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ICO?投资者Vinny Lingham为你释疑

未知來源 閱讀 33 2017-5-27 07:38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怀疑ICO?投资者Vinny Lingham为你释疑 (1)

暴走时评:本文作者Vinny Lingham是区块链初创企业Civic首席执行官兼Gyft联合创始人,他在文中剖析了目前火热的区块链代币ICO,在认可其问题的同时,预测代币ICO是未来企业用户获取的重要资源。并且只要企业通过合理的计划与控制,可以增加其合理性和盈利性。

翻译:Annie_Xu

Vinny Lingham面对白板很有说服力地解释了ICO。

Lingham迅速画出图表和各种线条,将这个新概念定义为全球的变革力量,企业家通过这个概念出售与区块链相关的数据,作为开发中的分布式服务的基础。

Lingham称尽管目前ICO因为缺乏法律框架,过于新颖,所以遭到诟病;但是给企业家提供了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在外部资本获得新用户,让公司获取开发成果之前,为公司的创意投资。

“这是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网络价值和用户价值之间存在空隙,风险投资公司不想投资用户增量成本和收支平衡点之间的空隙”。

也许正是这种热情使Lingham提供代币,让用户买入他的区块链身份初创企业Civic想要实现的网络效应,这个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是为了解决身份盗窃相关问题,但是却在公司成立以来逐步拓展到在线验证。

Bingham解释,为了获得发展,Civic需要将服务从用户在网上证明个人信息,变成一种消费者和企业可以交易这种数据的市场。

Lingham目前与合作伙伴一起准备发起众筹,计划发起时间是六月第一周。目前他参与了对大型买家限制最小的预售阶段。尽管代币销售机制还在最后确定中,用户将购买以太坊代币,作为兑换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代币的“预备代币”。

为什么要经过这个流程呢?Lingham解释是因为价值主张,指出Civic利用加密代币让早期采用者宣传自己的网络。

“我们在解决布局问题,我们从公司股权结构中提取强大网络的搭建过程”。

市场

另外还有区块链网络的特征。

Lingham在采访中提到,如果他想要通过传统融资方式为其网络获得资金,就必须筹集更多资金(去年平台筹集了275万美元,但是根据客户获取成本,他估计新计划需要投入6000万美元成本才能完成)。

他预测未来成功的代币销售带来的价值增长可以成为助力用户获取的“战争基金”。比如分布式账本初创企业瑞波(Ripple)的原生加密货币XRP持有数十亿美元资金,并计划有选择地出售这些代币,以促进其增长。

怀疑ICO?投资者Vinny Lingham为你释疑 (2)

Vinny Lingham

对Lingham来说,资金至关重要,因为他想要把银行和消费者引入新型身份市场,使用户可以从公司那里获取数据使用费用,而公司则可以通过出售此类交易中获取的数据来获得额外的收益。

他设想这种系统如何让银行把KYC系统变成可获利资产,同时把数据所有权放在用户手里。

“比如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Chase,他们都知道你。然后你在Robin Hood开通账户,Robin Hood说,根据你的ID,似乎你信任四个供应商。它可能变成竞标系统”。

国际规模

至于为何这种系统需要代币,Lingham将价值交换的传统问题称作另一个支撑因素。

因为网络市场涉及一系列国家,很多都有自己的本国货币,他预测为用户和网站提供他们想要的快速交易和验证需要代币。

“如果你把自己的档案给我们,我们会给你代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出售自己的数据。我们利用已经存在的市场,我们说这里有一个市场,我们为所有人降低成本”。

与其采用其他不可靠的操作,Lingham称Civic的ICO领先开启企业家创造的网络,可以进入更大的市场。Lingham在2014年把移动礼券初创企业Gyft卖给First Data。

Lingham说,他对这个流程还是不无怀疑的。“我还是质疑人们为何进行ICO,对我们而言,我们在解决布局问题”。

如果用户尽早买入,就可以低成本地参与数据交易市场。Lingham希望代币可以帮助这个网络升级到比特币的水平。

“这基本上就看我们能以何种速度搭建这个网络”。

作者:Pete Rizzo | 编译者:Annie_Xu | 来源:Coindesk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自互聯網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由工业商品背书的区块链期权ZrCoin筹集了370万美金来建造生产绿色环保工业材料 ... 下一篇:区块链研究所和研究基金将成区块链发展新方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