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加密圈”备受瞩目 数字货币创新发展前景或更明晰

BanTech智库 阅读 1272 2022-3-29 16:54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俄乌冲突骤然升级以来,“加密圈”备受关注。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实施“特别军事行动”当天,加密资产市场大跌,比特币一度下探至34222美元、日内跌幅近10%,之后的价格持续呈现过山车式的波动,多个国家提及数字货币政策,多个交易所频频表态。影响加密资产市场波动的,除了美联储加息预期发酵扰动风险资产估值外,数字货币关联的监管信息频发亦是重要因素。《华盛顿邮报》称“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加密战争’”。这一评价或有些夸大,但数字货币已进入国家间金融创新角力和货币主权竞争的视野,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客观事实。极端情景下的监管博弈在影响市场走势的同时,客观上也加快厘清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

讨论之前,需先简单厘清概念。何为数字货币?根据当前理论及业界的多数共识,数字货币是指基于可信技术、发挥部分或全部货币职能的价值符号。根据发行主体不同,可以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两大类。私人数字货币又包括比特币及具有类似属性的以太坊、瑞波币、狗狗币等;以及锚定美元等法币或其他价值稳定资产的稳定币,比如USDT、USDC等。法定数字货币通常由央行发行,也常称为央行数字货币(即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一、观察:俄乌冲突升温背景下,

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监管博弈升级

1、地缘冲突升级前后,俄乌两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总体上趋松

(1)乌克兰对加密货币的“爱”“恨”犹移态度颇受关注,成为第一个赋予加密货币行业合法地位的国家

一方面,乌克兰政府积极利用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筹款。2 月 26 日,乌克兰官方认证推特账户发布并置顶了加密资产捐赠请求,列出了接受捐赠的比特币、以太坊及USDT的地址,并得到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部长Mykhailo Fedorov 转发佐证。根据Mykhailo Fedorov推特内容,截至3月17日,乌克兰收到的加密货币捐款,市值累计已近1亿美元。

另一方面,乌克兰担忧俄罗斯利用加密资产交易规避制裁。为此,Mykhailo Fedorov也在推特上呼吁主流加密资产交易所阻止俄罗斯用户的地址“不仅要冻结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政客有关地址,还要冻结普通用户的地址”。

乌克兰一直是加密资产消费大国,冲突中逆转之前政策立场、率先推动加密资产行业全面合法化。根据区块链数据服务机构Chainalysis 的调查,2020年乌克兰人均加密资产使用量居世界第一,2021年位居世界第四。2022年2月乌克兰最高法院通过《加密资产法》,3月16日泽连斯基总统签署了该法案,正式将加密资产合法化,确定监管机构为乌克兰国家银行、国家政权及股票市场委员会,并为加密货币交易所设定注册条件并明确监管措施,乌克兰成为第一个明确赋予非主权数字货币全行业合法化地位的国家。Mykhailo Fedorov的推文同时提及,乌克兰财政部正在积极修改乌克兰税法和民法典,以全面启动加密资产市场运作。泽连斯基政府的这一决定在俄乌冲突前后发生了明显逆转,2021年10月总统还否决了加密货币合法化法案,要求议会进行修改。

(2)制裁长期化背景下加密货币在俄罗斯受到普遍欢迎,政府审慎的监管态度或有望因冲突趋松,数字卢布研发持续积极推进

金融制裁持续背景下加密货币获得俄罗斯民众广泛青睐。根据剑桥替代金融中心数据,俄罗斯是继美国、哈萨克斯坦之后第三大比特币开采中心。据俄罗斯当地媒体The Bell援引政府分析中心的报告估算,俄罗斯占全球加密市场的份额约为12%。

冲突升级后俄罗斯政府对加密货币的审慎监管态度或趋松,加密货币应用有望得到更多政策支持。2022年1月俄罗斯中央银行要求禁止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认为它们会威胁俄罗斯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且对俄罗斯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福祉构成风险。2月消息称,俄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市场流通实施严格监管,并进一步保护普通投资者权利。冲突升级后,消息称俄政府、财政部以及中央银行等多部门达成一致,决定出台加密货币监管法案,俄加密货币或有望合法化。3月2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维尔.扎瓦尔尼称,俄正考虑接受比特币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支付方式。

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作为金融“去美元化”内容之一,一直是俄罗斯政府积极推进的内容。2020年10月,俄罗斯央行提出“数字卢布”构想,称其将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更好地规避制裁,允许俄罗斯实体在国际银行体系之外与任何愿意交易的国家或其他对手方进行交易。俄乌冲突升级前的2月15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开始测试数字卢布平台。

