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与比特币的相杀史:适应性是金融演变的核心
在全球金融的高风险世界中,很少有话题比比特币更能引起争议或审查。 这种开创性的加密货币于 2009 年横空出世,一直挑战着人们对货币、价值和金融机构角色的传统观念。 位于全球金融网络核心的此类机构之一是摩根大通公司。他们对比特币不断变化的立场一直是高级金融界有关加密货币讨论的焦点。 本文旨在记录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仔细审视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之一与有可能破坏现状的最强加密货币之间不断变化的动态。
早期:比特币的推出和摩根大通最初的怀疑
比特币作为革命性的数字货币于 2009 年首次亮相,推动金融世界进入去中心化和密码学的新时代。 比特币是难以捉摸的中本聪的创意,它提出了一种变革性的货币观,一种不受政府监管或传统银行控制的货币观。
传统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最初的反应是持怀疑态度。 数字化、去中心化货币的概念挑战了传统银行业的基础。 比特币的前提,以其去中心化的性质、区块链技术和对加密原理的依赖,在机构内的许多人看来,是对可信规范的彻底背离。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这次驳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戴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银行家,以其实用主义和对全球金融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在早年仍然是比特币的坚定批评者。 在 2014 年接受 CNBC 采访时,他认为比特币是一种“糟糕的价值储存手段”,理由是比特币被用于非法活动,并且容易受到欺诈和黑客攻击。
怀疑观点不仅仅限于戴蒙。 这种情绪弥漫在整个机构中,这象征着当时传统银行业的普遍态度。 这种轻蔑的立场取决于一种核心信念,即比特币因其波动性、监管不确定性和缺乏实物支持而代表了一种经济异常现象,而不是一种可行的投资或可持续的价值储存手段。
比特币的日益普及和摩根大通的冷漠
尽管最初遭到摩根大通和其他传统银行机构的拒绝,但比特币的受欢迎程度开始上升。 这种创新的数字资产吸引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其支持者称赞其高回报、去中心化以及对冲传统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的潜力。
2009年至2016年期间,比特币价值呈指数级增长,市值大幅膨胀,掀起了跨越地域界限的普及浪潮。 与这一增长相伴的是,接受比特币作为合法支付方式的企业和在线平台数量激增,加强了比特币与更广泛经济的日益融合。
尽管风向不断变化,摩根大通仍然保持冷漠态度。 在此期间,其官方对比特币的立场没有明显动摇。 该银行保持着与加密货币市场的狂热无关的立场。
在公开场合,该机构在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 (Jamie Dimon) 的坚定怀疑态度下,继续表达保留意见。 尽管比特币越来越受欢迎,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但它仍被视为投机泡沫,在监管审查和不可预测的价格波动的边缘摇摇欲坠。 戴蒙在 2017 年臭名昭著地断言比特币是一种“欺诈”,最终会爆炸,这给加密货币世界带来了冲击,强化了这家银行巨头的轻视立场。
这种态度可以归因于几个因素。 其一,支撑摩根大通全球业务的传统银行模式本质上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前提相矛盾。 此外,比特币的匿名性和非法活动的相关风险引发了有关监管影响和法律合规性的问题。
此外,比特币的高波动性给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风险。 比特币价值的波动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这是 2022 年加密货币寒冬期间比特币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一个因素,这验证了该银行早期对数字资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许多保留态度。
转折点:摩根大通热身
随着比特币继续渗透到金融主流,摩根大通开始逐步但明显地转变其立场。 这种叙述的拐点可以追溯到 2017 年,当时,尽管遭到公开驳回,该银行开始承认区块链技术(比特币的基础结构)的潜力。
与此同时,人们对比特币及其底层技术的更广泛理解和接受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围绕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开始形成,有望提高稳定性。 此外,技术进步提高了加密货币交易的安全性,使数字资产对传统金融机构更具吸引力。
摩根大通立场转变的第一个迹象是它在 2017 年推出了区块链卓越中心 (BCOE)。虽然没有直接支持比特币,但此举标志着对区块链技术变革潜力的认可。 BCOE 探索和试点区块链用例的任务标志着该银行数字货币方法新篇章的开始。
这一转向并非没有战略和财务影响。 通过探索区块链的潜力,摩根大通承认了一项技术的影响力,而这项技术是它之前忽视的资产——比特币的支柱。 对去中心化和智能合约潜力的认识与他们之前的立场有很大不同。
摩根大通和区块链
摩根大通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使几个著名项目启动。 也许最重要的是 Quorum 的创建,它是以太坊区块链的许可变体,旨在支持安全、私密的交易和智能合约。 该技术于 2016 年设计,成为摩根大通区块链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志着数字货币技术接受度的重大转变。
摩根大通数字资产之旅中最具突破性的进展之一是 2019 年推出 JPM Coin。虽然 JPM Coin 的推出并不是对比特币的直接认可,但它标志着该银行策略的巨大转变。 作为一种用于即时支付转账和代表证券的数字代币,摩根币标志着这家银行业巨头首次正式进军数字货币领域。
