Kik Points与Kin的主要区别是代币有上限,可以将通胀的影响最小化。另外使用以太坊ERC-20标准意味着代币可以从Kik生态中转出并消费,或者在其他地方交易,最终兑换法币。
成果可以转化吗?
尽管用户行为似乎支持自愿使用加密货币类型的系统,历史还是对Kik不利的。
The Next Web报道,2013年九月,脸书关闭Credits项目的时候,这个社交网络已经有8.74月活跃用户,多出目前Kik用户数量1,650%。
2012年博客中,脸书项目管理总监提到法币“购买体验”的简化以及脸书原生虚拟货币使用率的增加,是关闭Credits的原因。
尽管脸书无法将原生货币整合到社交媒体中,是众多项目中突出的,可是却不是唯一的。
2015年GetGems筹集了一百万美元,用于创建基于比特币的激励代币,给发送社交媒体信息的人,之后却突然消失了,他们最后的Skype聊天组消息日期是2016年7月。
然而,此后社交媒体与原生货币融合的情形变化了很多。
行业进化?
Kik的原生货币Kin参照较新的以太坊ERC-20标准,这个标准使今年加密货币ICO融资额超出3亿美元。
早期项目之后,Zcash和瑞波(Ripple)等公司通过保留一定比例的代币进行了创新,Kik也打算效仿。
Livingston说,Kik会保留即将流通的代币的30%。
与脸书关闭Credits服务的时候相比,这次项目的大环境已经改变,一个简单的事实可以解释,当时比特币市值16亿美元,以太坊还不存在。现在比特币市值440美元,以太坊330亿美元。
尽管Livingston没有透露Kik目前的财务状况,他强调,希望这个货币可以进一步统一用户和公司的利益,公司也希望他们开发的产品可以带来收益。
Livingston总结:
“我们真的把它看做整个生态系统以及我们自己的新的盈利模式。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让这个加密货币实现最大限度的普及”。
作者:Michael del Castillo | 编译者:Annie_Xu | 来源:Coindesk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