2、地缘冲突升级以来,美欧等国广泛关注加密货币交易削弱对俄制裁效果的可能性,积极推进或探讨针对性监管改革

(1)进一步防范加密货币交易削弱对俄制裁效果是美国首份数字资产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加密货币监管问题再次成为美国金融政策关注重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3月2日称“‘乌克兰-俄罗斯冲突’强调了国会对数字金融包括加密货币采取行动的必要性。我们拥有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它包含很多方面但却没有相应的监管框架”。

3月9日,拜登总统签署了被称为首个全面联邦数字资产战略的行政命令、即“确保负责任地开发数字资产”,提及的重要优先事项之一是“同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合作以确保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的一致国际能力”。

3月17日,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宣布一项新法案,禁止加密货币公司与受制裁的公司开展业务;之前,参议员Jack Reed、Mark Warner等人提出了《数字资产制裁合规性增强法案》,允许美国总统将非美国本土的加密货币公司加入制裁名单。

3月23日,鲍威尔再次称正在考虑解决数字资产的监管缺口。

(2)欧盟等西方国家也纷纷对加密货币交易削减制裁效果的可能性表示“忧虑”

2月26日,在美欧持续加强对俄制裁的同时,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呼吁批准加密技术监管框架,以阻止俄罗斯绕过经济制裁。3月16日,来自European Blockchain的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已启动招标,中标财团将负责为欧洲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EBSI)核心服务的运营提供“全面的法律建议”。

3月7日,日本金融厅(FSA)、日本虚拟和加密资产交易所协会表示,正试图找到进入黑名单的俄罗斯实体通过加密货币逃避制裁的方法。

3月17日,澳大利亚税务局(ATO)提出加强加密货币审查,确定其是否被用作投资或商业目的。

3月18日,英国国家犯罪署(NCA)呼吁该国执政当局监管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混币器,避免犯罪分子利用混币器规避追踪。

3、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创新与货币主权竞争,多个国家积极引导数字货币行业规范创新、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1)美国首份数字资产战略的核心在于维持美国和美元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导地位,相关政府机构和地方政府积极跟进

拜登总统3月9日签署的行政命令,之所以被称为首个全面数字资产战略,除了签署时点正值俄乌冲突升级之际外,更在于其明确了“监管+创新”并重的全面政策立场,6个关键优先事项(即:一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二是金融稳定;三是非法金融;四是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经济竞争力;五是金融包容性;六是负责任的创新)中,有4项旨在强调引导数字资产行业规范发展,确保美元资产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先地位。

在联邦战略公布后一周,3月17日新罕布什尔州通过HB 1503法案,赞成区块链和加密技术创造就业机会,成为全美首个通过此类金融改革的州。

3月18日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拟议修正案,相关讨论指出该修订旨在推动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市场发展。

(2)多国政策凸显鼓励创新、角逐数字货币主权的战略意图

在拜登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的当日,迪拜批准了虚拟资产法,并成立了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

“创造一个让加密资产投资者可以放心投资的环境”是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的竞选承诺之一,3月18日消息称总统交接委员会考虑将新加密所得税法的实施日期从2023年进一步推迟至2024年初[1]

3月24日,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称,不断增长的技术和支付环境促使该国积极评估CBDC的潜力,专注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3月24日,英国央行发表FPC(英央行下属英国金融政策委员会)的报告称,对于快速发展的加密资产和DeFi市场,需要在国内和全球层面加强监管和执法框架,不仅应缓解风险,还应鼓励可持续性创新。

3月25日消息称,日本央行开始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二阶段试验。

备注:[1] 韩国国会2020年底的新版《所得税法》,计划对每年从加密货币投资获利超过250万韩元的投资人征收20%资本利得税,上一次将实施日期推后至2023年1月1日。)

二、辨析:加密货币监管博弈的背后,货币永远不可能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1、加密货币规避制裁的效应被夸大的背后,是数字货币发展领域的“监管-创新”平衡问题被推向风口浪尖

(1)理论上加密货币为规避金融制裁提供了空间

当前实践中,美欧制裁主要通过银行来执行,如果受制裁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以美元或欧元等传统货币计价的交易,银行有责任标记并阻止这些交易。数字货币交易不在传统金融监管框架内,理论上可令受制裁的实体绕过银行系统,从而规避交易。

(2)实际上,当前加密货币交易规模对俄罗斯而言仅是“杯水车薪”,且加密货币交易实践甚至更易追踪

从规模上看,俄罗斯目前持有约4亿美元的加密资产,只占俄全国日处理460亿美元外汇交易额的零头。

从技术上看,每笔加密货币交易记录都存储在区块链上,任何人都可以阅读、任何人也都无法伪造或销毁。华盛顿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扎卡里·高盛直言,加密货币为调查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

