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区块链:构建IT堆栈
暴走时评:SCtech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可以应用于多个供应链(SC)流程中:文档管理、可追踪性、来源和金融,基于POC区块链的在供应链中测试的应用程序,承诺可以促进可信任数据共享,同时可以让SC合作伙伴间的合约义务自动执行。IT堆栈的配置,可以让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支持并运行软件应用程序,实现真正的SC合作。
翻译:Nicole
由SCtech(发音为“skytech”)参与者(即专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供应链管理的软件供应商)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可以应用于多个供应链(SC)流程中:文档管理、可追踪性、来源和金融。他们目前正在进行概念验证(POC)实验,以确定哪些SC流程将最大程度受益于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这些POC还有助于确定商业案例标准。
基于POC区块链的在供应链中测试的应用程序,承诺可以促进可信任数据共享,同时可以让SC合作伙伴间的合约义务自动执行。如果承诺是真的,我希望这些应用程序能解决当前阻碍SC成员展开真正SC合作的问题:
1 SC各参与方使用的系统是不同的,且相互孤立的,这就让数据共享变得非常困难。
2 隐私性和缺乏信任使SC各参与方无法与所有人共享数据。
3 缺乏全球同意标准,阻碍了数据的自动交换。
因此,SCtech参与者必须在其POC中开发应用程序,其中要允许SC参与者:
1 在供应链的整个流程中,可以通过他们SC合作伙伴的企业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
2 保证数据的隐私,并允许参与者有选择地只与所选的SC合作伙伴分享数据
3 确保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处理数据,自动执行流程,其中没有(或只有最少的)人为干预
根据当前的市场调查,我认为IT堆栈的配置,可以让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支持并运行软件应用程序,实现真正的SC合作。
基于区块链的堆栈软件组件搭建在另一个的顶部堆栈之上,并包含逐步扩展的功能:
1. 供应链的深度:该应用程序可以实现从传统的双方数据交换,到以点对点的方式允许多个参与方进行数据交换。
2. 深度信任:应用程序可以让SC合作伙伴提高对交换数据真实性的信心,并且根据所需访问数据。
3. 自动执行: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在前两个因素中实现的程度越高,这些应用程序就越自动化,不需要人为干预。直接处理成为SCtech解决方案的独特 特征。
以下的简要概述可以让我们了解关供应链中的基于区块链的IT堆栈软件。
1 互操作性:堆栈的第一根支柱包含让SC从业者在其公司和合作伙伴的企业资源规划解决方案之间交换数据的软件应用程序。同样,该模块的元素必须将公司的ERP与B2B网络(例如:Ariba、Basware、GTNexus、Tradeshift、Elemica、Covisint)连接,SC合作伙伴通过这些网络交换采购订单、供应商评级、发票和付款说明信息。最后,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可以确保应用程序运行在任意的分布式账本基础设施上,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有的。
2 隐私:在第二个模块中,SC从业人员可以挑选数据——单个字段级别——分享给他们想要分享的SC合作伙伴。所选方必须给与特殊的访问凭据,并且有一个管理模块可以授予权力、权限和撤销权限。
3 文件管理:由于互操作性保护和数据访问仅授权被授权方,应用程序现在可用于替代纸质法律文件,并且可以在区块链上对这些文件进行验证,以实现安全的记录保存、追踪文件交换流程和所有权转让。文件包括应收款、应付款和发票。该基于区块链应用程序的模块可以实现数字化产品存储,并向更多的SC参与者(即供应链的深度)提供更高级别的可信任支付收据,在IT系统间的文件交换会越老越自动化。
4 追踪/来源:货物来源需要证书和证明文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模块建立在前面的数字文档管理区块的基础之上。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旨在与现有的纸质文档,合同和资产(例如信用证,提单)进行交互,是跟踪货物和资产来源的先决条件。
5 真实性/认证:IT堆栈的模块包含基于区块链的软件,确保文档和数据是原始、真实且合法的。点对点声誉算法是这个堆栈组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让开放SC社区中的威胁最小化,基于社区的声誉可以通过同行交易历史的反馈来计算,可以借此来预估同行的可信度,并预测他们的未来行为。
6 验证:软件应用程序最重要的组件可以确保SC的参与方的身份就正如他们所说的。此模块的软件功能通过相关文档创建和管理身份,允许其他参与者访问这些身份信息,并且可以让权威参与者证明身份的正确性。
我没有看到任何SCtech供应商,有一个可以满足所有上述项目的完整解决方案堆栈。虽然SCTech参与者还在继续完善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且在确定最需要解决的SC流程,但是他们应该用IT堆栈配置作为未来发展、合作伙伴关系评估和竞争定位的参考。
作者:Enrico Camerinelli | 编译者:Nicole | 来源:Finextra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