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NFT挣钱了吗?
5月4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数据网站NonFungible的数据,本周NFT的销售量进一步出现下滑,至日均19000个,这比去年9月22.5万个的销售量下降了92%之多。虽然NFT市场的泡沫大家已早有准备,但这波降温依旧比预计来的更早且更大。
是什么阻断了NFT疯狂扩张的步伐,唤醒了“韭菜们”的理智?这波降温会影响国内吗?NFT崩盘之后是否会出现下一个市场的“宠儿”?
难以跨越的“红海区”
我曾经问过业内朋友一个问题:为什区块链会有这么多人去玩?其本质还是在于大众“逐利”的需求。那么除了区块链以外的其他无法满足大众“逐利”的需求吗?是的,或者说很难。
前段时间“阿里市值蒸发超3万亿”还记忆犹新,而“互联网寒冬”“大厂裁员”“互联网瓶颈期”等关键词更是频繁刷屏。撇开“互联网寒冬”不谈,事实在于互联网的今天,创新的东西越来越难。是国人的智商真就如此不堪?并非如此,不然中国何以短短百年便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根本原因在于中心化的互联网阶层固化,大公司掌握着大部分的资源和客户,小公司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哪怕有创新有想法也无法跨越目前的“红海区”。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互联网大数据+烧钱+垄断模式,看看你手机里常用的几大APP,有几个不是这样养起来的?
互联网范式不断升级迭代,web1.0、web2.0到心向往之的web3.0。每一次的迭代不仅仅是用户体验的提升,更是财富阶层的一次洗牌。我们都知道区块链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只有这样,大众才有可能跨越“红海区”,有机会去打破阶层壁垒。人往往会因为公平的机会去追求,至于结果,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富人的游戏
再倒回来看NFT。5月2日消息,继朱啸虎、蔡文胜之后,LinkVC 创始人林嘉鹏和同舟资本创始合伙人张了了分别购入一枚无聊猿”NFT,加入了“无聊猿游艇俱乐部”。往前几天,李宁则宣布选择与无聊猿牵手,推出多款联名产品...
一张“无聊猿”估值40亿美元,B面则是98%玩家的亏损,有些甚至可达百万。说到底,最后受伤的总是普通投资者。随着手握大把资源的大型、专业投资人或企业机构入场,这片曾经的“蓝海”已逐渐染红,马太效应愈加凸显。越来越多普通的投机者而非投资者在一次次的波动中意识到自己只是韭菜而离场,开始寻找下一个蓝海市场。
被忽视的客观存在
撇开市场原因以外,脱胎于区块链技术的NFT终归也逃不脱技术曲线的规律。纵观国内外,自NFT市场火爆以来,其同时也一直缺乏技术创新。数字艺术品一直没能利用好 NFT 的认证溯源等功能,音乐 NFT 在过去一年当中没看到任何实际进展,网站、域名等等更无须多说,而在其他领域,目前也并没有看到NFT的应用前景。
那么这波降温会影响国内数藏行业吗?很小,或者说基本不会。其一在于国内外信息阻隔、延迟;第二则是国内外NFT本质的不同。国外NFT具有极强的金融属性,是买方市场,其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国内数藏则是国外NFT的本土化改良,弱化了金融属性,目前主打卖方市场,其价格受市场波动较小。第三,这波降温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国内的数藏继续往前,终归会殊途同归,除非在这个节点到来前走向其他的岔路口。
风口常变,镰刀常新,围绕风口与热点展开的讨论从未有停歇,NFT之后必定有下一个市场“宠儿”静待人们发掘。回归当下,业内人预言:NFT会一直存在,也会有爆款诞生,但99%都是垃圾。当顶层泡沫被撇去,专业机构投资人的入场,或许能迎来行业更加专业、大跨度的发展,但这终将不再是属于普通玩家的游戏。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