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正在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
加密货币正在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
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大学法学教授希拉里J.艾伦:认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正在重复2000年代后期金融风暴之前“影子银行”的错误。
艾伦的论点是,围绕DeFi创新的借贷、保险和支付新模式的高度复杂性,将导致信贷违约掉期(CDS)和债务抵押债券(CDO)在前期引发的迫在眉睫的风险缺乏明确性。
艾伦敦促美国政府在该行业进一步融入主流金融体系之前介入对该行业进行监管。
这让加密世界的我们不寒而栗。
信息不对称的确存在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艾伦的观点非常受用,DeFi与金融危机的一些相似之处是合理且重要的。
普通人不能理解DeFi。就像华尔街的专利用CDS和CDO的黑匣子最终损害银行客户的利益一样,这种复杂性也给DeFi项目的创始人带来了不对称的优势。
Allen声称:现在DeFi中有很多2008年类似泡沫的行为,这确实很危险。但艾伦的观点存在一个根本性缺陷。
“大而不能倒”的历史故事
2020年代的DeFI创新者与2000年代华尔街的创新者之间的压差异在于:银行家在一个包罗万象的政治框架内运作,而加密货币开发商并未受到影响。
凭借通过部分准备金贷款创造货币的能力,银行充当政府货币政策的代理人,这是一种特别认可的地位,可以优先获得美联储的流动性。政府和银行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有时会演变成相互依赖。
金融危机前就存在了“大到不能倒”的问题。这种想法认为,一家大型、系统性互联的银行可能倒闭将对经济造成如此灾难性的威胁,以至于如果这些机构遇到麻烦,政府总是别无选择,只能救助这些机构——这正是2008年发生的情况。
这是一个道德风险问题,在2000年代引发了巨大的市场扭曲。危机前,银行面临不对称风险。当抵押贷款市场火热时,他们可以从成功中获利,而不会面临任何风险。结果是一个扭曲的、扭曲的资本主义版本,其中利润被私有化,损失被社会化。
这反而是DeFi的竞争力了
这反而是加密货币的希望所在。我们有希望让我们的金融体系摆脱对过度强大的中介机构的依赖,这些中介机构长期以来占据了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本的过多比例。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不一定需要达到某种理想化的乌托邦标准。相反,我们需要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进行创新。这意味着某些元素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和“无许可的”,而其他部分则需要受信任方的参与才能实现适当的效率。这种平衡使得每个机构都受到某种形式的市场压力。
易创新与难创新
由于银行在货币创造方面拥有许可垄断权,这一角色如此重要,以至于它为它们赢得了隐性的纳税人保护以免受损失,因此它们所进行的“创新”受到与DeFi开发商截然不同的激励和制衡的影响。银行可以提高杠杆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短期利润,而无需针对市场可能对它们不利的风险来校准这些赌注。
相比之下,DeFi开发人员面临着一个更加流动和无情的市场。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没有银行所拥有的隐性纳税人保证,还因为DeFi的核心设计元素:代码的开源“乐高”可组合性和低准入门槛。这种设计意味着任何拥有足够编码知识的人都可以启动新的自动化做市商、新的治理代币或新的稳定币算法,而无需征得政府或任何其他中介机构的许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挑战现任者。
想想过去两年DeFi的故事。首先,MakerDAO是市场的宠儿,然后是Compound,然后是Aave,然后是Sushi Swap,然后是Axie Infinity等混合游戏/DeFi服务,所有这些都是在突然飙升至成功后的几个月内成立的。
而哪些金融巨兽们: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他们的历史分别可以追溯到1799年和1904年。
这种DeFi活力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将防止Allen担心的僵化会滋生与2000年代消耗银行系统相同的系统性风险。那是因为市场在不断修正不同的赢家和输家的代币。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