JPM Coin 的创建表明,尽管摩根大通早期持怀疑态度,但它认识到数字货币在速度、成本和跨境交易效率方面所提供的巨大潜力。 重要的是,JPM Coin 与美元 1:1 挂钩,确保了稳定性,并将其与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特征区分开来。
2020 年,该银行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成立了 Onyx,这是一个专注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工作的新业务部门。 这是另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该银行已经超越探索,正在积极将数字货币技术融入其运营中。
新兴接受度:比特币作为“投资资产”
摩根大通以 JPM Coin 的创建为先锋,进入了数字资产领域,这似乎使该银行对比特币的立场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 2020 年底出现了一个分水岭,摩根大通全球市场战略团队的分析师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比特币可以作为一种“替代”货币与黄金竞争,因为很大一部分千禧一代认为比特币比贵金属更具吸引力。
该报告标志着这家银行巨头的叙述发生了重大变化。 比特币第一次没有被彻底抛弃; 相反,它被与黄金(一种普遍认可的投资资产)进行比较。 虽然这种比较并没有完全认可比特币是一种无风险投资,但它认识到了数字资产的潜力,并凸显了新一代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兴趣。
该银行随后的报告进一步佐证了这一不断演变的叙述。 2021 年,另一份报告建议,将 1% 的投资组合配置到比特币可以作为对冲传统资产类别波动的工具。 这进一步强化了比特币作为“投资资产”的理念——与早期将比特币描述为投机泡沫形成鲜明对比。
摩根大通对比特币立场的转变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 一个关键因素是机构对比特币的兴趣不断增加。 知名公司采用比特币作为其财务的一部分,并且比特币作为一种支付方式越来越被接受,这清楚地表明了其日益增长的合法性。
摩根大通的失败:比特币的波动性和风险
比特币潜在上涨的吸引力总是被其高波动性所抵消。 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的严重程度一直引起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的担忧。 事实上,这段极度动荡的时期导致摩根大通对比特币的立场发生了动摇。
随着比特币开始经历过山车般的表现,先是迅速上涨,然后急剧下跌,摩根大通后退了一步,重新评估了之前的升温立场。 感到不安的并非只有该银行一家。 比特币的波动性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共同担心的问题。
摩根大通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 比特币的不稳定性仍在继续,其特点是急剧下跌。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是 2022 年的加密货币冬季,在此期间比特币的价值急剧下跌。 这种剧烈的波动暴露了与投资比特币相关的潜在金融风险,并鲜明地提醒人们注意 2018 年的加密货币冬天。
摩根大通在这个动荡时期的立场是谨慎和务实的结合。 该银行重申了对比特币波动性和相关投资风险的担忧。 它敦促投资者谨慎行事,并警告说,虽然上行潜力诱人,但下行风险同样重大。
比特币市场轨迹的这一时期是影响摩根大通对比特币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 该银行的谨慎态度源于保护客户免受潜在危险财务决策影响的责任。 与此同时,该银行不能忽视比特币的弹性,并继续密切监控该加密货币。
当前状态:摩根大通和比特币
摩根大通目前参与比特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为其客户提供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服务。 一个例子是为银行的私人客户创建比特币基金,这是与 NYDIG 合作推出的一项开发项目。 这标志着接受比特币在更广泛的金融市场中的作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表明摩根大通愿意探索加密货币提供的新途径。
此外,摩根大通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变革潜力,继续投资区块链技术。 该银行的专有区块链部门 Onyx 开发了多个区块链相关项目,包括 JPM Coin。 这些举措强调了摩根大通致力于利用区块链(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的潜力。
还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积极参与与比特币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该银行的报告通常提供有关比特币表现、其与传统资产的相关性以及对其未来轨迹的预测的行业见解。 这种投资表明人们对比特币的参与超出了其直接的财务方面。
尽管摩根大通对比特币的态度逐渐变得更加容易被接受,但与一些同行相比,它仍然保持着明显的谨慎态度。 这在其向客户发出的关于比特币波动性的风险警告和定期建议中显而易见。 它提醒人们,尽管该银行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结论
摩根大通不断变化的立场——从最初的怀疑到谨慎的接受和参与——充分说明了比特币的坚韧和摩根大通对其潜力的日益认可。 然而,它也凸显了处理这种不稳定且新颖的资产类别所固有的挑战和风险。 摩根大通与比特币关系说明了:适应性是金融演变的核心。 比特币具有颠覆性和波动性,代表着金融领域的新前沿。 尽管摩根大通和比特币的道路崎岖不平,但很明显,这段旅程还远未结束。 该银行不断重新评估并增加对比特币的参与度,可能为其他传统金融机构树立先例。
微信掃描關注公眾號,及時掌握新動向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範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