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黄剑辉: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空间 ...

未知來源 閱讀 45 2016-9-9 04:07
分享至
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民生银行黄剑辉: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空间 (1)

共享财经消息:9月7日-8日,由共享财经和华夏时报联合举办的2016年中国(上海)首届区块链新金融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光先生受邀发表了主题为“坚定创新驱动,区块链新兴科技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空间”的演讲。

黄剑辉在论坛上分享了四个比较重要的观点:第一,创新是全球和中国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二,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现状与趋势;第三,全面引入新兴科技,不光是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方面都要全面引入,来打造一个新版的商业银行;第四,未来竞争中会留下来的三种的新版银行。

黄剑辉认为,金融科技引发了金融业首次由外而内的身份变革,为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应坚定科技创新,引入科技其实也是应对新型金融的竞争,要抱着欢迎的态度面对竞争。

在谈到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时,黄剑辉表示,从现状来看,我们也同意社科院杨涛博士的观点,确实是属于初期的阶段。未来会革新整个银行业传统的基本架构,这里边我们做了相关的分析。基本的特点有去中心化,基于技术来建立关系,过去是开很多纸制的东西,现在区块链新兴科技的引入,就是说引入新兴的认证技术。上周在北大讨论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因为谈区块链技术没有多少人懂,如果把它表述成智能的认证,智能协议,其实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化的一种认证系统和协议的签订,就好理解的多。有高安全性、高智能化的特点。

以下为黄剑辉先生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中国(上海)首届区块链新金融高峰论坛。前面提到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着装方面就有所不同,我们还是用传统金融的着装,比较正式的出席。主要是表明并不是说传统金融或者说非常有底蕴的原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创新,着装不是主要的标志。

中国民生银行作为中国主要的民营银行,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久前宏组长(音)带了董事会的主要成员考察了美国的硅谷和主要的机构,几个月前也指示了民生银行主要的智库研究五到十年以后的银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基本上归纳成两句话“触手可及,无处不在”,未来的银行应该是拿出手机触手可及,无论是走到喜马拉雅还是走到非洲的南部、北部都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用触手可及,无处不在来形容上面写的标题,要全面引入新兴科技,全力打造新版银行,新版银行的标准就是触手可及,无处不在。到目前为止民生银行就是手机银行的用户2200万户,直销银行的用户是400万户,我们准备几年内直销银行的客户达到4000万户。就是未来广大的公众过去要接受金融服务的时候都要去银行排很长的队,填很多纸制的单子,未来只要拿出智能手机,不需要填任何的单子,引入新兴科技以后就能够像我们在超市里边享受一般的产品一样购买金融产品,享受金融各方面的服务。

谈四个方面:第一,刚才谈到G20,提出来从全球的角度把创新放到了首要的位置。所以创新是全球和中国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二,对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的现状作出趋势研判;第三,全面引入新兴科技,不光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面都要全面引入,来打造一个新版的商业银行。

为什么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中国未来五到十五年我们研判了基本的趋势,基本的趋势已经进入到了转型升级,内生驱动,全球布局的新的战略期,跟过去的三十多年有本质的不同。从全球来看杭州的G20峰会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加大结构性改革。我们国家近百年来第一次在宏观政策,经济理论方面,在全球起到了引领作用,不仅引领,还是是全球从资本面、劳动力和劳动生产力都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这些结构性问题的破解必须要靠结构性的改革,结构性改革如何来很好的实施?从经济增长源泉的角度可以分成斯密增长、熊彼特增长、奥尔森增长。可以看到科技在这里边起到很核心的作用,中国北上广深都进入到了人均GDP1万7以上,到了必须要靠创新才能够实现发展的阶段。从过去三十多年来看主要是靠制度的改革和开放推动新的发展。

从未来的角度我们也提出了“新三架马车”的概念:改革开放、创新创造、生态民生,没有创新和创造就不会有生态的改善和民生新的发展。从宏观政策的角度也是需要把改革开放创新放到财政货币政策之前,因为财政货币政策是治标的。这样一个框架在这次杭州G20峰会得到了全面的引入。改革的重点,A就是要创新创造、创新升级来进行实现,其他方面也很重要。

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我们提出来了三组供求关系,第二组就是金融供给主体入手,和实体经济的需求有效匹配。这种匹配靠人力肯定不足以解决,引入新的科技以后,用新版的金融服务供给才能很好的破解这一问题,来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

下面分析一下区块链新兴科技现状如何,有什么趋势?从现状来看我们也同意刚才社科院杨涛博士的观点,确实是属于初期的阶段。未来会革新整个银行业传统的基本架构,这里边我们做了相关的分析。基本的特点有去中心化,基于技术来建立关系,过去是开很多纸制的东西,现在区块链新兴科技的引入,就是说引入新兴的认证技术。上周在北大讨论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因为谈区块链技术没有多少人懂,如果把它表述成智能的认证,智能协议,其实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化的一种认证系统和协议的签订,就好理解的多。有高安全性、高智能化的特点。

