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笔区块链跨境交易完成,新技术将如何颠覆世界贸易格局?
撰文:Emily Cadman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富国银行推出面向贸易金融的区块链技术
“在商界,贸易金融是技术最过时的领域之一,颠覆性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玛丽•舒尔特”(Marie Schulte)号集装箱货轮于11月初从中国青岛港驶出时,位于两大洲的银行家们将焦急地关注它的行程。
他们尤其关注的是这艘集装箱货轮运载的价值约3.5万美元的88包棉花,关注的原因不在这批货物的价值,而在于其附带的技术。
在完成11000公里航程达到终点站休斯敦后,这批货物的卸载将标志着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和贸易公司Brighann Cotton所开展试验的最后阶段。它们或将首次证明:区块链和智能合同这两大被热炒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为现实世界带来裨益。
银行对区块链技术有多熟悉?
在港口工作人员扫描这批棉花时,相关电子合同的更新将被触发,从而移交货物的所有权并授权付款。这个听上去似乎很简易的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它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数字账簿技术对合同的参数进行了加密和存储,从而确保所有相关各方读取的是同一个不能被单方面修改或篡改的同步版本合同。
这样一种保障使得这笔交易的各个阶段都得以在智能合同中进行编码,并在特定条件得到满足时自动触发,不需要冗长的书面追踪记录和人工授权。透过这样一个试验,人们可以展望有朝一日贸易金融将会如何进行管理。全球贸易金融产业规模高达4万亿美元,近年来因为发生多起欺诈大案而备受关注。
“这是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一步。”律师事务所King&Wood Mallesons在悉尼的合伙人斯科特•法雷尔(Scott Farrell)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这个试验让人充满期待。”法雷尔是澳大利亚政府金融技术咨询机构的成员。
欺诈风险
虽然其他银行也在研究针对贸易金融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但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富国银行似乎是率先公开宣布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真实贸易交易的金融机构。贸易金融是全球金融交易中过程最为繁琐的领域之一。大量书面文件、传真报表和众多合同常常跟随货物在世界各地的流动而由出口商、船运公司和进口商一一经手,而货物和手续必须始终保持同步。
除了人为错误风险,这一过程也很容易遭遇欺诈。2014年,“玛丽•舒尔特”号的停靠港青岛就陷入一桩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大骗局的漩涡中心。中国政府发现,企业利用纸质系统的低效率漏洞进行诈骗——以同批次金属库存为抵押物向不同金融机构骗取多笔贷款。
“在商界,贸易金融是技术最过时的领域之一,”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交易主管迈克尔•艾德尔(Michael Eidel)在该行悉尼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说,“颠覆性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要让区块链解决方案真正崛起并改变贸易金融格局还有待时日。艾德尔称,仍然需要对“不同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进行进一步研究。富国银行国际贸易服务部负责人克里斯•刘易斯(Chris Lewis)说,“重大的监管、法律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银行业区块链技术采用者
埃德尔称,就该技术的未来迭代而言,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正在考虑扩大参与者的数量,让保险公司也加入进来,并对其他银行和客户开放。不过他拒绝透露有关后续计划的任何时间表。
在这一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的金融机构并不仅限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富国银行。据Greenwich Associates估算,2016年全球金融机构的区块链项目的年度预算总额达10亿美元。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富国银行均是R3联盟的成员,后者是由50多家全球金融机构组成的、致力于面向金融服务业开发区块链应用程序的联盟。2016年早些时候,成员之一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称,该行一直在测试使用R3的分布式账簿技术,以开发可以简化法律文档记录的智能合同模板。
联盟的另外两名成员——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目前正在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发一款能够实现贸易金融信用证无纸化的分布式账簿技术。
任何全新金融科技应用要获得广泛采用,都将面临一个挑战:在一个竞争激烈、机密性高的行业,如何让参与者就使用相同平台的共同标准达成一致?开展区块链研发计划的银行数量之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挑战。
“贸易金融绝对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德勤 (Deloitte)驻悉尼的支付咨询业务部门主管、德勤全球区块链计划参与者乔纳森•珀金森(Jonathan Perkinson)称,“真正的问题是行业能以多快的速度就一个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编辑:马杰、王一然
翻译:许子轩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