也正因此,在美欧长期制裁之下,加密货币在俄罗斯民众中得到普遍欢迎,但俄罗斯政府“去美元化”的核心举措一直是外储多元化和囤积黄金,特别是后者,被业界称之为“对黄金的疯狂掠夺”。

(3)制裁规避被热议的根源在于加密货币“监管-创新”的平衡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满意解决

监管缺失背景下,当前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化”基于“道德”而非“技术不可能”,技术层面加密货币交易比传统金融交易更易追踪。一直以来,囿于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的监管两难,多国对加密货币监管态度模糊。

根据2021年FATF数据,目前全球128个司法管辖区中,52个倾向于支持加密货币,6个严格禁止,多数尚无明确态度。俄乌冲突爆发,基于对俄罗斯藉由比特币逃避监管的“理论担忧”,多国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数字货币监管问题再次被舆论推向政策风口。

2、“去中心”价值初衷与货币的政策工具属性相悖,“中心化”为主的交易流程也可能潜藏更大的风险隐患

(1)“去中心化”与货币的宏观政策工具属性天然相悖

货币从诞生以来就是主权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与生具有“中心化”属性,损及货币政策效力的威胁难以被忽视。在扎克伯格和美国政府磋商受挫后,曾经最受瞩目的稳定币项目Diem(即改名前的Libra)于2022年2月1日宣布出售予Silvergate Bank,监管担忧其冲击全球货币稳定是根本原因,相对于联盟发行天秤币,美联储发行美元显然具有绝对的政策主导权。

即便冲突中对加密货币更加“友好”的乌克兰,也在资金外流、格里夫纳贬值压力下对加密货币交易施加限制,3月16日起乌克兰最大银行 Privatbank 开始禁止客户将乌克兰格里夫纳(国家法定货币)资金转移到加密货币交易所。

(2)“去中心化”与金融法治化的普遍共识亦相悖

任何金融工具都具有风险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个特点,为避免经济主体过度追求收益而滋生风险,金融法治化监管是经实践检验的共识。对于数字货币交易而言,接受监管就意味着“中心化”,游离在监管之外则沦为非法活动。

最直接的反映是,加密货币交易需要依托于平台,平台往往需要是受中心化监管的实体,很难坚守“去中心化”的交易理念。2021年9月美国曾以涉俄为由首次将Suex OTC这家注册于捷克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列入制裁名单,当年11月制裁第二家数字货币交易所Chatex。俄乌冲突中,尽管大多数交易所对乌克兰政府关于加密货币的“爱”、“恨”犹疑态度嗤之以鼻。但Coinbase这家全球最大、在美正式持牌的交易平台还是在口头反对后选择屏蔽超过25000个与俄罗斯个人或实体有关的钱包地址,并与美国政府分享相关信息。

(3)“中心化”主导的交易流程可能潜藏重大风险隐患

当前,主流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基于“中心化”技术运营,需要用户将数字资产充值到交易平台控制密钥的特定账户中,一旦平台被攻击或者存在道德风险,则可能酿成重大损失。载入加密货币发展历史上的此类事件并不少:

2014年2月,MT.Gox受到黑客攻击,失窃74.4万枚比特币后申请破产;

2016年 5 月, Gatecoin遭受黑客攻击,价值超200万美元的以太坊资产被盗;Bitfinex屡遭造攻击,特别是2016年8月失窃12万枚比特币,引致比特币价格大跌。

近年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初步发展,但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DEX(去中心化交易)生态持续壮大除了高安全性仍待发展验证外,也给基于资金追溯的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3、探讨数字货币发展脉络的几个简单维度:技术、监管、场景

纵观2009年以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从比特币横空出世、到稳定币蓬勃发展、再到多国发力央行数字货币,以及俄乌冲突以来多国关于加密货币的政策及策略调整,简单看无非几个方面:

第一,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渗透应用,为数字货币及其关联商业业态创新提供技术前提;

第二,消费者经济行为数字化、对新型投资工具的青睐,抑或是规避制裁等特殊情形,为数字货币流通及其关联商业业态提供应用场景;

第三,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数字货币创新及交易活动,引致各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

监管作为一把双刃剑,在限制任意创新的同时提升数字货币及其关联商业业态的规范水平,反过来也有益于促进整个数字货币行业的信任度和发展。私人数字货币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数字化进程,为前瞻推动货币形态迭代、竞争数字经济时代的货币主权,多国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三、前瞻: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推动国际金融秩序的竞争与重构,“去中心化”的技术创新有广阔应用前景

经济数字化浪潮下,数字货币持续发展不缺场景驱动,关键在于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平衡问题。

