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 DAY:QTUM——搭建真实世界跟区块链之间的桥梁
本文为大会演讲速记尝鲜版,给心急的小伙伴们先行浏览,精细校对版将会在大会后逐步发布。
记者:Cathy
演讲者为Qtum创始人帅初。
大家早上好!首先我想说,欢迎来到上海区块链中,我非常的开心,在这里向大家呈现我们量子链的项目。我是CTO,我之前在阿里巴巴工作,然后我是一个计算机科学的博士。
很多人可能都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另外一个区块链?因为我们现在有比特币区块链,还有以太仿区块链,但是我们还有超过一千个其他的区块链。我在过去的80年间,我们看到事实上他们也是非常致力于去中心化平台的研究。我们看到以太仿发布了白皮书,看到以太仿基于区块链提出来了智能合约的概念,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革命性的概念。对于整个区块链而言,都是非常有影响的。
目前,我们看到以太仿的生态系统,它在不断的壮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另外一个区块链呢?从我们的观点来看,我们觉得区块链依然还处于它的发展初期。我们希望可以建立一个桥梁,就是在真实的商务世界里面,跟区块链之间搭建这样的一个桥梁。接下来是我的发言纵览。
对于我们的Qtum区块链而言,我想说一下我们的特点,首先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股权激励证明,我们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股权激励证明来建立我们的共识。通过Aperation跟真实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同时我们还基于API的应用程序,我们将会继续开发终端应用的程序。
在我设计Qtum的时候,我就在想目前区块链的生态系统它需要的是什么?因为我觉得对于以太仿的用户和比特币的用户而言,他们其实是相互排斥的,他们不喜欢彼此,所以我们希望搭建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我们Qtum的区块链既可以跟以太仿的社区和平相处,也可以跟比特币的系统进行兼容。
另外一点,现在我们会选取比较成熟的技术。
第三点,就是我们讲的安全宗旨。我们知道之前的设计,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因特网的用户而言,之前的一些应用都非常的难,但是对于以太仿而言,他们现在的一些应用程序已经非常的可用,非常的容易来使用。关于我们的共识,你可以把它建成公共的区块链或者是经许可的区块链。在公共区块链的话,你就要去想人们如何来接受你的区块链,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小的客户,来保持在线,来保障我们的网络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经许可的区块链,我们可能需要选择数据的领导,然后对于我们的数据进行定期的记录。
我们知道以太仿的区块链,它的发布不到一年,然后我们看到以太仿的虚拟机,事实上它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经验证智能合约的虚拟机,所以我们是支持EVM的,我们希望可以继续支持EVM的2.0版,就是我们讲的WebAssembly版本,还有我们希望实现虚拟机向其他虚拟机的转移。每一个人都会讨论智能合约,在这里我们希望可以对这个合约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我们希望智能合约可以有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案例。所以在这里我们又提出了新的概念,那就是主合约。在主合约我们看到你可以把链下的这些数据放到上面。
比如说过去三年中国GDP的数据,过去三年上海的GDP数据,所以我们可以把线下的数据都放在主合约上。但是对于智能合约而言,链下这些输入的数据是不在智能合约里面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智能合约看作是闭环这样的一个系统。所以我们希望可以最终跟真实生活中的案例来使用区块链的合约。
关于Oracle以及数据的馈送,因为我们知道通过主合约可以有更多的控制,我们可以对区块链施加更多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使得主合约进入到区块链呢?我们需要一个Oracle以及这样的数据馈送来把真实世界的这些数据,代入到这样的一个区块链中。在这里,关于Data,就是我们讲的数据馈送,我们会使用一个白皮书。我们这个白皮书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就是我们数据的馈送以及这个Oracle。
我们看到事实上数据的馈送跟Oracle也是我们讲的真实世界跟区块链世界的一个桥梁。当我们跟银行交流的时候,我们看到事实上有一些企业的使用案例,他们担忧的是信息的认证。因为对于比特币而言,它是点到点的网络,所以他们没有身份认证,他们只有公钥。但是对于真实世界而言,比如说银行系统他们需要身份认证,他们需要KYC,他们需要AML。他们需要保密的工具,对于以太仿而言,即使你是匿名的人也没有隐私可言,虽然他们不认识你,但可以通过KYC的信息知道你。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智能合约来做身份认证的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控制用户的身份,如果说你是经认证用户的话,在Qtum的区块链上有许多的有限权。比如说你可以进入我们金融业分布式的系统。
关于我们的隐私保护的话,事实上它是基于UTXO这样的模拟,它是来自于比特币。所以我们也希望继承协议来提供更多隐私的保护。所以最终我们的目标,希望可以实现移动终端的应用。因为我们相信通过移动的应用,我们可以使得所有的这些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进入到我们的区块链行业、区块链的社区。
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开展移动式的分布式应用,事实上在以太仿的生态系统里面,他们许多的应用都是需要通过台式电脑来实现的,而且许多都没有他自己移动的终端、移动的客户端。所以我们希望最终可以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移动的应用程序。谢谢大家!
作者:Cath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