如何理解,我们用这一页展示了一下,目前从金融交易的发起、验证、一直到交易完成,传统的银行是什么情况?过去填一张表交到会员的手里边,合同签订必须要现场。未来有了区块链新兴科技以后,过去这些流程占用很多的时间、效率很低、安全不是很好的局面这些痛点都从需要人工干预转化成智能化合约的形成,而且交易的记录不是纸制的东西,是一个可以交叉,互相认证的协议和系统。这一页我觉得很好的阐述了传统金融的流程,交易的流程跟引入了新兴科技以后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也不是说的神乎其神。金融行业要积极的尝试,但是短期内还是以实验探索为主。我们展示了一下欧美的其他银行其实也在积极探索这方面的技术跟应用。

从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正在趋于成熟,推动银行业变革中后台的运营模式。我们分析了一下大数据在银行业中的多个领域,分控有什么样的应用。引入物联网以后整个产业的生态也会初步的形成,来开拓金融发展新的空间。架构方面,从应用、网络、感知,依托法律、政策和治理体系支撑新的应用,从人工智能方面,现在人民银行几个网点也引入了人工机器人,人工智能。从逐渐的商用阶段,从三个阶段逐渐的应用,包括计算的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核心的价值可以辅助员工来改善工作,改善客户的体验,从而推动金融服务由传统执行式的服务向交互式的服务转变。

总体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引发了金融业首次由外而内的身份变革,为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用这个矩阵展示了一下成熟度的由低到高和对银行业影响程度的高低。不是光谈区块链技术,而是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如何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怎么样引入呢?这一页我们展示了一下区块链到虚拟现实(VR技术)如何影响银行的逻辑架构,对银行渠道的整合,商业模式的改变,风险管控流程的改变,管理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重组都会有相当的影响。还会颠复银行的运行逻辑,倒逼银行调整相关的战略。传统银行利用原来的体系,通过技术的引入以后,未来银行转型的各个方向,从服务的界面、业务分控还有整个IT的技术都会发生全面的变化。

同时我们引入科技其实也是应对新型金融的竞争,我们是抱着很欢迎的态度,其实越有竞争,为传统金融倒是逼下来的改革,不是说不改革,应该积极的拥抱新的科技,才能够为客户、民众、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银行自身来说可以革新我们的管控的流程,帮助银行降低运营成本。在管理的架构方面也会有相当的变化。传统银行的文化跟互联网文化的对比需要加快相关的融合。

在打造新版的商业银行方面,目前银行业逐渐的发力互联网业务创新取得了很多的成效,直销银行目前有400万户,几年内准备达到4000万户,有10倍的增长。在打造特色业务方面构建新的公司金融的生态圈,从公司金融的角度如何面向产业链,面向价值链,面向生态链,面向供应链都会有比较实质性的场景应用。互联网金融创新获得认可以后,整个竞争的格局会有新的变化。我们用这一页展示了一下五到十年后银行业基本格局的研判,预计随着传统商业银行、新兴金融,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会殊途同归。

传统的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很好的创新就可以形成城市化的行业新的结构和崭新的经营生态,更好的满足市场和客户日益升级的需求。因为我们国家一方面总体的经济实力已经进入到全球“做二忘一”的阶段,2025年研判应该会超过美国,北上广深消费升级以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哪家银行能够早日抓住这一轮新兴科技带来革命的影响,积极的加快自身的改造。有一本书说过“没有银行的世界”,比尔盖茨说过“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传统的银行如果是原来的方式必须要到现场去,去了以后要等候很久,办一个金融业务中午至少要一个多小时,填很多的表格,这样的银行肯定是没有再去的。

所以未来的新版银行会留下来的会有三种,一种是全功能的、智能化的银行。第二种是最顶层的就是跨界融合智慧化全能银行的生态圈。第二类智能化专业银行。第三类如果能够勉强生存,但是在能力方面比较弱,就会变成快捷、低廉的、基础性的银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只是提供托管业务,自己没有多少金融产品,只是一个平台,这种就是快捷、低廉的基础性银行。

时间关系我就向大家分享那么多。谢谢各位!

【来源】

http://www.gongxiangcj.com/show-22-2025-1.html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來自互聯網
免責聲明: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Chain首席执行官Ludwin:区块链是金融行业颠覆者,非金融行业只是边缘化案例 ... 下一篇:俄罗斯央行行长:快速采用区块链是一个‘神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