1、私人数字货币较难成为未来的法定货币形态,规范监管下的私人加密货币更应称为数字资产

(1)迄今为止,私人数字货币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发挥了全部或部分法定货币功能

对于前者,个别经济体量较小、金融体系发展滞后、本国主权货币公信力弱的国家,可能有意愿让私人数字货币成为法币,比如人口不足700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250亿美元(约1600亿人民币,2020年数据)左右的萨尔瓦多于2021年9月宣布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此外,特定场景中,比特币也可能发挥一定支付结算功能,比如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接受私人加密货币捐赠,俄罗斯探讨使用比特币进行油气交易结算。

但总体而言,尽管比特币问世的愿景在于颠覆现行“中心化”货币体系,但实践中很难在较广范围内“担此重任”。除了“去中心化”与货币作为中央调控政策工具的本质属性、与金融监管的普遍共识相悖,中心化的交易平台难以切实履行“去中心化”原则外,技术层面当前亦面临挑战。以比特币为例,2100万的发行数量上限、每秒7笔的交易量、暴涨暴跌的价格、间断曝光的安全隐患,都决定了其较难成为法币的合格选择。

(2)私人数字货币被视为一种新型投资工具选择,部分传统金融机构也表现出一定的参与热情

也正因此,私人数字货币更普遍地被视为一种资产而非一种货币,即数字资产。在全球通胀高企、监管逐渐加强背景下,参与私人数字货币交易的人群增多。当前,除了现货交易、数字资产的衍生品交易规模更大,2021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基金管理公司ProShares发行比特币期货ETF;除了平台场内交易,金融机构参与的规范场外交易也得以发展,2022年3月加密金融机构Galaxy Digital发布公告称旗下交易部门与华尔街主要银行高盛集团完成一笔场外加密货币交易。

不过,私人数字货币市场涨跌还同时受到行业监管政策调整、底层技术创新较专业、破坏性技术风险等影响,币值波幅更大,投资门槛和潜在风险也相对更大。

2、主要国家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竞争,多边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亦持续活跃推进

(1)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形态的迭代是必然趋向。尽管比特币“破局”的愿景不尽现实,但其在信任机制、货币分发等环节的技术创新,为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根据BIS(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月,全球已有68个国家就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工作开展公众沟通。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领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疫情加快经济行为线上化迁徙节奏,国家间多领域博弈形势复杂化,预将进一步提高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进程。

(2)全球化时代,多边央行数字货币(mCBDCs)的研发是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另一个重要关切

在2020年BIS提出的创造更便宜、更快捷、更具弹性的跨境支付路线图(BIS CPMI,2020)中,已经将国际因素纳入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考量。目前,BIS的三个地区创新中心(香港、巴塞尔、新加坡)中,有两家(香港、新加坡中心)已牵头展开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研究。香港中心的mBridge项目(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央行以及阿联酋央行共同参与)已于2021年9月28日发布了第一阶段报告,称mBridge的公共平台可在几秒钟内完成跨境转账和外汇交易,并节约近一半成本。2022年3月22日,新加坡中心的Dunbar项目(澳大利亚央行、马来西亚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南非央行共同参与)声明已搭建了一个共同平台原型。

非国际组织牵头的国家间合作亦在推进中。2021年12月,瑞士和法国央行表示,欧洲首个跨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支付试验“Jura项目”取得成功,可以用欧元和瑞士法郎 CBDC批量结算外汇交易,并实现了在金融机构之间发行、赎回和转移以欧元计价的法国商业票据。考虑到各国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政策法规存在较大差异,mCBDCs研发从理论走向实践仍任重道远。

3、“去中心化”的技术创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不仅限于金融领域

(1)相对于提供了一种新型投资产品,私人数字货币将分布式记账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创新或更具有里程碑意义

正如2020年4月工商银行《金融白皮书》中提及的,“区块链的出现,使很多传统互联网中因信任力度和信任成本问题而难以进行线上融合的场景有了融合创新可能”,目前,在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资金管理、支付清算等业务层面,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应用持续获得积极进展。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新发展领域,区块链技术亦提供了创新思路。比如,3与28日绿地集团与MVGX(新加坡数字证券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为经过认证的机构投资者在MVGX平台上与贵州绿地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交易碳信用。

(2)非金融领域,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亦有着广阔应用空间,几乎可以涉及到政务、社交、文娱、知识产权、农业、能源、物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单是政务领域的应用,就包括数据共享类、电子证照类、电子票据类、业务协作类、司法存证类、资金监管类以及数字身份类等。

另如,物流和供应链领域,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可以发挥广泛作用。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央行发布最新金融机构评级结果 下一篇:反转!洪都拉斯否认了关于比特币的传闻

相关资讯